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儿时的记忆·祖母家的鸡蛋

儿时的记忆·祖母家的鸡蛋
  作者:石拓 发表:2013/9/10 8:49:01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437
  编辑按:鸡蛋虽小,情感却深,这“祖母家的鸡蛋”,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三年的自然灾害终于结束,我的祖父也随之故去,祖母家里少了一个吃饭的人。粮食除了能够吃饱肚子以外,似乎还稍微有些剩余,米糠和麸皮肯定是有剩余的了。于是家里养几只老母鸡,才会成为现实。
  米糠是大米外面的一层“皮”,即稻谷的壳与米之间,一层薄薄的皮。稻谷脱壳后的壳,一般不叫“壳”,而是叫做“谷糠”,谷糠基本不食用。成语“吃糠咽菜”中的“糠”应是“米糠”。稻谷脱壳后的产品就是所谓的“大米”,不过此时的大米叫“糙米”,糙米可以直接食用。不过,糙米的外面有一层淡黄色的皮,所以口感较为粗糙。如果把这层皮脱了,那就是通常叫做的“精米”。精米较贵,在那个时期,不是普通百姓人家都能享用。而脱下了的那层“皮”就是“米糠”,米糠可以当饭吃。麸皮是麦子外面的一层“皮”,麸皮也能当饭吃。
  无论是米糠还是麸皮,不单单是营养价值低,口感也极为粗糙,很难咽下口。所以,那时的人家在做饭时,一般与大米混合在一起烧,再弄些酱菜、咸菜之类与之一起吃。下层百姓人家,吃这样的饭,在粮食匮乏的年月里,相当普遍,虽然还谈不上是什么美餐,倒也可以对付难受的饥饿。其实西方人也吃麸皮,不过吃法不同。西方人把麸皮混合在面粉里,做成面包吃。这种面包即谓麸皮面包,又称黑面包。
  米糠和麸皮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的粮食,只是因为如今粮食充裕,米糠和麸皮逐渐淡出了粮食市场。不过,作为饲料将会长期的存在,而且作为饲料,则是属于高级的了。
  “鸡”分有两大类,即家鸡与野鸡。家鸡是人类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把某种野鸡经过长累月的驯化而获得,并且培育出许多不同的品种。家鸡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家鸡可以圈养或散养在自己家的院落里,在家里少量的剩羹剩饭中,掺上足够的米糠或麸皮,放在锅里加水煮熟,即可成为鸡一天的饲料。
  野鸡则是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一种飞禽。如今天然野鸡的数量稀少,早已成了保护动物。
  一个普通人家,养几只母鸡和公鸡,母鸡会生蛋,即鸡蛋。鸡蛋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是美味家肴。到了过年,宰杀一只老母鸡烹饪,全家人享受老母鸡的美味。而公鸡则有准确报时的功能,这种功能,在钟表还不普及的年代里尤为重要。那时的普通人家很少有钟表,因而公鸡报时显得相当重要。由此可见,普通人家若能养上几只鸡,真是不亦乐乎。
  自然灾害时期,包括以后的好几年间,在上海的城镇中,鸡蛋好像成了特供食品,专门用来供应特殊人群。普通人家在平时,即使有钱,也没处买,只有到了过年或过节,每家每户发一张“禽蛋票”。所谓的禽蛋票便是一张购买禽蛋的凭证。然而,即使有了禽蛋票,无论是新鲜的鹅蛋、鸭蛋还是鸡蛋,也是很难买到,尤其是新鲜鸡蛋的数量更少,大多数的情况只能买“冰蛋”。
  据说,所谓的冰蛋,就是一种去了蛋清的蛋黄。把许多蛋黄放在一起,打均匀后放在模具中,冷冻成型,经过包装后冷冻保存。一块包装的冰蛋重量500克、1000克不等。有意思的是蛋票按户口分成大户和小户。大户人口大于等于五人,小于五人为小户。大户蛋票可购买1000克,小户蛋票可购买500克,这叫定量供应。在那个年代,无论是购买食品、副食品;还是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大多数都要凭票。
