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五月端阳韵味浓

五月端阳韵味浓
  作者:紫薇 发表:2008/5/11 15:38:18 等级:4 状态: 阅读:1933
  编辑按:所以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呢!直观的感觉留下的记忆更深。只可惜我们这点文化遗产,已经让我们的东邻给霸占得差不多了。
  “历史老师怎么灌也记不住的名字,语文老师怎么讲也记不住的古诗,端午节那火红的鼙鼓一敲就记住了,龙舟边那闹猛的船桨一划就记住了。村童胸佩的香袋记住了,村姑手掰的棕叶记住了——端午节,大江小河都在哗哗朗诵屈原的《离骚》。
  我们不愿相信大人们是在打捞诗魂,他不早就埋在人民心中了么?我们倒很愿相信大人们是在步着原韵,抒写一篇激奋的新诗。没有比江面更长的稿笺了,没有比船桨更好的巨笔了,没有比鼙鼓更浓的诗情了,写啊,写啊,把个端午节写醉了——那绝不是雄黄酒的功劳”。
  这是一章我曾献给五月端阳的散文诗篇,对于端午节这个与中秋、春节并称“民间三大节”的最具中国特色的节日的纪念,我想再也没有比献诗填词更贴近它的本质了。古往今来,尽管它有那么多的别称:端阳、端午、重午、天中、夏节、重五……然而关于它的来历却始终是那么的高度统一:因为战国时期那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是在五月五日的早晨绝望之至投身汩罗江的,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把忌日之缅忌日之思浪漫成象征派诗意浓郁的祭吊——龙舟竞渡以打捞爱国诗人的遗体,粽子抛洒江河喂饱鱼龙虾蟹以保全屈大夫的完肤,调制雄黄药酒滴入江河药晕蛟龙水兽以防伤害屈原尸身。
  记忆深处的端午节,从来就没有悬挂什么巨幅标语张扬端午节的来临,也从来没有什么人振臂高呼过什么端午节口号的,然而人们依然觉得节日气氛非常浓郁,从盼望端午到筹划端午到欢度端午直到回味端午,时间跨度居然是那么绵长,我想这对于当今动辄兴师动众动辄大操大办这节那节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的节庆热来说,不啻为一剂良药。它昭示我们:民俗是民心的艺术体现,只有与民俗成功嫁接的节庆活动,才具有莫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往往又是以民俗中的科学性为基础的,诸如:端午节前后,往往是大江小河的涨水期,俗有“端午水”之说,这就给赛龙舟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端午时节又正值暑夏季节,蚊叮虫咬频仍,居家门窗插上艾藁,菖蒲,室内薰放白芷、苍术,墙角水缸边洒施雄黄水,小孩胸前佩起用五色丝线编就的、形状各异的内置大蒜、雄黄和香料的香包(或称香袋、香牌等),便可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无不闪射出科学的光彩。
  五月端阳韵味浓。由于端午节特定的“吊屈”本意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内容,致使历代诗人骚客诗兴大发吟诵不绝,给诗史留下了难得的俚俗之声,给民俗画廊留下了珍贵的风俗画卷。“竞渡岸旁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雨”,“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真是妙句如珠任拾撷。有一首清代的《竞渡歌》,似乎更能让人逆时光隧道而入临其境:“五月五日天气晴,空城倒巷奔吴伦。人头戢戢如束笋,人声隐隐如飞蚊。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尘”。然而浩浩端午诗词中,我最为欣赏的,还是唐代诗人殷尧潘的那首《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我欣赏他的“诗言志”,石破天惊般揭示出一个千古不渝的真理——过节的感觉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最美好的节日滋味永远属于“倍多情”的“少年佳节”;我欣赏他的“歌咏情”,突显诗的本质,强化诗的功能,不状闹热气氛,不绘平面画图,而以一个细腻的“不动艾符趋习俗”的诗化动作,来尽抒“蒲酒话升平”的感慨。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端午节也已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了。
  
分享:
责任编辑:褦襶子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