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青山行不尽

青山行不尽
——野线穿越鲁山跑马岭—南天门行纪
  作者:鹤舞白沙 发表:2015/6/16 15:08:42 等级:4 状态: 阅读:2552
  编辑按:出行爬鲁山,体验做行者,登高临绝顶,做回徐霞客。行色有声的文字,有景、有情、有叙、有悟,一气呵成。赏析,问好,致意!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古至今,亲山乐水本是人类的天性,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驴行天下的人,山水早已融化在我们的血液和骨子里,成为我们生命的基因和特质。
  其实这次出行,并非是一时冲动,性情使然,我喜欢登山,喜欢登高远眺的感觉,仿佛一下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暂时从生活的藩篱里挣脱,抛弃一切烦恼,置身于大自然,那种自由畅达的心情无以言表。然而这次能跟随雄鹰户外团队出行,当然少不了朋友风雪的感染,他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富有激情和感召力,是他让我认识了雄鹰户外这个团队,认识了这个团队里热情互助的团员们。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情难免激动,早上四点半钟就起床准备,简单洗漱一下就出门了,骑上车直奔紫荆山而去。因为是出发的第一站,害怕迟到影响了别人的时间,路上行人不多,车子骑得自然快了些,不料到一个路口拐弯处,路上接连两个大坑,刹车不及摔在地上,左边的膝盖和胳膊肘都蹭破了皮,膝盖上已经渗出了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出行的心情,扶起车继续前行,幸好提前一刻钟赶到,这才放下心来。
  因为等其他同伴,从紫荆山出发比实际约定的时间晚了一刻钟,沿途同行的驴友陆陆续续都上了车,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发出了灿烂和耀眼的光芒,大巴车带着欢乐的驴友们驶出了郑州,沿着高速公路向鲁山进发。
  一路上车厢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驴友们自我介绍,好多老驴们自然互相都认识,而对于我这个新人,除了朋友风雪,以及早上热情接待的梦雪大姐,其他的人我一概不认识,所以当大家纷纷报上网名时,我才认识了一直活跃在QQ群里的驴友们。车内大家有说有笑,或唱或闹,加上风雪不失风趣机智的主持风格,车厢里热闹到爆棚。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幸福大哥的深情献唱,以及话语不多但句句真诚的雄鹰领队,当然还有其他的驴友们,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自此,我也开始爱上了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车行了约四个小时到达鲁山县四棵树乡,这个不大的乡镇里,竟然到处停满了来自各地的旅游大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驴友们在此汇聚一堂,给这个乡镇带来了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下车简单地吃了一些早饭,补充了一些水及其它用品,就重新坐上车来到我们此行的起点。
  十点多钟我们一行四十多人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今天的穿越之旅。走过一些农田陋舍,很快便到了山脚下,我们一行人逶迤而行,老驴们在前边开路,我也不甘示弱紧跟在第一梯队的后边,跨过茂密的草丛,穿过低矮的灌木,在少有人走的山路上穿行。其实,要不是前边人走过,根本看不到脚下有路。我是山里的孩子,从小爬坡上岭也习惯了,可家乡的山没有这么高,这样险峻,虽然这些年也曾登过一些高山,比如万仙山,崂山,但那都是景区开发过的山,道路台阶比较平坦,像这样披荆斩棘的爬山还真是第一次,我也慢慢理解了驴友们是怎样不平常的一群人,他们走的是怎样不平常的路!
  山路越来越陡峭了,险要的地方要靠当地导游从上边放绳才能爬上去,山路上土石混杂,稍不注意很容易打滑,但驴友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有序攀登,紧要处互相扶助,施以援手,并相互鼓励,团结一致,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很好的体现,我作为其中一员也感到十分自豪。
  接近正午时分,我们才爬到半山腰,烈日当头,没有风,稀疏的树木少有荫凉,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如牛,走几步都要歇一会儿,但最终没有一个退缩不前的,依然低头前行。这正是拼耐力和毅力,挑战自己极限的时候。以前自认为身体不错的我,真正和他们比起来,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开始时还能跟着第一梯队走,渐渐地被落在后边很远,第二梯队的人也陆续赶了上来,这时受伤的膝盖更感到麻木了,我咬牙坚持,一直登到了峰顶。
  站在山巅,极目瞭望,天高云淡,目力所及,层峦叠嶂,千峰无语,万壑沉寂,仿佛天地之间唯有我一人。闭目静听,仿佛听到一个悠远的呼唤:“你来了——”我知道,那是来自心底的一种声音。千百年来,天地洪荒,沧海桑田,大山犹如一位智者,默默地注视着历史更迭,人类变迁。而最终,人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来自自然,终究是要归于自然的。
  沿着山脊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真如骑在奔驰的马背上一般,这难道就是跑马岭名字的由来?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翻过一道岭又一道岭,终于到达导游所说的南天门:两块巨大山石分开两边,犹如敞开的大门,门中间仅容两人平行通过。导游说:“走到这里你们都成仙人了,通过此天门你们就可以降落凡间了。”呵呵,仔细想想导游说的也有道理,经历千难万险能走到这里,是对自己的挑战,挑战成功了可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舍弃旧我,重塑新我,可不如羽化登仙一般无二?
  在南天门队伍终于聚齐了,小憩一会儿,得道成仙的我们便开始“下凡”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顺着山谷,大家一字排开缓慢前行,生怕碰翻一块石头会伤及前面的同伴。山谷是干涸的,石头上虽有水冲刷的痕迹,可大概只有山洪的时候才能看到水吧!下山也是一路坎坷,险要的地方,老队友帮助新队友,男队友照顾女队友,好几处绝壁陡坡,大家只有借助绳索才能下去,最终在下午三点多钟平安到达谷底。
  沿着河谷,大家多么希望能找个有水的地方,好准备做饭,吃些东西,补充一下体力,可这样的愿望也落空了,干涸的河谷,除了鹅卵石就是杂草,根本看不到水的痕迹,加上谷底的蚊子密如蜂群,只要你坐下来,一会儿工夫就爬满全身,分明要把你吞噬一般。这时,饥饿,炎热加上疲惫,大家不仅有些沮丧,纷纷埋怨起导游来,导游此时也是一脸无奈。
  导游说:“再坚持一个小时就能走出河谷了!”大家只好强打精神,拖着疲沓的步伐继续往前走。几个老驴友看大家情绪不高,开玩笑说:“大家可以把烧饼拿出来,不用带肉,夹着蚊子吃吧!”大家顿时被他们逗得笑作一团,他们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也感染了大家,也不再抱怨,终于在下午四点多钟走出了河谷。仔细算算,从早上10点多钟到现在,大家一共经历了五六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结束了这次穿越之旅。
  来到了公路边,驴友们在路边的空地上,拿出随身带的食品,凑在一起,互相分享着吃起来,有的甚至拿出白酒、啤酒,一起为这次难忘的鲁山之旅干杯。
  返程时已经接近晚上六点,夕阳西下,身后的山峰被披上了一层多彩的霞衣。最后历经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返回郑州,回到了我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我回到家已经是午夜时分,郑州的街头霓虹灯依旧在闪烁。我相信,人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历练,每一个经过都会有所收获,在这次忘情山水的旅行中,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识了另外一种生活,从此,我的人生也多了一抹亮色,生活也多了一份快乐!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5/7/16 10:38:26  
该作品已收录守望文学网2015年6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敬请关注: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68&id=1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