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小巷的冬天

小巷的冬天
  作者:诗人张晓虎 发表:2012/6/13 20:53:26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044
  编辑按:一个地方住得久了就生出了感情,在这个年代,故乡的定义似乎已经模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故乡有时会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思念。变幻的年代,变化的思维,不变的情感。赏读,问好。
  
  对面闲了很久的房子,终于有了响动。一些农民工模样的人进进出出了几天,然后开始装修了。
  房子的主人是一对很有钱的中年夫妇,干什么的,不知道。每到夏天,他家里十分热闹,院子里绿树红花,景色迷人。葡萄架下总会围坐很多人,有打麻将的;有下棋的;有聊天喝茶的;有哄小孩子的……仿佛俱乐部一般,热闹异常。后来,这一对中年夫妇搬走了,不知去了哪里,只是再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不久,一个年轻窈窕的女子和一个中年男子住了进来,听人说是房主人的表妹,大学毕业时间不长,在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奇怪的是,她和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好上了,陷得很深,无法自拔,又不能结婚光明正大的生活在一起,于是,只好在外面找房子同居。那个男人在单位是个小领导,人也长得英俊,清瘦精明干练,时常穿一身很笔挺的深蓝色西服,显得很绅士。难怪她离不开他。他们二人出出进进,欢声笑语不断,甚是幸福甜蜜。巷子里的人见怪不怪,除了在背后说一阵子闲话外,谁也不去他们家,碰见了也当不认识,一闪而过。他们俩也如同走进了无人之地一般,我行我素,在自己的世外桃园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甜蜜幸福。然而,好梦不长。有一天晚上,来了几个人闯进家门,先是大声喊叫,接着就听见了扭打哭喊的声音。巷子里的人都是门窗紧闭,无人去看热闹,更谈不上解劝。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渐渐恢复了平静。天亮后,来了一辆大货车,年轻女子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放了上去,然后坐在了司机的旁边,车走了,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自此,这房子就一直闲着,再无人租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里面渐渐地长满了杂草,看着甚是荒凉,夜晚则令人恐惧。
  冬天的阳光很灿烂,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惬意。我原本喜欢呆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写几个文字,这几天,因为对面房子装修的缘故,便时不时地站在我家三楼的阳台上,向对面观望。施工队一来,机器声人声不断,小巷骤然间热闹了许多,与以往大不相同。我喜欢现在的这个样子,让人觉得冬天不仅仅是沉寂冰冷,心里就多了一些美好的情愫。
  每到星期天,我都会去南面的花木市场转一圈,买不买无所谓,全当是散心。那里的确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好去处,即便是到了冬天,也会看到许多的花木,在店铺的门口,远远望去,宛如绿色的长龙,让人心生喜悦,倍感生活之美好。我喜欢养花种草,对养小金鱼也饶有兴趣,年年养,但总是过不了几天就会无缘无故的死去,便对卖金鱼的小商贩们产生怀疑,会不会给鱼喂了什么药,或是做了什么手脚,怎么总是养不长久呢?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证据,只好做罢。菊花是我的最爱,几乎每个秋天都要从花木市场买几盆带回家,放在阳台上,静静地观赏一阵子,让那种独特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气味沁入心脾,以此来驱赶现实生活带来的烦恼苦闷。在我看来,家里要是没有花木点缀那就不能称得上美,至少不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实在不行,哪怕买几盆塑料花放在客厅书房也好,养心养眼。
