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崔东汇《漫天大雪今又来》

崔东汇《漫天大雪今又来》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24期)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11 9:44:39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878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7385
  
  立群
  致崔东汇: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篇写回忆的文章,题目很大初看差点把我吓着。但内容却很平常,作者那两点回忆很典型很普遍,却又是现在人无法实现的游戏。因为现在人比麻雀和野兔多!人们都在忙着为生计奔波没时间干这样的事了!所以作者写的回忆很不切合实际!完全是敷衍!题目:漫天大雪今又来的气势呢?大风雪下的悲壮感、激荡感、真实感、进取感何在?
  “我怕这寒冷之外的寒冷冻僵我曾经的纯粹,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这句话掩盖了很多现实的无奈和世态炎凉,但作者只用一个暖冬来表示这些就说明了吗?
  作者说的那张看不见的网是什么?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只是“因为我的火堆和雪野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吗?
  作者意在写社会上多种网,但没有很好的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来,是不敢说呢,还是说不明白啊?
  
  傻失
  致崔东汇:
  朗读了一遍,非常上口,说明作者对文字的韵律非常熟悉。文字亦音乐,音乐是耳朵的享受,文字是眼睛的滋润。
  平凡的文字,写出不平凡的心,亦如作者结局说,“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
  说出了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
  越是写灰暗的东西,越是向往明亮,也就是散文的笔调,欲扬先抑。年少的残忍,那只是现实生活的暗喻,如“被人哄怕了”。我们哄麻雀,后来干脆不哄了,直接侵越它的老巢。为什么作者选取麻雀的意向,很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越是弱小的东西,越被人忽视。草根的代言。
  因为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过,才显示文章的重。也就是散文要求的,意重。看似平淡却暗藏锋芒。为何?太锋利的刀,她是不会发出光芒的,同样太犀利的文字,外表却是那样的顿,亦如,年少的破棉衣虽然无法抵挡风雪,但却有一颗滚烫的心,善良。网兔,也是暗喻,越是明亮的东西,看似透明的东西,在我们面前却有一张无形的网,奔向安全的彼岸,却是毁灭。
  很好的文章,欣赏
  文章难道就是好,就没有漏洞吗?有,肯定有,因为完美是毒,如果我继续思考几天,一定会说出许多的答案。为何?
  如果我要去思考一个东西,那么她会随时出现在我脑海里,如同影片,一遍遍的过滤,然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病。
  问好作者。
  
  郑力萍
  致崔东汇:
  漫天大雪今又来,雪很不容易才来一次,却感觉有些变样了。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在慢慢发生变化,久了就觉得已经变味了,有点出乎意料。
  雪在我看来是很干净的,纯洁的,不被污染的,但是这个社会虽然看起来那么美好,到处五彩缤纷,但是鲜艳外表下全是肮脏。也许正如作者所说的最后一句“雪水和污水一起流进了阴沟”。水和墨水在一起,墨水可以把水弄脏,而水却不能完全洗尽那些黑色,它只是把自己融进了墨水里去。
  
  溪水女
  致崔东汇:
  看完崔老师的《漫天大雪今又来》,觉得它是一篇平凡中见真理的文章,其特色便是在紧密的结构,平实简练的语言上。
  从结构方面看,全文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从冬天到了却不见大雪,到漫天大雪真下了而引发对儿时玩雪的回忆,再回到开头难看到大雪而引出现实中种种的无奈。作者在“漫天大雪又来时”画了一个圈,带着读者起点回到终点但却非终点,因为“现在的许多事情都已打破了常规,违反情理的事情太多了,不该干的事就有人干了,该干的事就有人故意不干。”由景生情再隐射现实的文章多,但老师的这篇文章结构紧密,思路清晰,对现实无奈地隐射随景情而至,又随景情而终。似乎处处可见却又隐隐约约,这也许就是一种交织吧!
  语言运用上,全文的字字句句包括标点符号,都像千锤百炼过似的,以舒缓平和地语气传达着对雪的爱和现实的无奈。文章词语并非华丽,但平实中见真理;特别是对现实无奈的表达上也不尖锐,但却引起读者很强的共鸣。特别是文章结尾处,“仰天俯地,无愧我心,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只是可惜了大雪,因为城市地面太坚硬,雪水与污水一起流进了阴沟。”是啊,人性的真善,现实的无奈,就像那雪水与污水一样,难道真要一起流进阴沟么?短短的几句话,让人意味深长,思考良久。
  
