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与结构
![]() 时间跑得很快,转眼四十几年就过去了。四十几年,累积的记忆仿佛又没有那么长,那么厚,料必是空空如也滑逝的时光多过那凝神的滞留。有时候,你很难将那截断的旧时光和所谓身临其境的现代时光那么巧合地对接起来,一个旧人物的身影仿佛是不可泯灭的,但记忆却不是永久存在的,正如,你的健忘就宣告了那些记忆的死亡日期,或者说,余留的日期已经不多了。 下笔不过是掏,这也不一定由着你的意志,裹挟的心情,情绪甚至是偶然的气味,天气的温度对此都有巨大影响,由不得你,是因为你的存在其实没有自由可言,而是一种客观的决定,奴役是必然的,自由却必须争取。没有谁被给予自由,自由源于自我的意志。 我们远离的事物都可以被说清楚,所以,距离是我们的记忆成活的条件。在安静中,全盘的计划都被运用在一种远距离的探视中。所以,你首先要决定离开,迅速地离开,在知道那些记忆的价值之后,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现场,逃离那些直接的感触,是非和混乱,那些实际的烟尘,事实的烽火,保持住最敏锐的感官,基本的事实,印象,数据,然后,走开,去一个安静的所在铺开你的纸张,去写出你自己的想法。 看透了存在么?你的感官之花盛开在一片小小的土地上,清新的,浑浊的,昏庸的,清澈的,你开出了所有的思维之花和繁复的叶子,枝桠,你的存在是真实的,需要证明的是,时光在隐隐地流经你此种生活形态,而获得了它的形象,时光把你修饰成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职员,飘萍一样的东西,载浮载沉,恰恰就是这样,可以弹拨如流水,化为空虚的一抹音,但却也不挤占旁人的注意,不积攒那些虚词的夸耀,而只那么静静地把一副冷眼瞧进尘世,瞧出那七彩梦,不过是现世宝。 哦,结论太多,数据不支持。确实,站得住脚的话得有一双粗壮的大腿。天赋来自何处,也许来自结构理论的基础深处,搭起支架要默默消化如此多的时空玄理,人的骨架需要更多的钙质,补钙,补钙,血肉再多也是萎靡一团的糊涂,所以,必须吸收整个世界最刚阳的力,而非柔软的,阴沉的,卡夫卡表面的那一番浮油的迷离。钢筋,结构,凝定的混凝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