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评论频道>文学评论>李白的诗酒情结

李白的诗酒情结
  作者:仲伟玉 发表:2008/5/31 13:22:25 等级:5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359
  编辑按:李白的酒诗具有独特的审美精神。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酒不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白创作的源泉。酒与诗构成了李白的艺术和人生,酒扬诗魂,诗增酒趣,相映成辉。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一生中与“酒”相伴,创作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他的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的诗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酒香。
  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痴迷了几代豪杰,“举杯邀明月”的意境,醉了整个世界。李白一生爱酒,就如热爱诗歌一样。他的诗词沁满酒的浓香,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又如《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以上李白的诗歌中,都溢满、荡漾着酒的醇香。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李白被后世尊为诗仙,而此《将进酒》一诗,则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愤的名作!此诗成于太白被赐金放还长安之后,仕途中的伟大抱负无法施展,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在这愁苦的意境中,诗人却从反面述说忧愁使人衰老,以黄河水之流逝联想时光蹉跎,而后,“人生得意须尽欢”,豪放的诗句表现了对权贵的不屑。依稀仿佛,还能看到太白轻蔑的笑。“古来圣贤皆寂寞”,又有一种哀愁。无言,却愈加悲伤。特别是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情倾泻,真可谓“天然去雕饰”,酒这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酒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愤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放诞生活。“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发问、对明月相邀,在对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胧中显露自己飘逸浪漫、孤高出尘的形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潇洒!李白借酒抛却尘世的一切琐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何等的逍遥和洒脱!
  在“一杯复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间,李白笑傲度过一生,但毕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和诗、花和月、山和水,郁结与旷放、失意与孤傲构成了整个李白。酒,是李白人生中除诗歌外的又一大人生支柱,他爱诗成性,爱酒至狂,他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他的诗多半是以酒助兴,由兴而发,如果少了酒这个东西,我想中国古代文坛不会这么兴旺,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好诗为后人所传诵。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用心作笔,写下了许多令人心惊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字,在诗坛上成为一件又一件亮丽的瑰宝。李白一生关心国事,但为国立功的理想和不满黑暗现实的秉性,又构成了他特有的“诗酒”人生。
  
  
分享:
责任编辑:漂泊自由的阿杰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北国红豆 发布于 2008/5/31 13:27:14  
酒,作为诗的一个意象,不但具有跨越时空、贯穿古今的活力,而且具有变幻无穷、不断出新的魔力.酒文化在诗中的意蕴千变万化,诗的意境和主题就千差万别.在诗中,饮量的大小、饮速的快慢、饮者的多少等因素直接决定着诗境的美学效果,诗人的情感起伏,诗情的格调定位.至于酒象在表达相思、送别、田园等主题时所产生的效力则更是气象万千,令人回味.多变的酒象铸造了不朽的诗魂.
评论人1351 发布于 2008/5/31 13:29:56  
李白是人所共知的诗仙、酒仙,李白对中国酒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主要是在精神上,将饮酒提高到了一个哲理的层次,形成了心系忧愤、把酒长志,心存魏阙、以酒解忧,心念同道、以酒交朋,心慕贤圣、把酒问天的人文精神.
作者回复:谢谢编辑和各位的评论,向你们问好!
评论人白云深处 发布于 2008/5/31 13:25:48  
在中国文学中,诗与酒的交融表现为一种心灵的自远的状态.这种心灵自远也是诗人的精神生命在天地境界中的远游和放飞.在诗与酒中沉醉的诗人们在心灵的自远中走向生命的本真.
评论人王三 发布于 2008/6/12 10:44:09  
楼主心细,欣赏!
评论人作者 发布于 2008/7/20 15:38:48  
作者对诗人李白有独特的见解,想必也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特殊感受吧.自古以来,“诗与酒”的文化密切联系就很广泛,我们不难想象,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岁月里,大诗人李白有多少豪情释放于酒香诗浓的意境之中。无论是醉还是醒,我们相信自千百年前就有了璀璨的文化,古往今来,文学是人类精神支柱。期待作者本人能写出更多的好文字,以期赏阅!~问好!
评论人仲伟玉 发布于 2008/7/25 22:43:33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