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PK人性
![]()
道德应该是人性化的道德,讲人性也必须是道德的人性。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回避范跑跑现象。到不是怕挨骂,而是觉得没有把事情想明白。时至今日也没有参透。但是考虑这是一个须用长期来思考的问题,就暂时把我的愚见奉献给读者,以期让朋友们的智慧帮助我提高认识。 写这篇文章前,我把范跑跑与郭道德在凤凰卫视主办的道德与人性大PK视频反复看了几篇。此文也就是基于这场论辩展开的。范没有回避他在地震中不顾及学生跑出教室的问题,但是他声称当时他是处于一种本能的无意识行为,可是辩论反方却不那么认为。他们认为范的行为是一种失职行为,郭道德先生还将这种行为指责为无耻的行为,并且都信誓旦旦地表明他们自己要是在那种情况下一定会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学生的生命。就双方这些观点我的认识是,认同范将其地震中的表现界定为本能的无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意识)行为。这一点大多数的网民也是认同的。因为在地震瞬间,生理上根本没有给人思考的时间。从前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英雄人物时常说,英雄在救人的危险瞬间,又想起雷锋,又起黄继光,又想起刘英俊,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已经把这看作是笑料了。因为当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审视这种现象时,发现这种观点纯系当时的政治气候下的一种客观须要。因为人的思考是须要时间,并且须要相对稳定的情绪等诸多因素。而英雄在救人的瞬间,范在地震中逃出教室第一个跑到操场上的瞬间,生理上是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的。要知道范当时的学生基本都是十七八岁,即使按具体日期可能有些孩子还没有跨入成年人的行列,可是他们的身体机能与反应能力已经基本达到人一生中的最高峰。而范能够在这众多大小伙子中,第一个跑到操场上,可见其逃离现场的速度。不信大家就找个教学楼试,在恐惧中(范受的教育其本身是应该知道地震的危害的)高速逃离教学楼,逃离过程中还要注意看脚下楼梯,这种状态下还有多大的机率具备生理上的思考哪怕一个闪念的现象?倘若郭曾经是一个真实的飞行员,他应该明白这种生理极限。 现在网络里,对郭的指责声浪越来越高。可是我也觉得有些指责与郭对范的指责同样是缺乏理性的。虽然我个人即不愿意接受范在地震中的行为与他的部分观点,也不怀疑郭道德先生决心的虔诚。可是如果我们旨在探讨一个客观的社会现象,就应该抛开个人好恶,因为个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所以此文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包括对网上众多观点的理解),供广大读者参考。行文前我搜索了各方面关于范现象的意见,综合各种观点,结合我的认识,我觉得范将其逃离教室现象界定为本能的无意识行为,是可信的。那么就涉及范行为道德不道德的问题了? 我要提醒读者的是,道德是一种意识行为。当一个人用刀子刺你,你在刺痛下躲开,这就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行为,这种行为就不存在着道德与不道德之分。假使当时有另一个人与你在一起,行凶者行凶前也告诉你们要杀死你们俩,你在被刺痛时本能的躲避同样是不具有道德属性的。也就是说本能的无意识行为,即不因为有人须要你救就具备了道德属性(也就是说你的躲避缺德了),也不因为无人须要你救才没有道德属性。明确点说,范的这种行为属于条件反射。范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地震对于他是一种明确的危险信号,躲避危险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当他生理上接收到这种危险信号后,就会产生逃生的条件反射。因此郭道德口口声声指责范无耻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我也并不怀疑郭的决心,可是郭以粗鲁标榜自己正义的行为也并不高尚。决心与行动常常存在着差异,不是所有决心都能付诸行动的。下决心的人,总比决心兑现成行动的人要多。因为行动受客观条件变化与直观感觉的加深制约。人下决心时,是受认知水平影响的。当现实超出其认知水平时,决心就未必完全兑现成行动了。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拥护郭道德谴责范跑跑的那些世人,倘若让他们同样经历一次范的经历,绝对还会有人做出与范同样的选择,甚至可能还不如范跑跑,会一溜烟跑回家去。即使决心如郭道德一般的道德卫士,也不好完全确定都能与他们的决心一致。战争中那些叛徒,并不都是一开始参加革命时就抱定叛变决心的,也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才成为叛徒的。他们当中有的还曾经为革命立过功,有的甚至还曾经是英雄。因此郭之流把个人的道德水平建立在一种虚拟的决心上,并凭此去谴责与之相反的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网民对于郭的反感,即有理性认识的结果。也有与郭相同的思维定式的影响。郭之所以一听范说出自己的观点,就火冒三丈,因为他所受的教育就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形成的理念就是,不是英雄就是罪恶。这种把人性完全排斥在认知之外的理念,是一种极左思潮。经历并亲眼目睹过上个世纪的那次文化大革命的人们,都会记得那些高喊着与郭道德一样信誓旦旦口号的人们制造了什么样的人间悲剧。据相关资料反映,文革期间,我们国家被以革命名义虐待迫害至死的近一千万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也是< ![]()
评论人幽蓝之水 发布于 2008/6/15 14:59:37
若让我在范跑跑与郭道德之间选一个人做老师,我会选择后者。范敢于面对自己,弥补过失总结经验检讨自己。他本能反应的行为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如开篇所讲“道德应该是人性化的道德,讲人性也必须是道德的人性”。范的行为的确违逆了作为老师的职业操守。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至于郭,面对灾难的态度想必100年过去了,也不会有丝毫长进。只是像泼妇骂街一样的耍横和拿着大道理夸夸其谈是没有用的。我也可以啊。不要糟蹋中国的文化人了。道理是要用文明的态度以及思想去科学的分析说出来的,而不是放在脑代里遇事就讲,讲个没完。那叫“蠢”。郭道德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对于更多现象的思考与讨论。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6/15 10:23:20
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只会说不会做,譬如那郭某。如若他真的有自己标榜的那样道德高尚,作为一个法学博士,本可以用自己学来的知识为社会做些实际而有意义的事情,可他却选择一个小丑的行经想来扬名立腕。不知道这算不算道德?算不算高尚的行为?!还想知道,他是打着什么幌子在发泄和满足他的个人行为?有这样一句话,大家都会说的:事后诸葛亮!事后谁都会说,可当真把自己摆在事发那一刻,结果又会是什么样?还能如此大义凛然,振振有辞吗?我想,未必!中国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做,发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去追究些细节片段,这简直就是吹毛求疵。地震带来了灾害,没想着将来如何防护,如何提高国人的防护能力,只想着追究一个因为幸运逃脱灾难的教师的道德,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难道,灾区的将来就只是范一个人的吗?再说,这样的PK有意义吗?不过,到是彰显了郭的灵牙利齿,但我真的不知道该不该鼓掌了!
