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日记频道>悸动文字>长城

长城
  作者:立群 发表:2008/6/19 12:59:48 等级:5 状态: 阅读:1877
  编辑按:浩浩荡荡数千年历史,在作者笔下洋洋洒洒的道来,读来甚是爽快!
  常被佳话感动,现在才知过去“凿壁偷光”“襄莹映雪”之类的励志佳话,是为贫富差距涂脂抹粉的。“田忌赛马”是一场不遵守规则隐藏着阴谋的胜利。当心灵的柔指叩响历史的琴键,我站在赵长城遗址前思绪万千。
  
  埃及金字塔雄伟是古代法老的陵墓,古罗马斗兽场壮观是贵族们的乐园,中国的长城伟岸是防御外来侵略的,外国人称它为“伟大的墙”,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当时修建这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必是倾尽人力物力财力来建造的,多少中原慈母白发,多少江南春遥望,多少湖湘稚儿夜哭都溶进这历史的城墙。但建好后它已不只是一座防御城墙,而是我们民族抵御外侵的精神象征,所以万里长城永不倒!
  
  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首推赵长城,现在遗址位于包头到石拐十七公里处,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百年)修建的,从那时起长城代代修建不断,当秦始皇的名字出现在在这片土地上时,长城内外都被他的霸气笼罩,长城像一条婉延的巨龙,把北方少数民族拒之门外,把自己关在里面,一关就是二千多年。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原本的目的,却开通了丝绸之路,使我们的先人们首次走出长城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汉元帝时,王昭君跨越长城的界限实现胡汉和亲,从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城的峰火燃起的不再是狼烟而是民族和睦的圣火。这里在和暖和阳光下生长着朴素的农耕文明,“父母在不远游”(孔子语)的观念深入人心。
  
  当卷帙的史书一页页的翻过,三黄五帝的宗谱一摞摞的增厚,在温暖丰厚的土地上也有一层层的沉埋,晨钟幕鼓的声响伴着叫人柔肠寸断的江南杏花村雨回荡在岁月的迷宫,溶化着炎黄子孙威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孔孟的训戒,四书五经的教条像一圈圈的紧箍咒紧束着人们活跃的思想,高耸的城墙挡住了大家远涉的步履。
  
  盛唐衰败了,南北宋灭亡了,蒙古铁骑冲进来了。这群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勇士的强悍,被长城内的山重水复儒教道说消磨的无影无踪。郑三宝远洋没有掀起大浪,李闯王没有闯出名堂,清兵入关了自身却被同化了。多元的民族大一统的江山换来康乾盛世、泱泱大国的理念。而此时明治维新的步伐,工业革命的车轮把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甩出很远很远,镇压百姓的武功挡不住洋枪洋炮,自欺欺人的易术经法还要上演到何时?洋务运动没有兴国,戊戌变法宣告破产,老朽的肌体长不出光洁的皓齿,甲午海战的失利、义和力量的自大浅薄,让国人明白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我们的民族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长城这条巨龙腾飞,才能使睡狮猛醒!
  
  悠久的历史,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何时才能超越长城放眼世界!
  
  传统守旧是一座长城,封建礼教是一座长城,在层层禁固中,封建遗留的残渣、历史沉积的糟粕和兵匪官绅组成鱼目混珠的社会,新思想的出现有如清晨的第一楼阳光刺破夜的黑幕,长城,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心中重新搭建!
  
  秋后的暖阳普照原本丰腴的大地,青苍的山峰俊秀可爱,脚下涧草葳蕤,水边蛙声一片,一行大雁飞上净朗的蓝天。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6/20 10:59:29  
虽然没去过长城,但古丝绸之路却走过很多次。也许因为太过现代,没有听过驼铃歌唱,因此,没有觉出那条路与西北别处有什么不同。但沙漠里的胡杨,给人一种遒劲的沧桑让我为之动容。很多时候觉得一些没有生命特征的东西给人的启迪和震撼竟然可以这样强烈,就象那些秦俑。甚至,老师的文笔,大气地席卷而来,一扫心情的阴霾,不禁让我有了立即想去西安的念头,亲临体验!学习了!问好!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6/19 17:32:59  
太精彩了,老师的文字篇篇如此般大气、厚重。向您学习!祝好!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20 17:29:44  
我只到过八达岭长城,但那里似乎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赵长城却更为沧桑。作者举重若轻的文字功底让人佩服,历史的风烟在作者笔下舒卷,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文中尽现!学习并问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