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走进凤凰古城

走进凤凰古城
  作者:青青湖边草 发表:2016/10/15 17:34:56 等级:4 状态: 阅读:1242
  编辑按:文字就像摄影很有画面感,几乎把凤凰古城的风情都扫视了一遍。这需要仔细的观察,眼睛的素描,心灵的感应。在画面的不断切换中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充满激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境。品析,问好。
  
  平生喜爱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特别是读了先生的《凤凰》,也便知道了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凤凰古城。从此,对古城魂牵梦绕,难以割舍。
  凤凰古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二十八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十大遗产之一。古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五月,我终于成行圆梦。和妻从“全楚咽喉”之称的山城怀化出发,走高速公路花上约一个小时的行程便可到达。沿途,山似驼峰,重峦叠嶂。大巴车不断穿越隧道和高架桥,驰骋在风景优美的湘西山水之间。
  一走进凤凰古城,就被沱江两岸蔚为壮观、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所震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一时心潮难平。那一幢幢富有浓郁苗族风韵的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悬江而立,古色油乌,错落有致。一根根细脚伶仃的木柱伫立在江水之中,默默地托起吊脚楼,承载起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仔细观察,那些吊脚楼的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屋檐勾心斗角,楼顶的一只只“凤凰”展翅欲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唯美婉约的江南水乡画卷。古城古韵,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沱江穿城而去,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江水清澈见底,在温柔的阳光下缓缓流淌,哺育着世代的古城儿女;一架庞大的仿古水车在江中悠悠地转动,平添了岁月的韵味。江水推动着水车转动,人类推动着历史前行;万名塔矗立于沱江水畔,塔影清晰地倒映在江水之中,一水一塔,一阴一阳。塔得水而雅,水得塔而韵。运河与塔相互依偎,如一对柔情的恋人。“喜层层凌云高起,恰悠悠在水一方”、“塔静梧高凌空引凤;河清岸曲流水藏蛟”。诗人的题联,更增添了万名塔的文化元素;远处的南华山衔绿吐翠,山水相映,呈月牙形环抱凤凰古城;几只鱼鹰立在江心的竹筏上,机警地搜寻着水下的目标,它们不愿放过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云卷云舒,悠悠数百年,迎曦门、虹桥、万寿宫、东门楼等明清遗存,厚重古朴,散发着历史的味道,它们如一粒粒珍珠点缀在沱江沿岸,与吊脚楼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古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处处透着和谐、古朴的自然之美。
  正迷恋于江岸的风景,忽然江上飘来苗家妹子清纯的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撩拨着人的心弦,酥酥的让人欲罢不能,心底就暗暗思量,唱歌的该是什么模样的苗家妹子呢,想一睹她风采的愿望油然而生。循着声音望去,却被那江岸满树的枝叶挡住了视线,怎么也看不真切,一时遗憾不已。江边横着一只只乌篷船,也许船妹子乖巧,在用歌声招揽生意吧!
  抬头眺望,远远地看到上游一艄公撑着乌篷船顺江而下,由远及近,脆生生的山歌悠悠地飘进耳鼓。艄公头戴斗笠,身着蓑衣,边撑边唱,如同从久远的年代穿越而来。那边男声刚止,江边苗家船妹子黄莺似的歌声就会传来。两人在江上一唱一和,你来我往,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五一”小长假虽刚刚过去,但游人依然如织,摩肩接踵。
