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断鸿声里

断鸿声里
  作者:吕彦霖 发表:2011/2/12 10:24:21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955
  编辑按:历史上的悲情结晶,终归还能读到他的词,去年去武夷山的时候还瞻仰了他的塑像,是的,历史上的诗仙大家留给人们的只是他们的才气,但流传很久,不是吗?赏读,问好。
  
  也许你永远都忘不了柳七,那个被青楼女子宠上天的风流才子注定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姓名。他天生敏感多愁,放荡不羁,又喜欢反复品味暗香浮动的日子,秦楼楚馆,是他最乐意的栖身之地,浅尝丝竹推杯换盏,他追索的似乎是朝暮之间的浓情蜜意。他为妓女填词,安抚她们敏感的心灵,以及伤痕累累的情绪。而他的一切,太过真实太过率性,太过勇敢。他不知道,那些正堂危坐的乌纱帽们在迷醉于此的时候,都要带上可以遮盖一切的面具。­
  ­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他未必不懂,他也未必不信。他只是无法像所有人一样保持冷静与克制,宦途苦旅,卧薪尝胆,权倾天下却要同时忍受一切,在他看来,这实在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他习惯及时行乐。一首《鹤冲天》,只能当做一篇挑战固有秩序的宣言。毫无疑问,他的天真与冲动给他的所有未来抹上了黑暗,“且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固然潇洒飘逸,但在这个壁垒森严,令人窒息的时代,所有勇敢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关照了心灵的他,在皇帝一句“且去填词”的御批之下,早已被断了生死。­
  ­
  流浪是所有文人的噩梦,在那个时代,跨马游街,看尽汴京的春色,在琼林宴上折下桂枝是苦读之余的唯一幻想,而他,在接到御批之后,变得一无所有。­
  ­
  功名抱负,八千里云和月。折桂宫廷,悲共喜九重天。他的生命,像是熄灭的蜡烛,从此只是在天涯羁旅中揣摩过往。昔日的青云之志只带来今日的愁肠百结,不知道如果早知结局如此,当时的他,还会不会像其他的举子一样,在无数的黑夜里幻想宝马香车的尊荣。­
  ­
  在历史面前,所有的推测实际上都无足轻重,都毫无归属,而在千百年后的我们除了凭吊,没有其他的理由来接近这个孤独寂寞的灵魂,看完宋人的笔记,只能在斑驳的记述中寻找他的音容,来来往往的青衫翠袖都像是他的长调中的场景,他一无所有,至少在官场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意外地俘虏了所有不幸歌妓的灵魂。­
  ­
  政坛不幸词坛幸?请不要再重复这样近乎讽刺的比喻。­
  ­
  其后,我们看着他的词和他一起漂泊,他改名柳永,考上进士,成为了宋王朝的一个屯田员外郎。但是他还是那个柳七,他忘了告诉我们,他习惯书写缠绵悱恻的双手,没有拿捏权柄的力气,然后,柳永就这样在正史的记载中消失了,他的前世是一个风流浪子,他的后来是一个小小官吏,我们不要抱任何奢望,从正史中感悟任何关于人性的气息。­
  ­
  而我对他的所有记忆,不是来自于备受推崇的《少年游》,不是来自歌功颂德的《观海潮》,不是来自肝肠寸断的《玉蝴蝶》,而是那首《八声甘州》,我们在面对潇潇暮雨,沉默江水,以及无限的世界和有限的生命时,无处不在的身不由己。­
  ­
  我们会不可避免的悲哀,不可避免的伤感,不可避免的寂寞,身世同悲,没有思绪可以像这种落寞一样迢递千载。­
  ­
  晚景苍郁,他所有的华丽都在岁月的照应下迅速走向死亡。­
  ­
  柳永死,贫无金,歌女以资藏之,上元之日,分赴其冢,谓之“吊柳七”。­
  ­
  断鸿声里,那是最后的记忆。­
  ­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