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文学是一种记忆

文学是一种记忆
  作者:苏宝大 发表:2015/2/6 12:01:5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902
  编辑按:历史是抹不去的记忆,记忆中时常会泛起历史,譬如文章中的饥饿。的确如此,人活着就得吃饭,别的都是其次。好在那种年月已经过去,愿永远的过去……赏析,问好。
  
  春天悄悄地来,春天悄悄地走。春天是欣赏美景的季节。换上盛装,带上相机,挽着老婆,抱上小孩、带上情人,然后,想去你向往的地方。或高山,或河流、或草原,或内地,或外国。公园、湖泊、海边、农庄、田园……只要找个空气清新、花儿馨香的去处,沐浴一下春的阳光,欣赏一下春的美景,吸收一下新的空气。或漫步,或跳跃,或放开嗓子,吼上几句,轻轻松松陶醉在春的美景里,你会忘记所有的烦恼,甚至忘了所有生活上的酸甜苦辣和不愉快往事。
  也许我是个变态,我就不喜欢春天,我喜欢秋天。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根深蒂固着的秋天永远是收获的季节,是吃饱饭的季节。
  小时候,在春黄不接的春天,我饿怕了。从我一记事,我就怕春天的来临,甚至讨厌春天。我生于那个挨饿的年代,饿使得我永远刻骨铭心。没有希望,没有期盼,没有温饱,甚至缺少生存的欲望,连天空都是暗的,只有饿得头昏眼花肚皮疼。所以,一想到春天,我就会想到儿时候的饥饿。
  我常看到刚进入春天,就有报刊、杂志,搞什么春天美景的征文。我看到这样的内容,我立刻又想起了饥饿,甚至想到了香喷喷的米饭、猪肉。一想到,我的胃口就来劲,就想猛吃。有时,我的胃口差了,就会捧上莫言、阎连科、贾平凹……这些反映春天的饥饿文学作品来……读他们饥饿的文字,读着,读着,我的裤带就松了下来,胃口就大增。我尤其喜欢读宋志新编著的《1942河南大饥荒》。
  《1942河南大饥荒》里,有美国记者白修德撰写的反映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真实文字记录,是实实在在的“饥饿文学”。如《十万火急大逃亡》、《等待收成》、《中国的雷声•河南大饥荒》……这些文字活生生地反映了河南那年血腥的春荒。读了让人会产生“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可是“狗吃人”、“人吃人”的残酷现实。那是饥荒带来的四五百万人的大灾难的死亡。白修德从灾区亲眼看到了人吃人的真实画面。但对于当地灾民来说,人吃人早已不鲜见。可问题只在于是吃死人还是吃活人。你能相信爷爷和奶奶在饿得要命时,狠心吃掉了自己的奄奄一息的可爱的孙子吗?不信买本《1942河南大饥荒》读读吧。连老蒋也在1943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河南灾区,饿殍载道,犬兽食尸,其惨状更不忍闻。”老蒋国家的最高领袖,不会凭空想象地瞎写的吧?当我读到河南的一位农夫跟当时的《大公报》记者张高峰说出:“我做梦也没想到吃柴火,真不如早死!”时,我的心在颤抖,在流血,在为那些四五百万人的死,而痛心流泪。
  莫言在他的很多回忆文章中,都提及到了他童年时代那物质匮乏的春天。尤其对他饥饿童年的描写,细致、深刻、痛心,让人很受感触。莫言的一次饥饿场景的描述:“村里的小学校拉来了一车煤块,那种亮晶晶的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孩子跑上前去拿起一块就嘎嘣嘎嘣地吃起来,香得很,大家伙一见就扑上来,每人抢一块吃起来,那味道的确的好,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味出来,大人们也来抢,结果一车的煤块就这样让大家就吃了。”我读到这段文字时,特别心酸难受。现在的人挑肥拣瘦,浪费食物,令人痛恨。莫言曾经说过:文学其实就是一种记忆。当你失去了饥饿的记忆,你就失去了文学的价值。所以莫言的文字值得一读。
  阎连科的文字里,有这样的一句话:饥饿是每个人对事物创作的发动机。原话是不是这样,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大概的意思。我同时也知道,阎连科他之所以今天能攀登上文坛的高峰,缘于他早年前的一碗红烧肉。是肉美味的诱惑,让他的思维像发动机一样的动力,树立了今后的人生目标。他就是为了将来能出人头地后经常吃到肉,他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勤奋读书,只有将来写文字,有了成就,就能经常吃到肥水样的红烧肉。
  如果让我去写我心目中的春天,我会写那些发生在春天里的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幼偕老、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文字,来赞颂美好的春天。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xx倪 发布于 2015/2/13 9:05:53  
人生总有抹不去的痕迹,愿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