  凝子
  致崔东汇:
  在读此篇文字之前,就读过崔老师的不少文字。总体印象是:崔老师的文字,多以细织缜密见长,纹理不乱,章法有序,以事述理。于平常事理中,蕴涵出深远哲理;从年少旧事里,有思有悟。读之,有回味,有教益,有启示。
  此篇《漫天大雪今又来》仍如是,雪花飘飘,引起年少往事:雪地里扣麻雀,雪地里捉野兔。儿时童趣,满含生活的艰辛、窘迫,在艰辛窘迫里,却有一种单纯的发自内在的快乐,那种快乐,今已不在。虽然如今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丰富到了超出自己的想象,但少时的简单快乐,却早已随年长远循而去,寻觅不着。这一点,有着非常意义的代表性。那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拥有众多,却很少感受到快乐?回想小时,搏捉住到一只麻雀能烧着吃,心中就会涌动满满的快乐与幸福……这个疑问,不是一个人的疑问,是众多人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今读此篇文字,这个疑问又清晰壮大起来,又凸现出来了。令人思考,让人叩问。
  尤其结语:“只是可惜了大雪,因为城市地面太坚硬,雪水与污水一起流进了阴沟。”读之,回想叩问里,亦让人有沉重感。
  ……
  这是一篇短小散文,但代表了崔老师贯有的书写风格。他的文章,有我等众多学习处。但也有一点,于扎实里多了陈式化,少飘逸。是为感观。
   
  小苹果
  致崔老师:
  很喜欢崔老师的文字,凝练且掷地有声。
  今年,比较敏感的话题中,关于雪,不容置疑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多年来的暖冬概念,在席卷北半球的寒潮中,在铺天盖地的雪幕下受到了动摇。因为暖冬,雪,对南方而言,成了个稀罕物,如果说有的话,也是昙花一现,就更别说小时候年年必到的大雪封门。
  读着崔老师的“漫天大雪今又来”,在感受其成长中某一轨迹的同时,更清楚地是看见他心智的完善,以及他如今清晰的思考。
  且看“没有雨的急躁,雪像洞明世事的老者,慢慢悠悠来到人间,一点一点渗入土地,耐着性子陪伴农人打发漫长的冬。而村里的老人们也像雪那样绵着性子,一锅一锅地抽着旱烟,给围坐在火堆旁的孩子们,慢慢悠悠讲述着或远或近或真或假的传说和故事,像雪一样把他从上一辈哪里听来的东西一点一点渗入孩子们的心里。许多故事至今我仍记忆在心,但是,那个我曾获取故事的地方——生产队的牲口棚已经消失,那冬夜牲口棚里的火堆和门外的雪野已经成为我记忆的芯片。只是这芯片在现在的孩子们的眼里已经成为古董,他们大多对我曾经痴迷的故事和传说已经不甚明了,或不屑一顾,因为我的火堆和雪野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很难想象出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经历的自个儿找乐,更不能体会那时的生活艰辛。“忆苦思甜”这词大概也是知之甚少。
  “多年来,我远离了故土,大雪远离了我。远离故土是我生活在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城市,大雪远离我,是因为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名词——暖冬。暖冬并不暖,因为我常常在暖冬里思念曾经刻骨铭心的寒雪,常常想起那份贫瘠而又无忧的快乐。这份快乐至少可以冲淡一些暖冬里寒冷之外寒冷。我怕这寒冷之外的寒冷冻僵我曾经的纯粹,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因为,透明的我也许比野兔更蠢,看不见的网时时在我面前召唤。难道这是对我懵懂少年残忍的报应吗?”这段我非常认同,只是觉得“难道这是对我懵懂少年残忍的报应吗?”有点儿画蛇添足。
  “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只是可惜了大雪,因为城市地面太坚硬,雪水与污水一起流进了阴沟。”是我们当代人必须深思的问题,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却没有带来相应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心早已不古,为富不仁已不在谴责范围之肉,还美其名曰这就是现实;绝大多数老百姓在肉弱强食中患得患失、不得自保,生存危机顶在头顶上致使前进的步履蹒跚、进退维谷。生存中,沉重的话题不少了吧!
  “漫天大雪今又来”我认为应该表现一下大雪这个现象,而全文除了虚听和猜想的“有报道说,这场大雪为石家庄五十多年来所罕见。邯郸距离石家庄不远,罕见的程度应该不会有多大差异。从电视上看到北京石家庄下大雪的时候,邯郸只是阴沉沉的,老天似乎在考虑是否给这一带下雪。我私下认为,我们这里估计也就是飘几片雪花,意思一下而已,因为许多年没有见过酣畅淋漓的雪了。”不见些许描述,更多的是追忆与思考。此为愚见。
  问好崔老师!
  