  我的前边,一位大个子老外带着妻儿走进酒吧,妻子啜着咖啡临窗凝望,老外背着行李许久不肯坐下,他的眼神一直在沱江上游走,一定是妩媚的古城在牵引着他的思绪。一双儿女漂亮极了,简单就像是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孩子扑闪着蓝宝石一样的大眼睛,出神地打量着眼前的美景。酒吧门侧的几行行书,摘录着沈从文先生的一段名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则流传于世的爱情名句,见证着沈从文与张兆和一对才子佳人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
  江岸,一位头包高高苗帕的阿婆,轻轻地放下身后的竹篓,背篓里的小孙子脸上堆满天真的笑容。有一家外国游人出于好奇,说着憋足的汉语,凑过去想与小家伙合影,热心的阿婆会意地点点头,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一群游客为了感受一把民族风情,穿上了苗族服装,背倚青山绿水,摆着造型在拍照留影,把自己永远地定格在古城里。还有的戴着编织的花帽兴致勃勃地泛舟沱江,听着梢公的号子,领略两岸旖旎的苗寨风光。
  走在宽不足5米的青石巷里,两侧比肩而立的吊脚楼早已变成了一家家客栈、饭馆、酒吧和商铺,这儿是凤凰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其中,凤凰特产姜糖、猕猴桃、血粑鸭、苗族服饰、苗族银饰、湘西腊肉、米酒、苗族刺绣等商品,琳琅满目,地域特色浓郁。游客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挑挑拈拈,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我们选购了姜糖、木棰酥、葛根粉和猕猴桃果干,回去好馈赠亲朋好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古城的风情和别样的味道。
  在一家“徐记”商铺门前,只见两个汉子正抡起木棰在用力地棰打,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们一边猜测,一边打听,原来人家是在制作木棰酥,还可现场品尝。木锤酥的制作方法很原始,是以熬好的糖稀和炒熟的干果搅拌后,放在木制的案板上,由壮汉抡木锤迅速暴砸至糖稀干果仁碎的薄饼状,趁热裁切而成。其味香酥,甜而不腻。干果为精选的桂花、罗汉果、核桃、花生和芝麻等绿色原料。这种地道的木棰酥,极受游客欢迎,大家现品现买,一时间竟供不应求。
  在闹市的一个地摊前,一位淳朴的山民担着箩筐放下,箩筐里盛着几个葵花盘似的大蜂巢,鲜亮黏状的蜂蜜附着其上,粘住的几只蜂儿已不动弹。这是苗家人早上刚刚从几十米高的树上采摘下来的野鲜蜜,生态绿色,营养价值高。我很难想像山民是如何对付疯狂的野蜜蜂群,又如何爬上高处采摘下来,苗家人的生存智慧和勇敢精神,让我们心生敬意。向山民买了一瓶,山城的蜜儿,定会滋养我的身心和灵魂。
  吃在古城,舌尖上的美味。在凤凰,几乎每个饭馆的招牌中都有“边城米粉”四个字,符合了大众的口味。这一带的居民食用凉粉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味美消暑,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就是外地游人来此也常常点到它。有一家饭馆为招揽生意,别出心裁,竟然打出领袖的名号,在墙体上这样宣传到:“毛主席最爱吃的臭豆腐。”凤凰人的商业头脑,由此可见一斑。江边的一家“老舍土菜饭庄”生意红火,顾客盈门,菜单目录上凤凰本土的特色菜比比皆是,诸如:沱江小河虾、野鸡干锅、酸菜鱼火锅、苗乡石锅鱼等。屋墙上悬挂着一溜装裱的漫画,配上文字,表现了苗族人的传统婚嫁习俗,游客可以直观了解。古城的特色小吃数不胜数,游客一时半会无法享受过来。但见老板们个个满面春风,热情地兜揽着顾客。
  穿梭于青石小巷,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时空轮回,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这儿交融、激荡,恰好契合了那句“守候这一方土地的千百年时光,由静默深沉转向浮华。”
  五月六日(阴历四月初八),恰好是苗族的跳水节,也是苗族的祭祖节、英雄节和联欢节。我们和许多游客有幸目睹了欢乐沸腾的喜庆节日场面。
  雪桥上,银饰耀眼;沱江岸,银铃叮咚。苗家乡亲喜着盛装,相聚古城,庆贺自己的传统节日。古城,成了苗乡人民的精神归依地。
  彩烟喷涌,庆典开始。开幕式以“大祭祖”、“赞英豪”、“大联欢”、“跳花”为主题,在歌曲《苗家人的好日子》中拉开。“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歌……”伴着激情豪放的歌声,小船依次从雪桥下缓缓划出。但见一个个强悍的苗家汉子身披蓑衣,手端弓弩站立船上;稍倾,乘船而来的苗家少年个个手握猎枪,英姿飒爽;尔后,漂亮的苗家姑娘衣袂飘飘,亭亭玉立在船头……船儿依次绕过水上舞台一周后返回桥下。
  沱江水上舞台与江中小船互动,苗族人民载歌载舞大联欢。芦笙响彻沱江上空,鲜花撒满水上舞台。苗家汉子舞动土狮,左牵右绕;苗家姑娘手端刺绣,飞针走线……演绎台湾风情的《海岸阿美》、黔东南风情的《苗族大歌》和雷山芦笙舞《芦笙欢歌》,把庆典推向高潮。
