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溪水女《独钓一江秋》

溪水女《独钓一江秋》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19期)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10 9:45:23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889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6821
  
  溪水女:关于文字的灵感来源,创作思路,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对于这一篇<<独钓一江秋>>的灵感偶然缘于一个网名——一江秋。一天在上网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人的网名为一一江秋,于是脑海里便出现了那样一幅图,即是《秋江独钓图》。那一人独钓的景色同时也钩起我许多的回忆,因此便提笔写下本文.创作思路便是以秋为线,串起以前关于秋的片段记忆,有伤感,有感动,还有小小地振憾。秋留给人们大多是伤感的,凋落的,惆怅的,然而当我从老翁独钓的所谓寂寞中体会到无所畏惧的霸气时,让我想到秋天其实并不伤感,再通过自己曾有过的秋天记忆,让对秋的感受一点点改变,再从以季引出四季变化,从而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也如四季,秋季便是人生辉煌期开始转入平实期或低落期时的那个转折,由于这种落差转变导致人们的心理也相应有了落差,悲伤也就因此而发出。所以我觉得秋天也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一个平和接受人生起低的过程。充满勇气接受后,再准备再思考,冬的洗礼后来年再来一次辉煌,创造另一个人生高峰。我想这也是人生中的四季,人生中的秋的含意!
  
  立群
  致溪水女: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爱为大家展示了一片风景,在作者眼里,秋不再是风瑟瑟和残败的秋,而是大音希声的秋,蓄势待发的秋!不仅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图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风貌!
  
  风外声(特邀)
  致溪水女:
  看完这篇《独钓一江秋》,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有一种清新之感扑面而来。“自古逢秋悲寂寥”,很多人都悲秋之萧瑟凄凉,都悲伤那枯藤老树昏鸦,都悲伤那即将上演的离别,然而作者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副壮丽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在作者的眼中,秋天不是悲伤的季节,不是离别的季节,而是一个蓄势的季节,是让我们平静下来沉思的季节。
  作者通过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引出了“独钓一江秋”这一话题,作者认为在江边独钓的老翁是有一份豪情和洒脱的,他独自一人品味着秋天的孤独,何其壮哉!
  作者在美妙的秋光里走在被称作“黄金大道”的公园的一条大道上,起初作者深深的被这里的景致陶醉了,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来到天堂了。在和小伙伴们跑累的时候,便坐在正掉落着叶子的大树下歇息。凋残的叶子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为什么叶子会掉呢?”,接下来的一段精彩描写便自然地围绕落叶展开。作者联想到了在秋天里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心中的秋天开始蒙上一层灰色调。
  接着,笔锋陡转,由一枚书签出发,枫叶的火红让人振奋,不由得联想到秋天是壮丽的,是豪情万丈的,是充满着生命的色彩的。读大学时看到的许多无名的叶,更加深了作者对于秋天的至爱之情。“每天趴在上面读书写字就如站在泰山顶上一样,纵览我的人生。”,是啊,我们的生命是需要这一份豪情的。
  后面,作者借着上面的铺陈发出了如崩堤之水千里奔流的抒情,“说秋天是苍凉一色呢?谁说秋天又是位迟暮老人心冷如灰等待冬的来临呢?在我的秋色图画里,分明还有如春的希望,如夏的光艳,即便是生命已面临寒冬,也还有让人悲叹的悲丽!”,愿我们的人生也入秋季一般,虽说没有春的浪漫,夏的绚烂,但拥有成熟与深沉,淡泊明志的心境,已然足矣。
  本文语言优美,叙述在平稳中追求波澜。文章的基调高昂,让人振奋,不自觉地想要到外面去走走,去看看。我认为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稍显拖沓,可以再凝练一些。浅见,望见谅!
  
