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片天空渐渐变亮
![]() 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我们为爱歌唱,去过最美最美的地方,有过最真的悲伤;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把我一生都照亮,就像花儿落满山岗,还有生命的芬芳,就像花儿落满山岗,停在时间之上…… ——杨钰莹《最好的时光》 不记得究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居然莫名其妙地爱上墓地上那些罂粟花。那些花为重瓣,花色丰富,花瓣紧密排列,整朵花外观似毛绒球。她悲艳,但不自知,所以,悲艳的同时,又会有产生出一种醇后的芳香,它的三种主要颜色,红紫、绿色,白色几乎都是我一生最喜欢的颜色。 这么多年就这样过去了,今日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一些话,真的,也不知道有着怎样的一种原因所在。在我个人认为,人在说话的时候,他是最愚蠢的,只因为,人只有在他保持沉默的时候,思想才是最活跃,那时候,他往往能比较清晰的看清自己的软弱和世界的清晰。 明知道,人在沉默的时候是最智慧的,可是,我还是愚蠢说了这些话,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还不是另外一些话,但,我自认为是个不说则己,一说就停不住的人。 这一生,在成长的那一条路上,有着许多的感叹,有着许多的无奈,然而,至今为止,我以为,在精神上控制我的是我两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女性,一个是浪迹天涯的三毛,一个漂洋过海的张爱玲。 为什么偏偏是她和她,好像从来就没有仔细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许在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根本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为什么是她还不是她,总之,她俩给我的感觉,一个是孤灯落醉花,一个是辛苦向天涯。 我庆幸,到如今,依然有这样的两个女人能被我喜欢,虽说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了她们的身影,但是,她俩毕竟来过这个世界,且一路上留下了一些深深地擦不掉的痕迹。在那些带着橄榄枝纷纷飘落的年代里,她俩以手中这一支笔,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独特地气息。 再一次走在清风飘逸的小城,轻轻地走过那些熟悉的街道,看那片天空渐渐变亮,脑海中浮现出好多年之前的事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远去的记忆中,好像有许多的人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又或许,好像有许多的事情轮廓挤满了天空,仿佛一刹那的时光,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的一个瘦瘦的小男孩。 那一年的秋天,他带着父亲出差从广州带回的新的书包,高高兴兴走进了校园,不久就被前来学校挑选的队员体操队看中,从此,他的命运就和他的同龄人,有了一点点轨迹上的改变。 艰苦的训练使他的人格早熟,人情的冷暖使他有苦难言。他曾经孤僻、自私,野蛮,爱哭,只因为,他从人们发眼中读出一句话:只有读好书考上好的大学,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那个瘦小的男孩就是多年之前的我,那时候,不是不想读好书,不是不想成为好孩子,只是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希望做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像三毛一样地四处流浪,像张爱玲一样忍受孤独…… 就在体操队训练的三个月之后,我又一次被隔壁文化宫教歌唱的老师钦点上,有一段时间因为少年宫合唱团,挖掘出了我的歌唱才能,以至整天想着怎样唱啊跳啊,以至连学都不想上。 那个时候,脑海中成天想着是是那些不着边际的事儿,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做作业,一心想当歌唱家。老师说我,我说没有办法老天爷给的天赋;父母说我,我说唱歌也能挣大钱养活自己。这一切反常的行为搞得我父母急得要命,不断地找人给我做思想工作,他们说着说那,我根本听不见,反正就是希望我能尽快回头,好好学习争取未来考上大学。 参加高考的那年,我的理想是能考入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考试成绩可圈可点,无奈因高考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最后去了不怎么想的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在几年的学习中,既不努力也不颓废,成绩不好也不差,唯一让许多教过我的老师深深地叹息的是,一个天赋条件不错的好苗子,就这样被自己的碌碌无为给耽误了。 毕业之前,父亲在家乡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无奈年少轻狂的我,为了抗议父亲高强压的政策,也想向父亲证明在一个没有任何的背景的城市同样也能自食其力。于是,我选择留在广州在一家大的歌舞厅驻唱。几年之后却又因为一场生死之恋的纠缠,不得不选择离开广州去了上海。 那些留在广州城的日子,在日后每一次的回忆之中,自己的心中都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南平,那些年,你感受过幸福吗,你品尝过痛苦吗?然而,我真的是什么也说不上,幸福吗?或许幸福过;痛苦吗,或许痛苦过。 往事如烟,无论过去的岁月有着怎样的境遇,广州城,它永远都是我青春梦想启航的起点。