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它作品
|
戏说:防民于口甚于防川
![]() 乐清村民跪求温州查明钱云会事件的真相,和网友的猜忌。事件如今还没法平息,祖国大地接踵而来的权钱游戏和屡爆上访者的丑闻。让我想起一个典故。可能很多人想不起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那就是周朝的第十代国王厉王姬胡。这句典故就是:防民于口甚于防川。说的是当时周朝当政时国力已出现衰象,内忧外患偏偏新登基的周厉王又奢侈荒淫,走上桀、纣的路子,使周王室的财政很快出现了危机。 出现这样的危机在这样的昏君统治下,他肯定没法意识问题的严重性。而更加变本加厉,加重人民的税赋用以自己花天酒地的生活。巧令名目收取专利税,造成民怨载道。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砍柴,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水、走路也得缴纳钱物。也不听朝中的忠臣劝告,反而宠幸逆臣。实行专利后。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顿时民怨沸腾。 民间为了把这种心声申诉而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意思是说:"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黍(指粮食)。多年来我纵惯着你,而你却对我们毫不照顾。我们发誓要离开你,到那欢乐的乐园去。"想不到这个混蛋周厉王听了这首歌之后,浑身不自在。虽然不自在但是也不改变法令,遭到民众强烈不满和咒骂。 为了辟谣周厉王就一不做二不休,反正谁再吵就杀谁,看谁不怕死。而且怕人监视百姓,看看谁谈论谁对这个"专利"政策不满或者谁在家里看A片的。全部抓来杀头,反正自己掌握着生杀大权,看你怕不怕杀鸡给好看。就像现在很多富人一样,我开车到路上撞死你,看你们还敢不敢出来逛街。撞死几个当例子就可以震慑其他人了,这人整个马路就没人敢出来了自己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继续飙车。 人总是怕死的,所以百姓还是很害怕的。因为一个平民百姓求的是什么,求的是国家安定,安居乐业和睦过日子。所以能忍就忍,谁知道这个昏君自以为是,居然认为一定是自己无比高明的统治办法奏效了。于是乎,迫不及待的再加深力度推行这种制度。沾沾自喜说自己多高明,国家一片祥和,大家都说好你见我的子民都不说我的坏话和国家的坏话了。这是大臣召公虎就说出了这个大道理来了:“百姓们的嘴虽被勉强堵住,但使他们的抱怨变成怨气了。正如把水堵住,一旦决口,伤人更多;而应采用疏通河道的治水方法,治民也是这个道理,应该广开言路。如今大王以严刑苛法,堵塞言路,不是很危险吗?”这话说的就像我国现在的圈地现象,不断的圈不断的壮大,从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市然后到城镇,最后到农村。全部城镇化了,但是城镇化的不是人民,而是楼房,但是这样显示我国经济势头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像现在召公虎说这话,很快会被关进监狱或者这话会被屏蔽。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上访者,被投入监狱的来源。 是可忍孰不可忍,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佛都能发火,何况人。所以人民就发火了,一发火就成了燎原之势。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享受到这个“人性化的政策”,相反都是受害者。这个时候不得了了,于是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历史证明,当执政者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的时候,那么也只有民众采用自己的手段聚集在一起闹事了。也许现在很多强拆导致群体事件的爆发,来源可能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近期的钱云会,李刚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越是掩盖真相越受到人们猜忌,越是猜忌越是造成很多的误会。也许真是纯净的,但是经过一定的传播之后,而得不到证实也就是变成了三人成虎了。人民要什么,要的就是真相。一没钱、而没权,要的就是一个安居乐业谁当家作主都一样。当时连一句真话都听不到,人民还能相信谁。 所以很快人民就冲向王宫,去找厉王算账。起初厉王还想把民众镇压下去,可调来的军队中的兵士原来全是平民出身,他们见国人造反,很多人也参加进去了。周厉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了一些随从,偷偷溜出了王宫。厉王临走前把太子姬静托付给了召虎,然后就逃奔到了今山西霍县。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时代的已经不同往日。今日我们的国家更加团结,也渴望强大稳定,不让外国再欺负。但是总是有一些官员让民众失望。历史上逼父杀兄的唐太宗尚能听取真话,才能造就千古一朝的大唐盛世。我们现在一个小小的市长都不肯听真话,如何造就盛世太平。而且一个劲的避开敏感话题,越是避开越会累积,越是累积越是爆发,越是爆发越是势不可挡。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当官的不学,还需要民众带头学吗? ![]()
评论人时光尽头 发布于 2011/1/6 22:00:46
注意标点的使用,文中部分标点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