![]()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15 0:52:47
“道德应该是人性化的道德,讲人性也必须是道德的人性”精辟之论,另外逻辑的严密,言辞的犀利,让人叹服,学习了!
![]()
评论人褦襶子 发布于 2008/6/15 12:37:48
答晚亭:看来郭枉活了许多年岁,还没有你一个小朋友见解深刻。范的行为是一个道德与人生问题。这个问题人类探讨几千年了,至今没有个彻底统一的结论。在痛定思痛,抗灾重建,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机制方面有许多事须要做。不是说这个时候就不能提这个问题,至少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我也是抛砖引玉,期望能够得到读者朋友们睿智的影响。从没有想过,凭这些许文字穷此深奥的问题的所以然。感谢小朋友留文赐教。知识与智慧是没有年龄之分的,真诚感谢。
评论人幽蓝之水 发布于 2008/6/17 20:39:10
老师,我写错了。我选前者的。笔误!该打!
![]()
评论人幽蓝之水 发布于 2008/6/17 20:49:55
看报纸,范已经被吊销了教师职业证书。也应该,毕竟他在重要关头抛弃了孩子们。不管原因如何,都该引以为戒吧。
![]()
评论人褦襶子 发布于 2008/6/18 7:34:09
答“幽蓝之水”:这哪里是引以为戒呀!让那些吊销范职业证书的人经历范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经历,他们拿什么保证他们比范做得好。一个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道德谴责,竟然能得到这么多国人赞同。同文化大革命时,没有人怀疑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是毛泽东自己写的)一样。不是赞同多的就一定是真理。当然同样也是不是赞同少的才是真理。赞同多少与真理没有必然联系。要求这个世界都做神都做圣,这可能吗?大概有人要说没有人要求范那么,做只是要求他履行职责,在中国象范那样的知识分子,能不知晓学校的豆腐渣工程吗?把豆腐渣工程与地震联系在一起,就是死亡!所以说无知者无畏,如果在范的意识里要是认为学校的教学楼是最坚固的,他跑了才是智商有问题呢!这篇文章犯了网络文章大忌,太长了,所以绝少有人把文章详细看完。因为人凝视屏幕的时间是有生理限制的。我也写过一篇关于网络文章利弊的杂文,可是一写起来,就被内容所左右。若再删,就更会让读者诸君看不明白了。引以为戒应该,教育改造也应该,吊销“执照”凭现有理由,至少是不严肃的。说服力不强。如此又如何面对那些与范同样跑的教师(范学校就有两个,与范同样形式跑了出去,只是他们没有范襟怀坦白罢了,承认自己平庸,是须要勇气的。就应该范说了,就得开除,不说的照样站讲台,那今后谁还说实话)?网上对范观点的断章取义,不是愚昧也是有人别有用心。搜狐网站有个范的被采访记录,你看看会对你认识事物全貌有所帮助的。我文中已经对范表达了观点,范是一个有缺陷的教师,甚至可以说是有重大缺陷的教师。可是象范这样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如果让全国的教师,基本让那些谴责范的人都以教师身份接受一次同样的考验,我们的教师队伍还能保留完整吗?得有多少教师被吊销“执照”!推崇高尚,就知心朋友接受平庸。这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矛和盾。如果范的行为真的突破了底线道德,他就会受到刑法的制裁的。在他没有触犯刑法时,任何人没有权得代替刑法惩罚他。大家可以谴责范现象,思考基于此产生的漏洞,让教育安全制度更完善。让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更有保障。对比这些,范现象值得大家揪住不放吗?还有人美其名曰:道德影响深远,贻害无穷。那么比范道德恶劣的现象克拉玛依大火中那些用行动与孩子们抢奇夺生存机会的官老爷们为什么没有人来评价评价。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又比范高尚到哪去呢?说是范因言论获罪,那更是滑稽,思想罪是人类最黑暗的一页,已经得到全人类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