  以小楼
  致崔东汇:
  在你怀念童年的大雪时,我想到一句话:这是一个没有宋词的年代。
  先说整体,通篇言辞让我感觉是一个北方汉子坐在八仙桌前快速地剥花生米,喝烧酒,满口粗话(并非不文明,豪爽、口直心快之意)。行文很麻利,文字硬朗,多少带入了作者个人干脆、直爽的作风。小楼持予欣赏!
  但是,崔老,你这文我读了6遍。逐渐才把你所表达得东西看得有点明白你要表达什么,最终还是不敢确定主题,特呈你及众读者商榷:
  A、关于“人”成长的白描:讲述作者在被生活打磨得不再纯粹的状态下而对纯粹进行怀念;
  B、关于时代变迁的思考:作者对城市扭曲、浮躁的生活环境之于人性的不合逻辑表达不满;作者认为现在的生活是个坏蛋;
  C、对人类的同情与反思:利用“下雪”和“暖冬”为意象,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命题做思考;
  从我就此文所理解的层面,我倾向选择答案A。
  无论主题为何,选“雪”为意象,探讨气候的东西贴近时代大主题,是好题材。但你把“雪”写得没有灵气了。
  以“雪”为线索,回忆童年,对比今天,阐明“雪”是什么,“雪”象征什么,“雪”的价值在哪里。三个问题要讲清楚,更应该在“雪”晶莹剔透的本性上做文章,并将其与人性变化相连而起笔,这样行文就有高度。辗转到终,落笔“雪”的象征意义探究,如此便完成了你的文章诉求。
  再有,文风虽求豪放,但对于“雪”这样一种惹人怜爱的小东西,还是要温柔点,关于“雪”景的描述建议文字上小家碧玉些,小小的一粒“雪”其实蕴藏着万千大世界。
  小与大,针尖对麦芒,试着以这样的思维布局,看看能不能出新稿。
  呈上愚见,期待,再拜读。
  
  彼岸花香
  致崔东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很喜欢毛主席的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时不时吟上几句,是怀念故乡的雪吧?不见雪已太久太久,不是因为暖冬,是因为远行。曾经年少爱追梦,一不小心,走到了距家乡几千里之遥的南国城市,偶尔回去也是趁暑假。所以,阔别家乡雪,已是好多年,想啊!今日喜相逢--《漫天大雪今又来》,本想热情“相拥”、尽情赏玩、痛快话别情。却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原来,崔老师的“雪”,是由一场酣畅淋漓的的雪引出的许多记忆中的往事:捉麻雀、逮野兔、听村里的老人们像雪那样绵着性子讲传说和故事,无不是令人神往的“梦里童年”。接着,作者浓墨重彩予以总结“许多故事至今我仍记忆在心,但是,那个我曾获取故事的地方--生产队的牲口棚已经消失,那冬夜牲口棚里的火堆和门外的雪野已经成为我记忆的芯片。”读文至此,使人顿生些许惆怅!“只是这芯片在现在的孩子们的眼里已经成为古董,他们大多对我曾经痴迷的故事和传说已经不甚明了,或不屑一顾,因为我的火堆和雪野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惆怅更深层,无奈上心头!韵味悠长……
  另外,文章第一段,我很喜欢,针砭时弊,颇有几分杂文味道。但放在本文首段,似乎不“搭调”,可否前三自然段改为雪景,以照应文章题目之“漫天大雪”,然后接下文阐述自己与雪的故事、感情?个人拙见,不妥之处请老师见谅。问好崔老师,祝福佳作多多!新年大吉。
  