  小时候生活在乡下,受父辈们影响,爱上了秦腔戏,也学会了几段,闲了哼唱一阵子,乐在其中。小城的钟楼广场很是热闹有趣,一到节假日,游人络绎不绝,各种民间自发的表演也层出不穷,身在其中,快乐无比。由于离我的住所不远,大约一里路的样子,我便经常走了去,在广场走一大圈,然后,找个唱歌唱戏的地方,看一看,唱一唱,闲聊一阵子,自娱自乐,满心欢喜。时间久了,也就认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闲了聚在一起,聊一聊,唱一唱,感觉很好。后来,有几个和我特别熟悉的就找上门来玩,无非是看电视、玩牌、唱歌唱戏、写字画画、喝茶聊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买菜的买菜,买酒的买酒,还有水果瓜子花生什么的,堆满了厨房,简直就是一次奇特的“野炊”,很有意思。最常吃的就是火锅,做起来很容易,又不必考虑到时间,坐在一起,慢慢地吃,慢慢地聊,慢慢地喝,悠闲自在,极有情调。酒足饭饱之后,一起动手收拾碗筷,说说笑笑,很是随意。接下来,又是一番喝茶聊天唱歌唱戏。也有几样简单的乐器,我爱好广泛,便跟着学了起来。一段时间下来,居然学会了拉二胡、吹口琴、弹电子琴、敲锣打鼓。我的家,有时就是一个排练场。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乐哉悠哉,没有刻意的成分夹杂里边。这是我所向往追求的,完全的放松自由,全身心地享受生活的快乐。
  小莲是这条巷子里出了名的孝顺女。人到中年,百事缠身,可是每个星期天,她都要骑上自行车从几十里外的婆家来到这里,照顾年迈的父母,帮着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几年前她的母亲身患重病,行走艰难,看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好转,医生说这是慢性病,要在家好好保养治疗,关键是要锻炼。由于两个哥哥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小莲便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了照料母亲的重担,并且尽力做到无微不至,风雨无阻。成了小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早晨或傍晚,人们总能看到这一对母女依偎着缓步走出巷子,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又慢慢地走回。
  小巷名为北城巷。顾名思义,大概是因为在小城的北面吧。路面狭窄,只有两辆马车并列而行的宽度。沙石覆盖在上面,由于光线不好,一年四季总是湿漉漉的样子,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乡村的田间小路,有了一种还乡归家的感觉。这里的居民都很爱美,家家的院子房顶门前都种植了花草,春天时,远远望去,五颜六色姹紫嫣红,富有诗情画意。南面是高楼,属于商品房的那种;北面是一排稍矮一些的民房,住户多半是当地人和一些外来做小生意的。尽管巷子狭窄阴暗潮湿,然而,并不寂寞清冷,相反,显得十分热闹。每一天,除了上下班的人们,上学放学的学生,都要从这里经过外,形形色色的小商贩们也会从这里往来穿梭如鱼,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忽远忽近,变化无穷,让人觉得生活是那么繁忙而又丰富多彩,妙不可言。
  这里最有名的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恐怕要算医院和城隍庙了。医院每一天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城隍庙紧挨着巷子,座东向西,花花绿绿古色古香,每天香火不断,善男信女们摩肩接踵,你来我往,烧香拜佛求神许愿占卜,道不尽的虔诚。每年农历的八月二日是城隍庙过会的日子,总免不了唱大戏、演电影、念经、放鞭炮、敲锣打鼓热闹一番。各类小吃商品也是摆满了大街小巷,令人眼花缭乱,留连忘返。
  我已经在小巷住了十年多了。最初来到这里时还很年轻,如今已经步入人生的中年。我所住的那套房子是父亲购买的,我只掏了一部分装修费,大概他希望我能在外面有一个安身之处,不必太受苦。当时只花了几万元钱,现在恐怕要增值到几十万元了吧。物价上涨钱币贬值的程度真的是令人吃惊,古人云:无事不上街,还真的是一种至理名言,一上街就要花钱,尤其是像我这样孩子气的人,就更是对号入座了,看到什么就想买,恨不能把超市里所有的东西拉回家慢慢享用。因此,现在的我已经习惯了隐居般的生活,不再四处访友闲逛了,更不爱去超市,除非要买一些自己和家人急需要的东西。
  我的工作单位并不在这里,因此,尽管我有房子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也很长,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和那些来此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没有什么区别,一样都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思念故乡,热爱故乡,可是,故乡已经无法再接纳我这个四处漂泊的游子了。工作之后,我就没有了土地,在乡下老家,我这样的文化人会干些什么?无地可种,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只能睡觉看电视在院子里走来转去罢了。很显然,乡下的老家已不再欢迎我了,我只有在外面四处流浪,迎接风雨的洗礼,直到生命终止。这一点,与很多异常凶猛的野生动物有些相似,当它们一旦长大,就必须离开父母,远走天涯,去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安家,生儿养女,让自己的种族得到繁衍生命延续。最初的家,成了一种甜美的回忆,只能留在梦里重温。因此,人生苦多,失去永远大于得到。