  一缕清风
  致溪水女:
  文章思路清晰,斐然成章。作者以对秋天的情感为线,通过追忆儿时对秋的感悟,娓娓道来这种情感的变化,从最初肤浅的感受到最后情感的升华和认识上的深刻。自古文人多悲秋,作者的“一反常态”使我们耳目一新,更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称道。文章对一些诗句的灵活运用,也给文章增色不少。初读此文便让我想起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以此诗做结束语再合适不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小苹果
  致溪水女:
  作者笔下之好个秋,又何曾不是她心中那个热情洋溢的景致!
  秋对我而言,或许我心性消极,我总将秋与萧条、落寞挂钩,徒增了许多的烦恼,白伤了敏感的心灵。
  秋叶书签之“那‘霜月红于二月花’的红,那热情绚丽如夏的颜色烧红了我记忆中的秋天”,不正是我儿时推崇的纪念。想想自己留下来的儿时的书里,这种封膜的书签应该仍不见褪色,小小的秋叶书签,浓缩的不只是一片片叶子的生存轨迹,更有赋予它不灭灵魂的人之感情。
  “看着略有皱折的叶子,上面竟然还残留了夏日的绿和春天叶的清新,丝毫没有记忆中的枯萎与细碎。”这句用词略有欠妥,如将“残留”置换成“完整无缺地保存”则意境就大不相同。“残”多多少少有份消极,“残”就不可能“丝毫没有记忆中的枯萎与细碎”。
  将秋叶的飘零比做“四季中最壮丽的离别”真是妙。一个“壮丽”能生出多少风情、记下多少思念、拥有多少真情。
  “独钓一江秋”涵义很广,此文不足之处,私下以为阐述的点比较狭窄,重点只放在美丽的落叶上,因而显得单薄。春华秋实,秋更有累累硕果,作者若能辅陈一二,一定能钓得丰满之秋。
  
  幽蓝之水
  致溪水女:
  谁说秋日就只能是惆怅,落寞,伤感,凋零的季节?文章的第二段借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引出了对秋的另一番解读:空旷孤独也阻挡不了一份闲情豪气。紧接着第三段引出了“我”爱秋的原因,旨在回忆。回忆分三部分来写,均与叶落有关。秋风扫落叶是秋天到来最主要的标志,是其之所以让大家感到惆怅的一个关键因素,着墨来写。初次对秋的感受是一个孩子对那片金黄的喜爱,宛若置身天堂;可孩子玩累了,拾起落叶来又有了进一步的思索:“为什么叶子会掉?”孩子有了对秋浅显的新看法:叶子的落下,像小孩被迫离开母亲般无奈。这份“无奈”的感知,使秋在“我”的心里被浸染成了灰色。二次读秋,是因了一枚书签,朋友的祝福+火红的枫叶使我对秋天的悲欢离合又有了新的了悟--为了成全,委身落下等待来年的灿烂。秋又以“崭新的形象”定格在了“我”的心里。三次读秋,读的是“泰山之秋”。各式各样的叶子平整的压在玻璃板下,每日看叶,看山,看“我”的人生,三者相合,“秋意”得到了新的提升:秋里有着四季,秋是豁达的,深邃的,常“绿”的,有自己内敛而沉思的话语……秋的悲丽在于它的回归与蓄势,在于它毅然接受严冬洗礼的勇气,为待来年春花烂漫。想象着自己是那孤寂而豪情万丈的渔翁,逍遥的吟着: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船行远,水清流。
  文章文笔细腻优美,可知可感。是一篇璀璨而富有情理,思想性的文字。唯感总体还可更易读,通读些。空间,哲思亦可再打开些,留给读者对秋更深的追味。相信文字会更趋向完美!一人见解浅薄,还望交流!问好溪水女!
  