  一缕清风
  致崔东汇:
  说点题外话。很多人写评,都会很重视文章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事例是不是都围绕着作者的题目来写的,也就是说是不是紧扣主题。对于这点,俺不敢完全苟同。如果文章都是此般,那岂不是单看一眼题目,就知道了文章的全部,文章的内容再丰富再好,不过是对题目的扩展而已,看着还有什么劲儿。很多题目都很吸引人,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是一个引导,一个刺激,但是没有结果,所以你才顺着这个线去看。之于一字一金的诗歌,清风甚至极端的认为,题目完全可以成为内容的一部分。
  对于崔东汇先生的《漫天大雪今又来》这篇文章来说,如果单围绕所谓的“主题”去解析,文章似乎就显得有些凌乱。单看文章的第一段,多是直白露骨的抒情达意,没有具体说明,更没有什么事例。空且不说,言语之中甚至有牢骚之嫌。
  我想这篇文章在写的时候是很随意的,所以相关编辑对我说作者并没有什么“创作感言”时,我亦觉得没什么意外。
  李敖曾说过,我们去评价一篇文章,只要看两点就好。第一、文章想表达什么;第二,表达得怎么样。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清风窃以为,最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的情感,作者颇为复杂的情感。
  文章的开始是略带牢骚的直抒胸臆,后两段是补充式的客观描述,接着是对有雪的童年的回忆,然后再升华这种情感,把自己的感悟上升到农民群众。最终再回到现实中,文章在略带自信和倔强中以失望收尾,也算是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吧。
  这个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也无法一样。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的想过要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最终还是被这个世界改变或者摧残。当然,如果世界按照我们想的去变化,那就更不成样子了。从文中作者的感受去体味,作者似乎是贫苦勤奋的孩子最终冲进城市的匆忙生活之中的成功人士,却在梦想照进现实后感到尴尬与无措。诚如作者所言:“多年来,我远离了故土,大雪远离了我。远离故土是我生活在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城市,大雪远离我,是因为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名词——暖冬。暖冬并不暖,因为我常常在暖冬里思念曾经刻骨铭心的寒雪,常常想起那份贫瘠而又无忧的快乐。这份快乐至少可以冲淡一些暖冬里寒冷之外寒冷。我怕这寒冷之外的寒冷冻僵我曾经的纯粹,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因为,透明的我也许比野兔更蠢,看不见的网时时在我面前召唤。难道这是对我懵懂少年残忍的报应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矛盾和贪念:一边享受着工业城市给自己带来的丰腴的物质文明,一边向往着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但是不会有谁会放弃现有的一切,再跑回穷乡僻壤之中。这是一个矛盾,亦是一种不真诚的情感。
  当然,崔东汇先生的这篇文章里,是没有这样的情感的。他是很真诚的,但是也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体现在对“城市法则”的无奈,以及作者对自己童年时期做的“坏事”的反思与忏悔。
  文章最后,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与勇气:“仰天俯地,无愧我心,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这是值得欣慰的与肯定的情感,哀而不伤,颓而不废。
  看清现实,是为了更心平气和的去接受它面对它甚至是改变它。作者的这种情感,代表着一代人的心情。文章很有时代的气息。这种带有时代气息的真诚与复杂的情感,是这篇文章的亮点,亦是我们值得注意值得探讨的所在。
  
  鹤旅梅西
  致崔东汇:
  一千多字的散文,细细品读了两遍,单就题目“漫天大雪今又来”已然让我融进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透过这个窗口,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烈的生活质感。
  作者文字功底扎实,笔触细腻。通过普遍的自然现象,一个平常的主题,上升到特殊的生活哲理,集雪中点滴感悟,汇童年天真的回忆,朴实中透着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透着一番淡然从容的韵泽。由近及远地追溯着远去的记忆,那清晰的细节表述的准确而质朴,乡土气息十分浓郁。“没有雨的急躁,雪像洞明世事的老者,慢慢悠悠来到人间,一点一点渗入土地,耐着性子陪伴农人打发漫长的冬。而村里的老人们也像雪那样绵着性子,一锅一锅地抽着旱烟,给围坐在火堆旁的孩子们,慢慢悠悠讲述着或远或近或真或假的传说和故事,像雪一样把他从上一辈哪里听来的东西一点一点渗入孩子们的心里。”、“我怕这寒冷之外的寒冷冻僵我曾经的纯粹,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因为,透明的我也许比野兔更蠢,看不见的网时时在我面前召唤。”听到了吗?社会的呼吸,时代的脚步,还有沉重的思考……
  “漫天大雪今又来”一文,耐人寻味,我欣赏。
  如果说美中不足,仅个人感觉,第二、三自然段的叙述如果再精炼点就会更好些。再有“我私下认为”中的“私下”用词不够准确。
  见笑了,问好,崔东汇。问好守望《文字探索与发现》栏目组!
  
