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无意性慈善宣传陷阱

无意性慈善宣传陷阱
  作者:民正垂史 发表:2015/3/14 15:44:48 等级:4 状态: 阅读:1291
  编辑按:犹太人持守十一奉献,不论贫穷都不间断,也恰好印证了文中的观点。捐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展现。
  
  中国的慈善可以说在不断进步,这与三点分不开:一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有一定能力开始关注弱者,寻求内心的满足;二是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有一种外在的推力去倡导慈善、监督慈善、完善慈善,慈善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程度之一,也成为公民个人的素质标尺之一;三是慈善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对于无此信仰者,任何一种捐赠都显得多余和不舍,对于有此信仰者,慈善就是一种生活,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情感依托和大为情怀。
  中国的慈善也在不断面临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众的慈善捐赠以及慈善预期与慈善基金的种种丑闻所形成的剧烈方差导致民众对中国慈善捐赠的缺乏了充分的信任;二是慈善作为的公民覆盖面远远没有达到社会的发展成就,民众的慈善捐赠群体实在是太小了,而焕发民众的慈善热情显得困难重重;三是对于慈善作为来说,慈善无作为者可以横加指责慈善作为者,不仅不感到一种羞,还有还显得所谓的各种理由的理直气壮,而且社会似乎对于此并无纠正的氛围,使慈善作为有时反而形成了一种事后累赘。
  就我自身个人的情况来看。去年我荣获了国家奖学金2万元,全部捐给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基金,学校知道了遂进行采访报道,也将我的公益行为进行了校外媒体推送。那天接到一个报刊记者打来的电话,开始就是问我是不是富二代,她可能无心,可我当时甚是惊讶。后来有次也是因一个捐款,学校的学生记者采访问到家里条件云云。幸好自己到目前为止,一直不愿牵扯家里,其实我有时蛮想说家里条件的苦,特别是小时候家里的艰苦条件,可我知道,对于慈善,想必人们更乐意认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裕做慈善是应该,不富裕不做慈善也是应该,作为宣传之佳最好是不富裕依然做慈善才有宣传的价值空间。我知道所以我原始愿意是说自己家里条件好,这样我做慈善也就无压力可言,可实际是家里条件也是有限,但我不能说,只要我主动说家里条件不好,我就陷入被动了,那就意味着我可能处于不能吃好点,穿好点等被动中。
  后来我也得到了印证。有次晚上没吃饭,用15元买了半只鸡回来享受,一别的学院的认识同学看到了,马上大说特说,奢侈云云,还提及了我慈善捐款的事。本来对于我说,一般是很宽容人,也一般不与人计较的。可那次我有点冒火,因为对于捐款一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神圣的心灵追求,我是不希望她惹半点尘埃的。我便说我是捐款,可我说我是贫困生了吗。顿时那同学立刻无话可说。后来我想估计他可能是无意使然,也可能是陷入一种惯性思维当中一图口快的无恶意,以为我捐款了,报道肯定是写我自己属贫困之列,我还将国家奖学金捐款给别人的这种逻辑过程。幸好学校宣传部一贯尊重事实,在新闻报道中没有按照这种报道逻辑来写,而只是实事求是说了我的捐款和我所定立的奋斗目标。
  当然这个是个蛮特殊的例子,至少目前为止,就这个特殊情况,其他所有同学都是一种肯定与鼓励。虽然有一次特例,也算是印证了我的料想。既然存在这个特例,就说明存在这样的情况,自己不捐,却能或有意或无意伤害到捐赠者。
  所以我很庆幸,我秉持的不说贫富,不牵涉到家里,我只说捐款之实,所以这一路走来,也算是走的很自由。有了那次捐款特例之教训,后来的捐款算是蛮隐蔽了,所以除非学校和学院要我因什么评比,写个人事迹会写上,一般是没人知道我一次次的捐款之事的。
  当然可能每个人对写新闻报道的认识和看法不同,着力点不同,捐款对象确定,挖掘捐款人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对于慈善,一般最容易遇到询问捐赠者是不是家里条件困难的情况。我认为作为我来说,我家里条件很好,我愿意如实说,我家里条件不好,我却不愿意说此,以此形成一种宣传的影响和效果,我知道一旦我不注意这些,我后来的路就被动了,所以我常不牵涉家里为宜,也不以如此抬升自己,一个慈善作为最好的着力点是为了慈善的奋斗与努力所形成的慈善内涵,这样才能不被陷入无意性慈善陷阱中而让捐赠者显得被动。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5/4/14 11:10:59  
该作品已收录守望文学网2015年3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敬请关注: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68&id=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