  小巷原来是一片涝池,战争年代,人们常来这里放鸭子、洗澡、洗衣、淘菜。后来,依据政府有关城建文件进行了修建,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了大面积的商品楼房,有低矮别致的家属小院,在这二者之间,是一条狭长阴暗潮湿的人行道。人们相处和睦融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一到停水停电,住在商品房里的人就会从住在居民小院亲友那里得到许多实惠,不必客气说什么感谢之类的话,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合乎情理不过。
  去年下了一个星期的大雪,天晴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拿上劳动工具忙着扫雪铲雪,热闹异常,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让人觉得仿佛是在过一个盛大的节日。然而,今年还没有下雪,每一天都是阳光高照。上了年纪的老人就拿了小板凳,坐在门口晒太阳,听广播,喝茶聊天,或是下棋。小花猫小狗跑来跑去,这种生活真的是一种很美的享受,不富裕,但却很悠闲轻松。年轻人却是风风火火,一刻也不闲着,上班下班做生意,都在为生活而奔波。有的开小车,有的骑摩托,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蹬三轮车,一个个早出晚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雨兼程。我则显得特别一些,既不像年轻人那么繁忙,也不像老年人那么悠闲自在,有时平静悠闲,有时又忙得不可开交,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一切尽都是工作生活之需要,张弛随意。
  在这里,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星期五下午回家,看电视看书写作睡觉,星期六去东边的澡堂洗澡,逛街;星期天看书写作,去钟楼广场唱歌唱戏。以前朋友很多,常来我家聚会,说说唱唱,吃吃喝喝,无拘无束,快乐似神仙。邻居们并不在意,或者说已经习惯,门一关,各人干个人的事情,谁想怎样就怎样,只要是在自己的家里。我想,这里面恐怕有许多理解原谅的成分吧——城里人的生活压力很大,逢年过节在家里乐呵一阵子甚至胡闹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大家都不会给别人提意见,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有关别人的喜怒哀乐。后来,朋友们各自结婚成家,一个个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这里也就成了我的自由王国,享受着清静,也忍受着孤寂。与许多朋友的联系也仅仅只是限于打个电话,或是发一条短信,见面的时间越来越稀少,尽管离得不远。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如同手机一样,好处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交流起来非常方便,然而,却没有了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是越来越多。
  对面正在装修房子的那家主人,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许已经在别的地方安了家。或许他的房子已经转让给了别人,新的房主之所以要装修房子,除了自己要住,出租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里租房很便宜,不像正街,房价高的吓人,因此,这里的民房有很多是外地人住着,干什么的都有。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很多事情只是一种观望、猜测,无法知道的太清楚。人与人之间真的是隔了一堵墙,心的距离越来越大。然而,忙碌的当代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且视为正常快乐。
  我将离开这里,回到我的故乡生活。大概明年,或是再过一两年的时间。这已经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实事,家里人也希望我如此。落叶归根,外面再好也不能漂一辈子,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心才会有了归宿感。我是那种很恋家的人,不会乐不思蜀,忘乎所以。小巷也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或者修建,变得更加美好;或者拆除,被开发商征用,消失得无踪无影。一切都是个谜,在这样一个神速发展变化的年代,什么事情能是人所预测到的。变吧,有了变化,就有了新的气象。走了,就不会再来了,别时容易见时难,咫尺天涯。
  我将永远记住你——小巷,我曾经多年生活过的那个地方。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