  金石为开
  致崔东汇:
  每读崔老师的文章都是一种精神享受。他那调侃的语言、犀利的笔锋,对于社会弊端、人心劣性,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刀,却随手划破了华丽衣衫下的脓包。初读让人莞尔一笑,笑过后舌根上回味着绵绵的苦涩,再度慢慢咀嚼时,冷不防还被赚走了两滴眼泪,字里行间有对人生本性以及生命价值的思索与追问。
  《漫天大雪今又来》,一个“漫”字写出寒冬降雪酣畅淋漓之大。文章开门见山,因“违背情理的事情太多”,“被人哄怕了”,“所以对天也产生了怀疑,好在天不负我”,由此可联想到某些社会病态之普遍,既然已成了残忍的游戏规则,人性麻木,也就见怪不怪了。正是漫天大雪把人们的思维牵入饥荒年代,儿时雪后捕鸟、张网猎兔的情景,是贫瘠而无忧的快乐。这洞明世事的雪一点一点渗入土地,给农人带来收获的希望;牲口棚里的传说故事也一点一点渗入孩子们的心里,延续着人的良知与纯粹。当那个饥馑的年代渐渐走远时,储存在记忆芯片里的唯有刻骨铭心的寒雪之温馨。文章结尾,作者发自肺腑的自我反省令人感动,尽管“有看不见的网时时在我面前召唤”,但“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仰天俯地,无愧我心”。
  “网”是全文布局的脉络,捕鸟的筛子梯子、逮野兔的猎枪和网是明摆在外的游戏网,还有一张张隐形网,肉眼看不见,却时刻考验人的良知。
  “文如其人”,读文识人。
  