那是天真单纯的日子,也是放飞梦想的日子,浩大的世界里,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新的体验,每一次的旅行都是新感觉,所有的日子,都转成化成对生活的馈赠。 在生活中,我带着我青春万岁的爱,一直向前,不管有着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不管有着多艰辛旅程,我不会停步。或许有那么一天,当青春的岁月只剩下日子,当满头的乌丝变成白发,——我,想念,招呼,并且怀着骄傲,注视那些远去的岁月! 说实话,我自认是一个很不适应,安静的坐下来专心做学问的人。我佩服那些做学问的人,但是,像他们那样安静坐下来做学问,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喜欢唱着歌儿走在风雨中,独自享受生活带给我的那一份孤独。 可是,完全说留在广州那些年,全错了,不值得,又不尽然,否则,我也不会停留那么长的时间。在哪里,我总是在追求,追求什么,自己心里说不清,反正也不全是为了金钱名利,尽管我知道,有钱有名的感觉真好。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但也仅仅只是爱读而已,动笔的时候很少,只因为从来没有把写作为一辈子的事业。读书与我如同吃饭一样,永远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就有点不一样,想写就写上几句,不想写就不写开心去玩,更何况,在社会上一路的跌跌撞撞兜兜转转,与我那也是人生中另外一种最好的写作。 在广州那些年,唯一让我值得为自己点赞的是,虽说有着很多的无奈和心酸,但是,使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困境,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只要一回到租住的小屋内,一个人总会独自坐在白墙壁灯之下坚持看一会儿书,有时也能一直坚持到黑夜的清晨。 很多的深夜时分,跑完场子的我,卸下那一脸的油彩,换下那一身时髦的衣服,穿过霓虹踏着夜色听着风声,身体上会时常感到冷,感到被抛弃的单薄,有时候,广州的夜晚常常下着浓的推不开的小雨,我没有伞在身边,就只能把风衣披在头上,一路小跑急速赶回我的宿舍。 我自认是一个很俗人,生活中许多的事情,不懂如何去做,比如不知道如何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如不知道买东西如何砍价,我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能唱歌能写字能旅行就足够,只因为,像做我们这一行的人,早晨往往都是从夜晚开始的…… 崇尚流浪的三毛就在这个时候,悄悄地走进我的心灵世界,但是,我能够完全接受她,花了挺长的一段时间。大学期间曾听过她作词的一些歌曲,看过由林青霞和秦汉主演的电影《滚滚红尘》,刚刚开始接触她的书的时候,反而比较淡然,只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在外闯荡了一年的时光,只顾着体会年轻看世界的那一份快乐,而不顾看某个人的那一段七彩的人生。 谁知道,后来就主动靠近了,以为她有流浪的空灵,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在外也漂泊了一些年头,但是,我知道,不能说,也不配说,那一路上的风餐露宿,是和三毛一样的流浪,因为真正地认识了三毛之后,就知道她的“流浪”两个字的分量是多么地沉重,更不用说她是那么一个病弱的小女人。 想起三毛,记忆中又想起那年的秋天,一个人独自登上南下的绿皮火车,临行前,母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这说那,仿佛儿子不是去上学,而是一副生离死别的场景。那时候的我,根本无法体会不到一个母亲的心,只向往外面的那一方天空的灿烂,只向往外面的那一份自由自在。 这些年过下来,我的生活之路,并不是那么的顺顺利利,我的善良被人欺骗过,我的感情被人践踏过,我的理想破灭过,接连不断的打击,让我的心痛苦不堪,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甚至想到过采取一种最极端的办法,想提前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退出属于我的那一个人生大舞台。 但是,我不能,那么做,如果选择了那么做,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就是一个根本没用的人。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不起老师的培养之情,对不起朋友的怜悯之心,所以,我要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地轰轰烈烈,更加地绚烂芬芳。 我不信,一个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心里还怕什么。难道是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吗?难道是怕别人拒绝的冷漠吗?难道是怕别人看不起的眼神吗?难道是怕屡次失败而带来的阴影吗?不,与我来说,我什么都不怕,只因为,我可以连命都不要。 是的,如果在未来的人生中,没什么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的男人人,找一个自己爱的女人,生上几个可爱的小宝宝,或者坐在家里,或者在路上,共享那一份天伦之乐。 ……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的记忆中忽然想不起许多的往事,往事看上去就是一张白茫茫的薄软的宣纸,那后面有着浓重的不堪回首的噩梦底色。我知道,人老了,心累了,走不动了,反正这一点,使我真正的懂得了一起飞翔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三毛的伟大,她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流浪,是辛苦向天涯的,而我仅仅只是年少轻狂的一段青春心酸的浪漫。 