  庆典表现了苗族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和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现了苗族同胞深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明。
  雪桥的一角搭起了摄影台,摄影师操纵着机器不停地在忙碌。一架微型黑色精美的摄影飞机,在沱河上空盘旋。他(它)们都在捕捉精彩瞬间,记录这恢宏的盛大场面。激越的歌声,荡气回肠;醉人的歌舞,震颤心怀。游人眼睛潮湿,心旌神摇,久久难以平静……
  十二时许,庆典结束,人潮渐渐散去。我留恋地四下张望,一时怅然若失。
  近处有一座小山,它坐落于沱河之滨,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失去了方向感,只见有许多人来这儿休憩。树荫之下,苗族演员们三五个蹲在一起,手捧着盒饭,吃得津津有味。她们的妆还没卸去,仍沉浸在节日的余兴之中。在她们中间,两位长相、装束不俗的苗家人引起我的注意。那女的白皙丰满,气质高雅,头冠上竖起漂亮的孔雀翎,绶带上写着“公主娥令”;男的黝黑粗犷,神态自若,同样戴着孔雀翎冠,别着胸牌。我猜想,他们一定是有身份的苗族同胞了,只是演出时我并没看到他们。
  来到半山腰,山风习习,清爽了许多。不远处的山坡青石凳上,几个苗族老人坐在那儿在咀嚼着老玉米,守望着家乡的一方山水,安享家乡的悠然时光。虽然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但从她们的表情上不难看出,老人们留恋家乡的山水,喜欢家乡的味道。
  此山别有特色,从山脚到山头一路上竖立着数块石碑,碑文洒脱飘逸。在每块石碑上都镌刻着一个凤凰名人的生平简介和其代表作。古城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文脉绵长。这儿不仅有一代宗师、世界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湖南神童”、民国总理熊希龄,一代宗师、著名画家黄永玉等人的大名,更为难得的是,湖南巡抚陈宝箴、近代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陈三立、近代画坛领袖陈师曾祖孙三代皆碑上有名。我们所熟知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都是陈三立之子。
  凤凰人的成就,令世人赞叹、仰慕。碑文无疑给古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内蕴,也称得上古城的一大景观。
  山头是一所供游人休闲的大平台,周围的几株古木枝叶繁茂。从这儿俯瞰古城,沱江似一条盘龙蜿蜒开去,横卧江上的几座大桥恰好把盘龙锁住。山间氤氲的水雾,仙境一般迷人。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凤凰图案,这只“凤凰”从历史的深处飞来,背负着使命,又将飞向辉煌鼎盛的明天。
  古城古朴厚重,气韵深远;古城新潮,生机繁华。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永远不变的,是一个民族的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来得及拜访沈从文的故居,体验原汁原味的苗寨生活和激情四射的篝火晚会,探究神秘的奇梁洞,以致这次古城之旅也留下了些许缺憾。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目成 发布于 2016/10/16 23:09:47  
挻好的,我去年也去过,那地方水很好,气温较湿,非常的安静。酒吧那些不怎么喜欢,沿着沱江走走,感觉不错。欢迎加我QQ: 2952713236。
评论人落拓书生 发布于 2016/10/15 23:55:15  
这是一篇精彩的游记。五月,作者终于有机会走进向往已久的凤凰古城。甫进古城,作者就被美丽清澈的沱江,和江岸依山而建的富有苗族风韵的吊脚楼所吸引,那古朴典雅的韵致和江上流动的风景无不彰显着自然和谐之美。作者隽永的笔下,为我们展开一幅幅美丽婉约的山水画卷。恰值苗族的盛大节日,各种欢庆的场面,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古城,人杰地灵之所,有古朴厚重之典雅,更有自古传承的浓郁文化内蕴。如今的商业为古城的繁昌增添了生机。本文文字自然隽美,描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画面感极强,描摹下的凤凰古城风情韵致令读者神往不已。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6/12/15 19:43:44  
该作品已收录守望文学网2016年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敬请关注: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68&id=1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