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爱的根源

爱的根源
  作者:南平 发表:2008/6/4 17:36:01 等级:4 状态: 阅读:1658
  编辑按:文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虚构哪里来的文学。不过,虚构的情节未必一定就虚!
  说来张爱玲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荒凉,她的故事情节往往都是用繁华来衬托着,一直到所有繁华褪尽,留下一片片伤心的荒凉。但,虽说是荒凉,却也是绝对的精致、敏锐且细腻。发生那些年代的一切大的事件,都能成为她小说中的一些背景,被她的笔浓缩在一幕幕日常的家庭生活图景之中。
  
  其实,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人,被无所适从地淹没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灵性、人的活力都僵死在一种程式化的生活里。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遇见相同的面孔,谈论相似的话题。每天往返于卧室、客厅、办公室、公交车等等,宝贵的生命之火就这样一点一点一滴消磨下去,一天天萎缩熄灭。
  
  而台湾的作家三毛,则无须多说了,她的主题特色就是流浪。只因为三毛是属于流浪的天空,属于热情沙漠的。真的,之所以那么爱上三毛的书,想来想去也就是完全钟情于它的异国风情和难以言语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对于我,总是还没有看她完那笔下的东西就会被深深地感动着,感动我的是她的人和她的故事。在我大学毕业留在广州的那些日子里,虽然,那时大三毛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就是喜欢捧着她的一本书,静寂地倚在窗前,细细品读书后那一份淡淡的忧伤。
  
  到了我现在这样的年纪,已经很少再会去迷上什么时髦大东西了,但我对三毛的感觉,以及对她的作品依然执着地喜欢。因为她在“浪漫的流浪”以外,那一份对人性的悲悯,对现实生活意义的看法都能带给我一种心灵深处大震撼。
  
  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三毛笔下的那一切全是她自己所虚构的出来大。不过,于我来说,无论她的作品勾画出的世界是怎样一个虚伪的大世界,这都已跟我无关紧要了,只要她的文字的确存在于我的心底,这就已足够了。
  
  这就是我喜欢的二位作家,或许言情小说的影子,在她们身上不再是那么清晰可依,但,她们的笔下总也是摆脱不了爱情这个世间永恒的大主题。
  
  时光移转,听故事的人在变,说故事的人也在变。但,相信无论岁月怎样的流逝,她们带给我的回忆,还将在我大人生旅途中,继续一直浅唱下去。
  
  
分享:
责任编辑:褦襶子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惊秋风 发布于 2008/6/5 15:38:17  
爱情?我们该不该相信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08/6/5 14:37:04  
三毛那梦幻般的文字,的确感染过我们那一代人,只是被物欲化了的现代人,他们不会再追寻那样的梦,那样的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