所以,在我跌跌撞撞落到张爱玲的笔下尘俗上海城之际,整个人的心中几乎都被彻底地垮掉了,连小奸小坏的世俗心中都无所适从,因为我的那一份浪漫,永远都是没有任何底子的。 好在我过去的那些漂泊的阅历,帮助我的眼睛适应了突变的光线。更感谢张爱玲的作品,从中她不断地告诉我,真正的生活就在身边。虽然过去看过她写的一些文字,但是,只有在你真正的走进,这个被外国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之时,你的心才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她牵着我走进丝湿滑的菜场,看到普通人被太阳烤的红黑的脸,听着阁楼上女人的忧烦和笑语,虽然繁琐俗气,可是,毕竟是人间生活的气味。那时候,我的心比原来更多了一些踏实,也看到还有很多人在这样地生活着,她们有的高尚,她们有的卑鄙,然而,怎么看怎么做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张爱玲的文字中并没有太多的奢华,在她的作品笔下,常常有着一份无法抗拒的魅力。我喜欢的女作家不少,但是,时至今日,我感觉依然没有哪一个女作家能够超越她在我心中的那个小小的位置。 上海漂泊那几年,与我反而有着许多闲下来的时光,那时候,要么一个人枯坐在屋里,对随着电视机里说说笑笑;要么到大街小巷中和上海人一起生活。而张爱玲让我从书本和生活里悟到的东西,已经使我远离了过去那种向往的大富大贵的生活似的风格。我能从一些最物质,最基本的俗事之中,享受一份难以分解的沉醉,懂得了怎么理解在红白紫兰之中,黑也是一种极美的颜色。 夜里,在橙色和白色交流的灯光之下,看着黑晃动的落地大镜子里,有些憔悴衰老的身影和面孔,忽然,又想起了2年之前,在一次西域的旅行中,我的朋友对我说的一句话。 多少年之后,南平,你依旧年轻,你依旧洒脱。 可是,朋友可能永远不知我的心。我晓得,过去那些最好的时光永远都回不去了,那轻轻地翻过去的一页,已经悄然地成为了我的往事。而这些往事的叠加起来就组成了我的历史。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似水流年吧。 再一次提起笔,再一度写下广州、上海,此时离开那两座城,算下来又过去了好几年了,不过,在心中依然怀念起那一段时光,无论它是幸福的体验,无论它是痛苦的承受,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生命中一段无法割舍的生命之光。 在哪里,有过欢乐的时光,有过痛苦的呐喊,然而,在哪里,也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未来的时光怎么流逝,无论未来的岁月怎么改变,那两座城市,永远都是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次遇见。 广州。上海。也可以说是我青春岁月中,与我有着最特别意义的城市。每次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两座城任何一点的消息,脑海中总是会不断地浮现过去那些年在那里度过的日日夜夜,其实,对广州和上海的怀念,往往也是来自心中最难割舍的是那些年,有幸结识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尽管天生感性敏锐的我,或许和他们有着很不一样的人生轨迹,现在彼此之间也不一定常常和他们有着过多的联系,但是,我知道,每一次让我能想到他们,能回想和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金光闪闪的天堂。 前几年,在省城长沙,又一次走进的大学。这一次选择是进修企业管理,短短的一年时间,只因为我的社会活动过多的缘由,为此我常常是不由得缺席了一些功课的学习。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十分严格的知名老教授,他的严格态度曾几度让我选择逃避,也曾经想到过提前结业退学。 然而,很庆幸,他知道我的性格,他了解我的渴望,所以,尽管在内心深处中也有着那么多无可奈何说不出不满,却也从来不对我多说一些什么愤怒之言,每一次回校总是不遗余力地帮我联系教授,补上那些被耽误的功课。 毕业的时候,我曾深深地给我的导师鞠躬致谢。感谢他能让我在保持自己的灵性的同时,努力地学会踏踏实实做一些学问。真的,谢谢你,或许在你的眼中,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是,今生能成为你的学生,必定是我这一生的最大地幸运。 他从来说我是个十分出格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思想,有着不一样的情绪,所以,也从来就不以一种固定的理论思维来絮叨我,却又能教我深深地懂得,只有才学识德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人生的最大价值。 谢谢你,在这里,这是我第二次对你说出谢谢你,如果时间允许我说上千万遍,老师,真的,我愿意说出千万遍谢谢你。然而,我唯一在内心感到很对不起他的是,我的兴趣完全不在安静下来做学问,因此便辜负了他那一份对我的期望。其实,对于我来说,他不仅是我前行路上永远的一盏明灯,也是一位最慈祥亲切的长辈。 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去看他,心里都有着那么一份忐忑不安,只因为,要面对接受他的那一双眼神犀利的透视。或许,也正是这一点,是我永远明自己的渺小和不知。 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成长的路上,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也无法一一说出心中对他们那一份深深地感激。 感激埋在心中,此时,又此刻,让我把它轻轻地捧在手上,但愿它像一束盛发魅丽的激光,照亮那些我爱的人,以及爱我的人,愿他们:永远幸福!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