  晚亭
  致溪水女:
  《独钓一江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在作者触景生情中,便将一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文章语言有特色,清新而不失自然,有乐感。
  此时,如果没有音乐加入也无妨,有风便好,就可以在这样一份心境中,走入作者为我们构筑的秋之景里,聆听秋的演绎,光阴的诉说。
  “历经了一夏的燥动后,偶尔掉落的树叶提醒我:秋天来了”在不经意、或者偶然的一瞥中,文字好似风中奏响的抒情小调,在轻缓悠然中拉开了序幕,落叶无声提醒着,一年一季的秋天来临了。仰望着天空,静默着,心情便开始收获,此时,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画面开始慢慢植入脑海,开始想象叶落下时跳着的舞蹈,划过画面倾斜成抛物线的轨迹,悠扬旋转着,好象在轻语离别。
  “我是个爱极秋天的人,不是因我出生在这个季节,而是这个季节承载着我的很多回忆!”无须太多语言,不着痕迹,无雕饰之感的和谐笔调,只是简单讲述便将心情由此时眼前的落叶引渡到曾经走过的岁月,而情感也随着这样的转移而转移,并一路向前。
  “夏天,道路两边的树郁郁葱葱,伸出两只大手环抱起来遮住骄阳”;“秋天,满树的叶子变得金黄金黄,掉在地上厚厚一层,远远看去,像一个金色的长廊伸向远方”。夏天的绿意,秋天的金黄,行文就这样如涓涓流水般地诉说着,叮咚有声,呈现出的色彩却对比强烈,如同正在翻阅着的画稿,在绿色与黄色的转换里便轻易教人看见了季节的转身,给人诗意的同时,也体会到一种震撼,一份惊喜与盎然。
  “金色的叶子装饰的空间,风吹动树叶,阳光便从缝里溜出来,如亮晶晶地小精灵,跟着晃动在这个空间,忍不住拉上小伙伴疯狂地跑在枯涩的叶上,卷起片片叶子奔向远方。”文字如音乐般流淌,慢慢浸润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在动与静之间,在光与影之间,在金色与枯涩之间,在远与近之间,文字构筑出的空间便灵动起来,鲜活起来,动感起来。感谢这样的文字,能够在不经意间将心从繁芜的现实里带入如此空灵的情景中,安静祥和的氛围教人忘了世间还有苦难,还有黑夜。
  “累了便坐在大眼睛树下拿着叶子疑惑:“为什么叶子会掉呢?””自然从容的过渡,无任何赘相,轻松切换画面,便将读者送至了下一程。只是,此次的悟秋多少有些感伤,小小的“我”便已体会出落叶如同孩子“被迫离开父母般无奈”,此时才发现,作者与生俱来的忧顷刻间便将原本浪漫的抒情小调蒙上了阴郁的色彩,而情感却依然不失浪漫,依然动人。
  随后,作者又讲述了长大后读秋的两次经历,均来自叶的提示,毫无疑问,叶成了贯穿全文的引线,成了情感生发的源头,推动着思绪澎湃,裹挟着回忆丝丝缕缕地加入,直至情感泛滥成河,成灾,终成一曲秋天的奏鸣,记忆了关于秋天的所有,而无他求。只是,后两次读秋的色彩分明不同于孩提时的秋色,曾经由金色浸染成灰色的秋天也因后两次的读秋而重新成为金色,对于秋的理解,在拐了这个弯之后,重又回到最初的颜色,只是,情感在加入这样的转折经历之后,对读者却是个不小的技巧包袱,轻轻抖开之后才发现,秋天依然灿烂,依然美好。而此时的一览秋天,揽住的是记忆,是美好,是温馨,这便成了自己深爱秋天的理由。
  从全文的叙述上来看,从叶的提示到秋的出现,到之后回忆的引入,均是源自秋的细节,而此段“想到秋,便会想到清代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或许这个让许多人觉得惆怅落寞再显凋零的季节,然而在王士桢的诗里竟是“独钓一江秋”的霸气。想象着江边的老翁,想象空旷孤独也阻挡不了的那份闲情豪气,心中荡起层层涟漪……”是由所有情感积累起来的感悟精华,是主题升华,也是情感升华,因此感觉安排在文章结尾处应该更合适,这样更利于烘托主题,并提升主题意境而留秋江独钓图于读者心里,形成绵绵不绝、久久回味的共鸣,饱满主题,并再次升华。
  以上仅仅是读后感加上小建议,供溪水女参考啦,顺祝并问好!
  
  随风赏雨
  致溪水女:
  全文1500余字,为景致抒情散文。
  全文以秋日落叶为线索,通过对落叶三个时期不同景致的描写,递进地诉说了处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笔者,对落叶从感知到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加、阅历的丰富,笔者对秋天的态度也从“儿时的伤感”上升到“人生也如四季,秋季便是人生辉煌期开始转入平实期或低落期”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进一步升华到“秋天是人生的低潮期,与其忧伤、呻吟,不如在平和的接受之后,去勇敢地接受冬的洗礼,蓄势再发,博得人生再次的辉煌,”的人生境界。流畅的文笔、自然的笔锋,古诗名句恰如其分地引用,不仅尽显笔者在文章伊始处所表白的“爱秋”,而且诠释是笔者乐观、向上、睿智、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是文章最为让读者学习、感动的亮点。也是我在文章刊出后留下“笔者从纷飞的衰叶中领略到“独钓一江寂寞”的豪情,我从笔者的文字里领略到秋日的回归与蓄势。并让笔者的那份感动,也同样在我的生命里永远殷实炫目”感言的缘由。
  文章在前面引用《题秋江独钓图》来升华主题,按照股市的术语属于“高开高走”的派式。但在强势高开之后,却是高开平走的结局。也就是说,独钓一江秋的豪情有了,霸气则彰显不足。各己认为,这是文章不足之处。
  溪水女老师以自荐文章的方式表达了她对《文字探索与发现》栏目支持,在此,我谨以《文字探索与发现》编辑组的名义,向溪水女老师、参与点评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