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回首尘心净

回首尘心净
  作者:轻轻走来 发表:2010/10/29 15:57:53 等级:4 状态: 阅读:1930
  编辑按:脱俗轻渺的文字,开篇由‘玉’说开来,紧扣‘玉’缓缓展开,源于对‘玉’的爱,倾注对‘玉’的情,撷取红楼‘黛玉’‘妙玉’两裙钗解读,更是别有一番的心境。赏读。
  
  (1)
  “玉,石之美者”。也就是说,“玉”,就是美丽的石头。而我知道,精美的石头开出的花,多是结在女儿身上的。
  关于“玉”,让我想到清凉的山涧,想到寂寞的矿石,想到落泪的遥远,想到圆润与剔透,想到深深浅浅的绿……
  知道许多关于玉的故事。对玉不在是简单的喜欢,更有爱和想念。在念想里,每一块玉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份灵性,都隐藏着一份幽深的情。
  玉店里的生宵玉坠,翡翠的颜色,逼真的图纹刻在椭圆的玉坠上。若系上红丝带,挂在女子光洁的脖颈,一好看,更是一份祈福。不求别的,只诚心希望这玉可保自身乃至家人消灾驱病,一世平安。据说,开了光的玉器佩戴会更有灵气。难怪贴在女子肌肤上的玉闪烁着灵光,一种冷静的幽暗的光,仿佛从灵魂深处折熠出来,如远古青瓷上的釉光,令人想触摸,却充满了圣洁。
  喜欢玉镯碰撞物品的声音。细细的,怯怯的,生怕碰触用力,落地即碎。如果碰落,我想,那玉镯一定会流泪。
  父亲早前去缅甸旅游回来,给我和妹妹、外婆每人带回一个玉镯。雪一样的颜色,细腻处有青白的花纹。
  父亲小心给我们戴上,于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种声音。随着我的一举一动,腕上的玉镯就会与周围的物体发出轻而脆的碰撞声。我的心底就会泛出一丝暖意,那是父亲的祝福和爱意。就如这随时会发出响声的玉镯一样,拥有一份伴我左右的关怀与体贴。
  夜深人静时,我轻轻的转动腕上的玉镯,想自己还是父亲怀里的小家碧绿,好幸福和温暖的感觉。后因担心玉镯碰碎,便用了一捧的香波润手腕的皮肤,玉镯就从手腕滑了出来,我小心包裹,藏在只有自己可以触及的地方。
  远房亲戚家有一个祖传的玉镯。据说传了几代人,可能有接近两百年的历史了。玉镯传女不传男,戴在女儿家的手腕,温了女人的气息,沾染了女人的温婉,有清晰看可鉴的红血丝在玉镯游动。我爱不释手,但又不能夺人所爱。后来,听说她以6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陌生人,我惋惜了很久。
  后来听说在那玉镯离开姑老亲戚手腕不到一个月,她就走了,永远地走了,带走了玉镯的生命和灵气,如游丝,没了生气,再也灵动不起来。
  原来,玉器真的如传说中那样,是要有缘人怜惜的。
  (2)
  “玉”,是一个很亲切很温暖的词。名字里有“玉”的女子,想必是“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肤如凝脂玉润珠圆”是用来形容古典女子的。但现代女子,也有“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的。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润玉。那个名字我在十几年前就熟知,但那个叫“玉”的女子我两个月前才认识。她如阳光下的一块美玉,温润、细腻,古典、清新,风似地,在初冬的下午,轻盈就亮在我的眼前,让我蒙尘的心,顿然得到清晰、亮淌起来。在我的意向里,爱情和玉是一样讲究缘分和亲和的东西。
  那个十几年前我就熟悉的名字和那个我在三生石上觅得的爱情溶在一起,我是爱上爱情再欢喜上她?还是喜欢了她,才爱上了滚滚红尘?
  想过千次,一些冥冥的缘和情,原来,早在多年就已经落地生根。
  “夜阑风细,只影驰神月桂。醉清晖。诗韵粘寒鬓,禅思沁素衣。玉阶曾染泪,花梦更相依。回首尘心净,缀香归。”说的是润玉的女子。喜欢“玉”,喜欢关于“玉”的女子。
  《红楼梦》里妙玉和黛玉,名字都有“玉”字。“黛玉”,即为黛色(青黑色)的玉。“妙玉”,则是“无瑕白玉”。黛玉和妙玉是红楼中的黑、白二玉。两人的性格有些类似之处:都是高洁、孤傲,并且为世所不容。
  妙玉是从小出家,却是一位貌美多才、天性极其净洁的女子。后为寻一个安全之所,来到贾府托身。在《红》中,刚出危险的丛林,反落宝哥哥的绵绵情网。
  她只是大观园的旁观者。只能将心思内藏。内心却变本加厉地孤高自诩。“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其实是她的内心写照。
  妙玉是个极其高洁的女子。她沏茶用的水是从梅花上收的雪溶化的。后有了“香雪海”那么美丽的茶艺名称。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妙玉超乎寻常的高洁,使她隔绝了与世人的心灵交流。她的雅洁,并不为尘世所容,所以曹雪芹给她设计了个“金玉之质终陷泥淖”的命运。终与“玉”字关联。
  “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那是黛玉在《咏菊》里的诗词。从她这两句诗词足可以见得,她的高洁、孤傲。用“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来形容黛玉,是最贴近不过的了。
  如果说黛玉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那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而黛玉与妙玉,同时爱着“宝玉”,终与“玉”有化不开的情缘。
  但宝玉对黛玉是一种俗情,对妙玉却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只剩下妙玉独守静庵,心中孤苦;黛玉焚诗香消玉勋,宝玉归依佛门。
  关于玉质的红楼女子,已成一幅古远的风景画。偶而唤回的暗伤,寒夜惊醒的枕边,几把冷湿的男儿泪,恰如帘栊之外的百年风雨,怀念琴瑟远逝的伊人芬芳。
  看来,玉终是冷清之物,凄冷之词了。却还是欢喜,一如戒不掉的情愫。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0/11/1 11:08:39  
 [分享]守望文学网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8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