  现在想来,发明把蛋的蛋清与蛋黄分别出卖的人,真是绝顶聪明。其实,不同的自然环境,一定有与之适应的发明和创造,这本身就是人的智慧,原本也无可厚非,只是不知道蛋清卖给什么样的人。我想,冰蛋中蛋清的成份还是有的,只不过少些而已。因为鲜蛋的供应量极少,许多人凭票只能买到冰蛋。冰蛋也不错,有吃的总比没吃要好。
  那时还有一种叫“蛋粉”的蛋制品,而在蛋粉中除了蛋黄,蛋清的成份就完全没有了。蛋粉买回家后,用冷水稀释,在热油中炒一炒,放上些佐料,撒上葱花,即谓“清炒蛋粉”。购买蛋粉无需票证,不过价格较贵。
  如今,无论是冰蛋还是蛋粉,早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留下了的只是记忆,已经淡漠了的记忆。
  由此可以理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养鸡生蛋的渴望。我小的时候,住在石库门房子里的亭子间。亭子间十来个平方米,住人还有点困难,养鸡就免了。
  好在祖母家养鸡。祖母家养鸡的方式属于散养,即清晨打开鸡舍,鸡马上走出了鸡舍,自由行动。烧上一锅米糠或麸皮与剩饭混合的鸡食,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鸡随时可以来吃。有趣的是虽然各家养的鸡,它们总在一起“玩”,可是自家的鸡一般不吃别家的鸡食。到了晚上也不会走错“人家”,更有趣的是下蛋也不会下错地方。
  鸡下了蛋,祖母自己舍不得吃,一个一个的攒着,储存在放有谷糠的瓷罐中。每次我去祖母家看望祖母,第二天回家时,祖母总是给我几十个鸡蛋带回。血缘的纽带和亲子的爱,是动物本有的特征之一,人类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血缘间和亲子间的仇杀,好像大多数发生在人类社会中。在人类社会中,血缘间和亲子间的仇杀,是为了钱、为了情、为了种种原因,这些问题太深奥了。
  祖母生于1892年,卒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唉!如今竟然忘了准确的年月,只记得那天我上完夜班回家休息,忽然厂里的同事来到我家,告诉我,“你的堂哥到厂里来通知,祖母几小时前去世了”。我请同事代我请了几天假,同事随即回厂上班。
  祖母的后事是父亲料理的,父亲是长子伤感是肯定的。我也很伤心,假如没有祖母的鸡蛋,我也不会长的那么健康。想到这些,心里总是酸酸的,不是滋味。
  祖母的脚是一双小脚,不过,这双小脚不是天生的的小。人的脚总有大小区分,这好比人有高矮之分一样,本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祖母的这双小脚,并非来自天然,即所谓的“天足”,而是自幼长辈为其裹脚所至。
  中国的汉人女子民间裹小脚,始于大宋皇朝,一直延续至公元1911年。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同时,废除了野蛮而残酷的女子裹小脚。
  据我所知,女子裹小脚的历程是,女子在幼年期,长辈用长长的布条,把脚紧紧裹住,人为地不让其长大。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一直裹到脚趾及脚板的骨骼弯曲变形,弯曲到脚掌心,直至残废长不大为止,这才完成小脚的制作。小脚站立和走路只能依靠脚的后跟,看上去有点摇摇晃晃。而这布条就是臭名昭著的“裹脚布”。
  “裹脚布”、“小脚”还有“八股文”。这些东西都是中国封建文化特有的产物。这种封建文化的特产,在现代的人们看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再贴切也不过了。现代有人考证,“小脚”起源于大唐盛世的宫廷,宋朝普及到了民间汉人,残废了中国汉人女子千年有余。现在有人专门收集收藏“小脚鞋”,这种收藏整理已成一个门类。
  祖母一生经历了三朝,即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分享:
责任编辑:雪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