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小说频道>小说故事>愚老

愚老
  作者:米田 发表:2011/8/14 21:19:44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942
  编辑按:一不小心钻进了牛角,一死了之更是愚。再困难,也要勇敢面对,活下去就是胜利。
  
  听说愚老死了,是上吊死的。这消息一下子传遍了余家坳,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为之悲叹、惋惜、伤感。
  愚老,大名余清秋,是村里一个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民办教师。据说愚老的祖上很阔绰,是因为一次在磨坊碾米时,小毛驴走着走着,一蹄子在碾盘下边踩出一个洞,结果挖出一罐子银元宝和大烟土,从此发了家,置办了上百亩田地,使用十几个长工,很发达过一阵子,只是到解放后没落了,所以愚老的家庭成分不好——是地主成分。愚老曾在解放前民国时期,上过半年师范,后来时局动荡,便回家入农了。再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村里小学缺教师,于是他被举荐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愚老为人忠厚,因过去书法是必修课,所以愚老的毛笔字虽称不上出名,但在整个余家坳,算是数一数二的。所以逢年过节或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愚老写个对联什么的,愚老也因此很以为自豪!
  按理说,愚老是在民国时期的师范肄业生,教学技能应该不错,可愚老却从教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转正,和他同时入校,甚至比他晚聘用的一些教师,人家都或通过转正考试,或通过教师进修转了正,成了吃商品粮的公家人。而愚老到了九十年代,还是每月只拿几十块钱的民办教师,难免被村里人耻笑。不过虽说余家坳只有一个像愚老一样的民办教师,但在整个普民县来说,这样的人还是有几十个。要说愚老的教学能力,还是很不错,语文、数学、常识、政治、美术、体育,样样拿得起来。只是或许因为他上学的时代,所学的知识和现在有差距,加上他中途辍学,也没有拿到毕业证,所以他多次考试转正,都没有过关,只能名落孙山。再加上他后来娶了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做老婆,包干后还有十多亩责任田需要侍弄,所以他只能默默辛苦,许多同事看改革开放后,教书挣不了几个钱,根本养不了家,纷纷辞职回家,或经商或种田,而愚老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别人问他:“余老师,你每个月只拿几十块钱,累不累?有什么意思?”
  可愚老只是笑笑:“我喜欢孩子,离不开他们,只有每天见到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我才感到快乐。”
  于是背后私底下,就有年轻人讥笑他迂腐可笑,真是愚不可及,堪称愚公。又因为他正好姓余,干脆就有人直呼他余老。于是老余变成了余老,表面上是尊呼他乃教育界的老前辈,其实是讽刺他是一个迂腐的老人。
  愚老对此不知是真不知实情,还是不以为然别人的叫法,他总是乐呵呵的应答,从不烦恼。转眼到了1993年,愚老从教整整31年了,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教育界却吹来了一阵春风,凡是从教30年以上的民办教师,终于可以转正了,只是每人得掏四千多元的城市增容费。愚老听到这个好消息,刚高兴了一下,却又犯了愁:可到哪里去凑这四千多元钱呢?自己每个月不过70多元工资,承包地几个儿子分家后,不过3亩多地,一年也没几个收成,只够一把口粮,这可怎么办?
  愚老忧心忡忡的回到家,决定召开家庭会议讨论解决此事。他约来儿子们,把意图传达给三个儿子,说能否每家凑上1000元,算他借的,等以后转正办下来,他一家一家慢慢还。谁知儿子、儿媳们一听,一个个忿忿不平。
  大儿子首先说:“你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了30多年青春,转正还要交四五千快钱,真是笑话!这是哪门子的规矩?再说你孙子都马上要娶媳妇了,我们哪有钱!”
  二儿子马上说:“就是,这么多钱,让我们上哪儿找去?他们也不想想,我们老百姓一年种上两三亩地,忙这忙那辛苦到头,能挣几个钱!这几年又是挖渠,又是修路,你两个孙女的学费都快交不起了,我哪里给你凑这钱去!”
  三儿子也不甘示弱:“爸,你说你都干了30多年了,转个正还要交那么多钱,你这个民国的老秀才真是白当了!我结婚时的欠债还没还完呢,我哪有钱!”
  愚老听完儿子们的分辨,气的胡子乱颤:“你们这些败家子儿!你们……我一个一个把你们养大,都拉扯上了媳妇,我为你们花了多少钱?……如今,我连你们每人一千元都指望不上!我真是白养你们了!……你们都滚吧!我没你们这些败家子儿……我……”愚老已气得说不下去了。儿子们见此,赶紧纷纷溜回了家。
  愚老晚上越想越气,晚饭也不吃,老伴怎么劝也不听,一个人生气喝闷酒。到了午夜,他见老伴睡着了,悄悄地来到杂物间,找出春耕时用过的一根拉磨绳,来到屋后的小果园,不仅潸然泪下:“我这辈子真是窝囊呀!马上60岁了,却一生一事无成!养了三个儿子,却一个一个不成器!唉!都怪我自己没本事,也怨不得儿子们耻笑我!只是对不起相伴一生的老伴呀!可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也许我走了她还可以找个会过日子,比我能干的!所以,对不起了老伴!我先走了,如果有缘,来生再见,我再报答你吧!”说着,他在一棵梨树上拴好了绳套。他默默地祈祷了一会儿,然后,把头伸进了绳套。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们看到了愚老挂在梨树上的恐怖的笑脸……

                                                                            作于1994年元月
  
分享:
责任编辑:光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