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我的老家“刘行镇”(七)

我的老家“刘行镇”(七)
——儿时的记忆
  作者:石拓 发表:2015/1/16 16:57:36 等级:4 状态: 阅读:1363
  编辑按:以小见大,记录了旧上海特定时刻曾经的苦难,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被灾难莅临过的上海以及上海的民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才只有几岁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过后不久,父亲被“精兵简政”(即失业)了,幸好母亲还有工作。母亲的工资按出勤的天数计算,每天的工资是六角钱,这六角钱,就是我全家五口人一天生活的全部。家里真是穷的走投无路,用筷子蘸上点盐,放在嘴里舔一舔,就是吃饭的小菜;开水里放点酱油,就是吃饭的汤。耳朵里经常听见的一句话是历“水泥地里生不出东西来的”。
  至于“三年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有自然科学家们在研究;而“三年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则也有专门家在研究。但我知道挨饿的滋味,也知道那个时期的人们,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的。
  父亲失业后,他想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从“老北站”的老家迁移到童家浜的族人,想得到族人的帮助,讨点生活做,以减轻家庭压力。于是,父亲领着我,去童家浜的亲戚寻亲。我想,父亲当时的想法大概是,倘若寻找到了族人,希望能够得到族人的帮助,找点生计来减轻家庭的压力,顺便打听其他族人的情况。
  童家浜的族人是找到了,然而父亲却失望了。意想不到的是,童家浜族人的境况比我家还差,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族人中,有位远房长辈已在附近的小庙里,出家做了和尚,我们在附近的小庙里找到了他。父亲与这位长辈的谈话,我不记得了。但我记得,这位长辈说我长得面黄肌瘦,拿庙里贡台上的贡品给我吃,尽管贡品已经坚硬如石,我还是高兴的不得了。几十年前的往事,如今还是记忆犹新,那真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月啊!
  其实,除了迁移到童家浜的族人外。清同(治)、光(绪)年间,也有族人从“老北站”的老家,迁移到大场镇和吴淞镇等地。迁移到大场镇和吴淞镇的族人,包括迁移到刘行镇我的祖宗。在以后的岁月中,先后投入到了反清革命、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可惜的是,大场镇和吴淞镇的族人,转战各地,伤亡严重,一直不知后人的下落。我家的祖宗伤亡较小,只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我的太祖母(父亲的祖母)被日本兵的飞机炸死。
  1932年的新年伊始,刘行镇上的人们,洋溢在新年的气氛中。我的太祖母等十几个老太与往日一样,在位于沪太路和宝安路,交叉口附近的刘行镇汽车站旁,一面晒太阳,一面聊家常。突然间,天空中的轰鸣声震撼了大地,与此同时,天空中飞来了一群“怪物”。老太太们不知是何物,觉得很好奇,抬起头边看边议论,就在此时,“怪物”扔下了东西,东西落地即爆炸。可怜的十几个老太,立刻倒在了血泊之中。
  后来才知,“一·二八”淞沪抗战已经爆发,古老的刘行小镇,已经成了抗日的战场。我的祖父率领全家,逃出了刘行镇,逃难进了外国租界。
  也是后来才知道,天上的一群“怪物”是飞机,飞机是日本兵的。
  飞机是人类在二十世纪初的伟大发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经用于战争。三十年代初的中国,还没有飞机,更谈不上制造飞机。所以,当时极大部分的中国人,根本不知飞机是何物。可恨的日本兵,手里拿着先进的武器,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狂轰滥炸。
  从此以后,刘行镇几度战争洗礼;从此以后,刘行镇的人们在战争中生活;从此以后,刘行镇的人们在战斗中成长。
  回顾历史,满清以前,一个小小的上海滩;一个弹丸之地。自从元代的科技大家黄道婆,引进棉花种植、发明创新棉纺织机械、建立起了棉与棉纺织手工业。上海发展成了全国最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到了现在的二十一世纪,至少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上海仍然是全国最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到了近代,自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人在反清、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次斗争中,尽管死伤无数,却总是冲在前面。上海人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这些事实永远不能忽视。(待续)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5/2/11 13:56:36  
该作品已收录守望文学网2015年1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敬请关注: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68&Id=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