  晚亭
  致崔东汇:
  《漫天大雪今又来》是篇以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通过一场久违的雪,使得记忆穿越时空,心情穿过现实的善变及苦闷,寻求纯真与自然的心境在文字的浸润里生发蔓延开来,给人以感悟的同时,也留下思索与无尽回味供读者反复揣摩与咀嚼。
  从文章的开篇段落不难看出作者的行文初衷,在“许多事情都已打破了常规,违反情理的事情太多了,不该干的事就有人干了,该干的事就有人故意不干。”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人哄怕了,所以对天也产生了怀疑。”于是,由不得作者乐观,乃至产生顾虑和怀疑,以至于“冬天下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像母鸡下蛋公鸡打鸣一样自然”对一份雪的到来也心存怀疑,然而,“雪说来就来了”,老天的这个决定令作者“没想到苍天会这么慷慨”,却因这场雪的如期与慷慨,打开了作者如洪的回忆与情感,于是,读者便在作者文字的引领下开始了一次心灵的长征。
  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心灵长征开始的有几分无奈,且带着感伤。何时起,风雨无阻,寒暑无定的天竟然“比人有良知?”群居的人类,情感已然荒芜到需要一场雪的降临来安慰。甚至对一场雪是否到来也变得怀疑,直到雪真实地降临,信心才得以稍许的放纵,情感才能肆意的驰骋,不觉中,面对现代的城市的繁华与喧闹,真想问问人类问问自己,科技与文明究竟盛产什么?期待?信任?怀疑?还是善变?而此时无声的呓语只有飞扬的雪在静静聆听,沉重的心情只有雪在无声的抚平和理解,甚至记忆与现实的脱节只有雪在填补与拉近距离。于是,透过这场“许多年没有见过酣畅淋漓的雪”,记忆开始出走,心情游离着解脱,一段段记忆的旧时光便在作者娓娓道来中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时候,”“尽管身上的棉衣破破烂烂透风漏气,”可面对雪的来临,依然感觉“极是美妙。”的,并且“总是相当兴奋”的,甚至“下雪后可以实现自己许多愿望。”那种来自心底的、纯粹的开心与欢乐只寥寥几笔便跃然纸上,虽然愿望也仅仅是些“比如捉麻雀”之类,到年纪大些时,“大雪后就懒得与麻雀较劲了——跟着大人们逮野兔子。”那些个贫瘠无忧的快乐,虽然目的单纯到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食的问题,甚至在“捉到麻雀后用泥糊严实,到生产队的牲口棚用秸秆烧,”“那时穷,别说大料,就是盐也不加。”可这样的日子,依然有着纯粹的快乐,让人记忆犹新。然而,多年后的今天,“现在想来,觉得自己那时是残忍的。”可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与天斗,与命斗,与饥饿斗,“整天的清汤寡水已经让人在弱肉强食的路上蜂涌,自然就顾不得人道或鸟道了。”只是,在远离清贫,日渐富裕富足的年代里,是否就没了弱肉强食?就会有人顾及人道与鸟道?此时,虽然作者不问也不说,却在无声中打开了一条通向现实的入口,并留下一份关于现实的思考,给善于思考的读者。
  回忆讲述到这里,作者便由自己对雪的喜爱铺成开来,延伸出他人对雪的喜爱,“不仅我喜欢雪,农民大都喜欢雪,”不难看出,不论走多远,离家多久,作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始终在怀念那个叫村庄的地方。在“村里的老人们也像雪那样绵着性子,一锅一锅地抽着旱烟,给围坐在火堆旁的孩子们,慢慢悠悠讲述着或远或近或真或假的传说和故事,像雪一样把他从上一辈哪里听来的东西一点一点渗入孩子们的心里。”如此浓郁的乡土、浓浓的乡情熏陶下,过去所有的记忆便被烙印在了作者心里,深刻而历久弥新。而“冬夜牲口棚里的火堆和门外的雪野”则是回忆的火种与温床,在今后人生走过的岁月里,为作者点燃并酝酿着一轮又一轮的思乡潮,潮涨潮汐间,便是一段真情岁月的显现。此时,虽然旧时光已重新回游进了光阴的角落,却是任何人也无法掳走的记忆。
  在留下诸多感叹的作者此时笔锋一转,文字的寻找便在这里踏上了回程,从回忆返回到现实里。可这些被珍藏的记忆之宝,在当下孩子们眼里,不但不甚明了,甚至还会不屑一顾,而“我的火堆和雪野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此时,内心浮现的隐痛开始清晰。物质富裕的人们,现代化的城市里,还有几人能够了解过去岁月里的那些“贫瘠而又无忧的快乐”?还有几人能拥有简单的心情与纯粹的快乐?在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这个利欲熏心的城市,哪里才是心灵的唯一出口?哪里才是滋养纯粹的土地?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贫瘠的究竟是什么?天道,人道,还是鸟道?我不知道。
  “多年来,我远离了故土,大雪远离了我。”在作者的印象里,只有故乡才能有大雪,才会有大雪,而对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对一场大雪的期盼显然也是奢侈的。此时,远离故土的“我”,远离的难道仅仅是大雪?应该还有大雪装点着的土地,大雪拥抱着的亲人,以及大雪覆盖下的所有生命与磨灭不掉的记忆。很多时候,想念成了冲淡“暖冬里寒冷之外的寒冷”的力量。那些被人自诩的暖冬,摈弃着寒冷季节的花开,越来越多的寒冷聚集着,那是来自现实的寒流,世俗的寒流,威胁并欲吞噬“我曾经的纯粹”,而“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这才是作者最为担心,也是作者最为伤悲却又无奈的事实,以至于开始自问“这是对我懵懂少年残忍的报应吗?”只是,面对苍天,面对世间无数个无形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这不但是心声,也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写到这里,从现实到回忆,又从回忆到现实,而文中前期所列示的记忆里的那些片段,均为后期文字的发展与意境提升埋下了伏笔,而文字内外的均衡安排,无形中便形成了一个圆型结构。
  此篇散文在语言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不是一般的笔直平铺,而是一波三折地行进着,不但增加了语言的立体感,而且也未影响到情感的收放自如。就拿文章的开篇段落为例“本来,冬天下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像母鸡下蛋公鸡打鸣一样自然。可现在的许多事情都已打破了常规,违反情理的事情太多了,不该干的事就有人干了,该干的事就有人故意不干。被人哄怕了,所以对天也产生了怀疑。好在天不负我,刚看了天气预报,雪说来就来了,这点,天比人有良知。都说天变一时,其实,最善变的是人。”,在“本来”,“可现在”,“所以”,“好在”,“其实”等词语的承接与转换下,不但教读者领悟了作者的本意,也加深了文字给人的视觉与想象冲击,也轻易将作者的情感传递了,品读间,让人沉浸、回味。
  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就是“只是这芯片在现在的孩子们的眼里已经成为古董,他们大多对我曾经痴迷的故事和传说已经不甚明了,或不屑一顾,因为我的火堆和雪野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无形中,具有代表性的回忆,打着时代烙印的回忆,在此时却仅仅成了个人的得失,使得前期的大我思索在这里转变成了小我的感受与展现,个人感觉在情感上还有继续延伸拓展的必要。
  总体来说,此篇文字虽然篇幅不长,却有着让人安静下来,随文字思考的力量,而且,蕴涵的现实意义也很多,情感上已经超过了对个人本身的思考,而是一种人类的、人性的、关于大环境的思考。这也是作者文字深处的疼痛与担忧,虽然无法改变,但至少自己可以在“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或者,这也不失为一种拯救吧
  只是,“城市的地面太坚硬”,此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难道坚硬的仅仅是地面?拒绝纯粹的也仅仅是地面?随污同流的又仅仅只是雪?最后一声问过自己。
  
