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死在唾沫里的学生!
![]() 范美中事件后,国人唾沫星子纷飞。那种站在假设自己高尚把他人极力往坏了设想的习俗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范的坦诚与范跑出来后又回去与同事组织学生疏散的行为都被国人撇在一边。抓住“跑跑”在地震瞬间的懦弱逃离,恨不得欲置范于死地。范在谴责声中呼吁国人从技术(倒塌的教学楼)与制度的层面来审视这个问题,被当作为自己开脱,无人理会。范事件尚未完全淡出人们的记忆,南方报网又报出了:“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一杨姓教师(杨经贵)上课,任学生打架致1人死。”的报道。舆论称这位杨姓教师为“杨不管”,并谴责其行为比范跑跑恶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我们的社会上难道理性的声音就这么不被理解? 说我们的媒体断章取义,在时下中国好象不须要什么证据了。闭着眼睛摸,都能随手摸一大把。我们今天不探讨媒体问题,因为在不健全的民主体制下,根本不可能有完全接近真实的新闻。那些要拿出来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媒体报道失实的证据来驳斥此观点的朋友,请恕鄙人不能在此与你探讨这种问题。如果有朋友对此话题有兴趣,可以另行探究。至今为止,还没有看到相关的影像资料与更翔实的文字资料。可是凭我二十余年从教的经验感知,这事件绝对事有蹊跷。就象前几天媒体报道,高考考场上监考老师因为学生站起来活动活动头,就给该生一个嘴巴。结果事后调查证明,该生为当地父母官的千金,在高考考场上公然肆无忌惮地与同学抄袭。被监考老师屡次制止无效的情况下,监考在其头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告诉她这是全国考试……,结果被媒体扭曲报道为监考老师无缘无故地打考生。正在全国义愤填膺谴责该老师时,该老师正在逃避当地势力的报复。如此颠倒黑白在我们中国社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至于我们中国媒体的公信力达到历史上的极低点,公众常常反向猜测媒体报道。虽因此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却也常常“不幸”被公众猜中。 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称为“杨不管”,杨老师因为什么会成为杨不管?大概国人会象对待范跑跑现象一样,无人关心“杨不管”现象的深刻社会原因,而会对“杨不管”群起口诛笔伐。因为媒体的报道太具有扇动性了。 范跑跑现象,本来给我们中国社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学生安全”问题。可是国人群起道德意淫,上至教育部下至普通“臣民”,都把“范现象”所反映的道德问题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中华民族的希望还重要。好象中国已经到了道德崩溃的边缘,全民奋起挽救民族危亡。结果催生出一个什么教师道德条例。不是说中国不需要教师道德条例,而是范现象给我们提出的是更重要的学生安全问题。可是整个社会都没有象日本那样,吸取中国地震教训立即加固学校,反省学校避险机制。其实学校的安全远非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也非常严重。如果我们在范现象出现后,不是搞什么道德意淫,揪住范不放,满足在范身上踏上一万只脚的虚幻道德感受,集全民力量真正从全方位探讨一下学校安全问题。该有多少孩子的身心得到保障!结果所有提到透过范现象看教育体制缺陷的人,几乎都受到攻击。在民众汹涌的唾沫里,教育部也不得不将道义放在一边,随和舆论。所以如其说那个孩子是打仗打死的,不如说是在民众非理性舆论的唾沫里淹死的。 学校的人为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已经非常严峻。杨现象出现后,首先世人又把学生安全与教师道德联系起来。不可否认,教师是一个须要不断加强道德建设的群体,然而仅靠道德的力量来保障学生的安全是缺乏理性的。也是缺乏人性化的表现。人性化一方面要从人的基本须要来思考,另一方面要从超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忽略人的基本需要,是不人性的;对人超人性的要求也是缺乏人性的。要求教师在自身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去保障学生安全,就是超人性的要求。 传统的观念,教师要撇开物质欲望,就是忽略教师作为人的基本须要。多少年来,教师不可言利。世人皆要求教师安贫乐道。韩愈还给教师明确了职业范畴,说什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都也。”可是那时的师,本身即为有社会地位的贵族,或者即官身。物质生活方面,自然衣食无忧。就连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也系贵族官吏出身,根本不用象平民百姓整天为衣食忙碌。即便如此,孔子还要收束脩(古时候送给老师的报酬,脩是一种古时候的干肉)。世人忌讳为师者言利,是因为误读了孔子的两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实孔子从来没有对“利”持任何贬低的态度。 《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们常常拿这句话论证孔子鄙视小人、鄙视利,实则完全错误。请看看《礼记》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知道,孔子在此正是在强调“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是在强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
评论人褦襶子 发布于 2008/7/14 7:51:35
没有也许,如果不是文中所述现象有相当的比重,就不会有此文了。看来编辑并不了解中国教育形势。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14 10:29:03
曾经当过老师,离开是因为那里成了我的“伤心地”。老师确实是不好当的,上课管了学生,下课被学生打,家长找到校长,最后居然是老师道歉。还有的学生,言语动作上对老师进行伤害性威胁。我斗过,也怕过。但我始终坚持用良心对待学生,再硬的顽石也被感化过,可能我还没有遇到最硬的吧。可让我寒心的是,如此尽心尽责,却不被学校认可,如此老师,不做也罢!
![]()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14 10:50:55
我曾在伤心时对自己这样说:给钱多亦可,学生拥戴亦可,学校能看到我的辛苦亦可。三者皆无不可。于是最伤心的时候来了,我成了“不管”兼“跑跑”,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14 16:10:25
刚才看了报纸,才知道老师不管是有前因的。叹!
![]()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7/14 10:42:06
天啊,你要把范跑跑谈到什么时候?
![]()
评论人风啸马寒 发布于 2008/7/15 16:29:41
我就是不知道作者的名字怎么读!
问好~~
![]()
评论人楚男 发布于 2008/11/1 0:47:07
很好,很感动,我一边读,一边伤心.教师队伍是目前整个社会集团中最崇高最重要最无奈最软弱最尴尬的一群人.并非危言耸听,教师这一职业,其实已经到了需要社会同情和理解的地步了!有些学生家长,管一个孩子就苦不堪言吃力至极,但是教师要管理一群孩子!孩子顶撞家长,做家长的气愤至极可以打孩子,骂孩子.老师敢吗?那么多离异家庭,那么多留守孩子,家长不管,全交给老师,老师怎么办?社会遗留一大摊子问题给教师,然后反过头来问老师,你为什么不把孩子给教好?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把原因通通归结于教师,无疑是头脑简单的行为.向作者问好,您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