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解读流行教育理念(一)

解读流行教育理念(一)
  作者:褦襶子 发表:2016/2/4 15:44:00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904
  编辑按:教育具有多面性,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素质教育的重点。
  
  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许多新奇的教育理念,各说各的理,莫衷一是。弄得家长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从。所以褦襶子从一个从教三十来年的职业教师的角度为读者解读这些理念的利害。但由于视角局限,个中观点仅供参考。“文中〖〗”部分为作者解读观点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所以,请让你的孩子慢慢来〖准确地说应该是按着程序来〗。如果您有缘看到此文,请看完!
  希望你看完此文后有所收获,并为时未晚。
  好了,先来做道选择题吧!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位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卢刚与马加爵都是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这两个人杀人目的性都不是很强,属于面对坎坷的一种绝望的宣泄。除了精神不正常,没有人会在生活顺利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这二人杀人的形式看,均属于情商较低,在处理与周围人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卢的材料不是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的境遇与他心理预期落差太大,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卢是太顺了,他可能会是心理脆弱对正常分歧(包括学术分歧)接受不了,甚至误解到其他因素上而杀人;也可能是对他人的成就难以接受,出于嫉妒杀人;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心理调谐能力,因追求完美产生的压力超出了其正常的生理与心理承受极限而杀人。但从被他杀的人职务上看,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可能是主要因素。马加爵正好与他相反,成长于一个贫寒的环境,心理极度自卑。因为中小学时过度专注文化课学习,被忽略意志品质与情商教育,缺乏融入生活环境的能力,面对人情冷暖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在较富裕家庭里的孩子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马的悲剧即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杀人的与被杀的都有问题,均反映出我们当前基础教育在成人教育方面的严重缺陷。〗
  第三位是韩寒;
  〖韩寒与丁俊辉都是极端例子,就象守株待兔故事里的那个兔子,缺乏广泛性。成就他们的偶然因素与客观因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有一点是正确的,就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兴趣。几乎所有杰出的成就,无不与个人的兴趣存在着关联。〗
  第四位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这第四位女孩,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悲剧。她的成长基本都是由家长安排,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这类孩子的智商与情商都不低,可是由于包括其家长、老师、同学在内的所有周围人甚至整个社会对这种孩子的“完美捆绑”,使这种孩子在现实生活里的压力长期积累,超出了她的生理与心理承受极限,而自身又缺乏自我调谐的能力,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心理再健康的人,如果不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终也会承受不了的。〗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李天一的案例,是典型的“成人教育”缺失的悲剧。这在当今的权贵阶层家庭是极具普遍性。大多是“成长环境”所致。〗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别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OPEN”的第一个字母“O”。她的妈妈听后非常吃惊,询问女儿是怎么认识的?当得知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并且胜诉得到赔偿。她的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但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之后,伊迪丝失去了这种能力。人的想象力是种本能,可是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的孩子在想象力刚刚萌芽时,就被爱他们的人给扼杀了。美国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度,所有新奇的诉讼,只要是关系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都不会被拒绝。尤其是在保护妇女与儿童利益方面,更是“无微不至”。这种诉讼要是在中国大陆,根本不会被受理。〗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专家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幼儿教育的内容宜博而不宜渊。知识面可以广一些,但没有必要让孩子按着成论去理解这些知识。多给孩子一些现象,让孩子去感知。这样才能激活孩子感知事物的能力。许多西方国家严格限制早期教育,对于幼教甚至小学低年段都依法限定知识难度,就是不想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形成。这看是小事,其实是一个民族素质的大事。〗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一所小学校长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幼教是教育的根基,也是民族素质的根基。所以,从事幼教与小学教育的老师,职业技能不在知识的难度上,而在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在澳洲,从事幼教与小学教育,要具备特殊的专业技能(相当于学位),相反到初高中甚至大学,你有“一技之长”就行了。中国的教育因为根基不牢,所以难以产生人才。〗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杨佩昌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说。
  〖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分析他们厌学的原因。把知识比喻成孩子最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可是家长们从孩子刚会吃食物,就始终给孩子这种美食,其他的什么都不许吃,连续吃过十多年后,孩子闻到这种美食的味就想吐,哪里还有“学习的愿望”,孩子们听了,反响特别强烈,引起不小的轰动。目前孩子学习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没有主观能动性。〗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
  〖汉语中最残废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可以让家长扼杀孩子的兴趣成了名正言顺的“壮举”。根本不管“被作用者”的感受。孩子选择人生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了。好不好,幸福不幸福,各人有各人感受。中国大陆的父母几乎百分之百地野蛮地剥夺了孩子对幸福的感知权。〗
  再与大家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的话,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消化后再使用。绝不能原样照搬。中国的教育的确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可是每个中国大陆孩子的竞争对象不是按照西人尊重规律培养出来的孩子,那种教育虽然可能增长才干,可是如果因此在中国应试教育的选拔环节被淘汰,如果你没有能力逃出这个特色社会,这个社会根本不会给你展示才华的机会,任你有什么本事都无济于事。
  所以,这种尊重规律的“慢”,不是让中国的孩子放弃竞争,只是要在终生影响生活质量的才干与“面子”之间做出权衡。即要让孩子获取竞争的资格,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健康的本能。用目前的社会通行的教育方式,就是在给孩子选择一所能正常履行教育职能的学校前提下,严格控制孩子的课外班学习。除了外语需要语言环境熏陶适度选择课外班外,其他课外班都不建议学。
  有那份用在课外班上的精力,多多关注、敦促孩子的校内学习,积极敦促校方为孩子营造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一个特别提醒,几乎所有的重点校都变相用课外班把孩子往废了弄。这是利益驱使的结果。任何政策与学校、老师的保证都打破不了这种规律。所以,在给孩子选择学校上,往重点校扎堆也许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可是管理最差的学校也不适合,学习需要环境,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但知识学不明白,能力也无从谈起。
  从长远的利益着想,选择那种管理较好普通校,应该是性价比(这里的“价”不是指经济投入,而是指教育方法)最高的教育。至少在把孩子往废上整,力度没有重点校大。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智力超群,选择重点校还是很必要的,因为这种孩子在重点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可是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却不是很大,往往到是他们在自学。〗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