  随风赏雨
  致崔东汇:
  全文1500余字,为一篇叙事散文。
  有关对崔老师相关文章的文字凝练、文笔流畅、文体缜密、文意深邃的褒奖,在前面的点评中已尽包括,因此我不再次赘述,只谈些赏读崔老师作品的一些感受。
  一、深厚的生活积淀。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实,文字也具有同样的道理。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能否让读者接受,让读者动心、让读者动情,各己认为取决于作者的生活积淀程度。将崔老师在守望的文章一并读来,我们不难发现崔老师“以昔说今、以事论理”的行文特点,仰仗的就是厚实的生活积淀。曾经的那些人、那些事,积淀在崔老师的记忆中,便成为了崔老师永不枯竭的素材库,顺手拈来,便有了“曾经的纯粹”的津津乐道,便有了“针砭时弊”的侃侃而谈。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人在文中。没有堆砌、没有臆造、没有呻吟。一切尽在自然。
  二、情感的真实表达。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实际上就是在说笔者在文字中彰显出来的性情。从崔老师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崔老师北方人的率达。不忸怩,不避讳,敢于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明朗和困惑。用于“往昔”描写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传承,也彰显了对“愚忠、愚昧、愚钝”的否定。用于现实的文字描写,在对物质、文明高速发展认同的同时,也对发展所带来的嘈杂直言自己的不满与心痛。这便是“我怕这寒冷之外的寒冷冻僵我曾经的纯粹,我更怕我少年时的游戏和残忍成为城市的规则和常态”。痛定之后,有了笔者更为鲜明的态度:“尽管城市的路面太硬,雪水与污水一起流进了阴沟,我,仰天俯地,无愧我心,层层叠叠的网只能过滤掉我的污垢,过滤不掉真诚善良。”一句话:性情中人。
  三、最后说些题外话,在和一些会员朋友交流的时候,几位朋友有这样一个困惑,总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太小,没有深度和气势。之所以这样评价自己,是因为自己总是在写身边的小事情、小人物,总想着能有所突破,却总是不得要领。这样的困惑,实际上我同样具有。这的确是个瓶颈,怎么突破呢?个人的感受,是在生活积淀和情感表达上下功夫。尽管每个人的生活层面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积淀内容,但是你的积淀只有你清楚,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长处只有自己最为明了。于是,我们不妨充分的运用我们的长处,不断地、反复地、持之以恒去演练文字,形成自己的文笔,形成自己的文风。例如崔老师在守望的文章一样,都是基于“以昔说今、以事论理”的模式来创作。当我们在我们所擅长层面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时候,突破自然也就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也是我选用崔老师这篇文章做为探索文章的初衷。胡乱之言,不妥之处,还望崔老师和朋友们海涵。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