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品味孤独

品味孤独
  作者:梓欣 发表:2008/8/11 22:23:38 等级:4 状态: 阅读:1448
  编辑按:真正的孤独者,事实上他并不孤独。因为他不但能够懂得孤独的真正含义,并且能够在点滴生活中将去感悟孤独,最终将生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高度
  这种高度不是一种外在的高度,更不是地位和权势的高度,而是一种心灵的高度。孤独的心灵高高在上,他能睥睨世间的一切。孤独的心灵飘逸于宇宙之间,遨游于天地之中。孤独的心灵不为外物所羁縻,而役万物于无形。
  孤独不在形而在意,心孤则独。一人为孤,不二为独。封建帝王喜欢称自己为“孤家”或者“寡人”,这只是暗合了孤独的字面意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一国之君,仅一而已,这是独,但他每天群妾环绕,笙歌燕舞,何见其孤?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品位。
  这种品位能够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虽俯仰于世却能保持一个真我。孤独的人能够超凡入圣,能够脱离尘脱的渲染,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孤独的人能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洁的灵魂,孤独的人能够在遇到歧路时正确选择自己前进的方向而不迷失自我,孤独的人能够在诱惑面前镇定自若淡然处之,孤独的人居庙堂之高时能想到田野的荒芜,孤独的人身处边鄙之野时能为国家的安危忧心如焚。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闲适。这种闲适不是刻意地标榜,而是一种灵魂的自然。心动形动,形动心动,心形合一,这是孤独的境界。孤独并不仅仅存在于高山深林,也不仅见于古刹幽院、大漠塞北。田野里、树阴下、草坪里、小道旁,甚至喧哗的街市,划拳的酒桌上,都有可能有孤独,因为孤独在心,心孤则独。孤独并不与欲望对立。面对欲望,他能恬然处之。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
  古之隐者陶渊明,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真正的孤独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其悠闲!至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齐叔夷,他们并不是孤独,因为他们刻意为之(有采薇之歌为证),并不是心灵的自为状态。
  有些人喜欢称自己为孤独的行者,其实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想真正达到一种孤独的闲适状态,而是故意标榜自己的高度,以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当他们故意这样标榜的时候,他们已经正在远离孤独。《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唐朝道士司马承祯名闻天下,多次被招进朝廷,他无心于仕途,总是请求归还天台山,做一个孤独的行者。看起来,司马承祯好像是一个孤独者,其实他这样是在借用孤独来抬高自己。果然,后来经过他一再标榜,身价陡增,一步而至卿相,给后世官场留下一个“终南捷径”的经典操作程序。后来者李白活学活用,几至化境,动不动就归隐山林。其实,李白并不是孤独的行者,他每天念念不忘的还是经济时世,希望建功立业。不然,何以在他归隐山林时还写诗直达当时的权贵贺知章,从而获得一个“谪仙人”的美称?果然,李白后来由白身而直抵龙廷,留下一段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的经典杰作。
  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洞悉。
  这种洞悉是对事物的见微知著,牵一发而动全身。寂寞不是孤独,超然物外不是孤独,孤芳自赏更不是孤独。对时世的不闻不问不是孤独,对腐败的谩骂不是孤独,对民工的冷漠更不是孤独。孤独的人因为对事物的洞悉,所以孤独的人并不缄默。鲁迅是孤独者,因为他对黑暗的铁屋子的洞悉,因此便有《呐喊》名世。孤独的人因为洞悉世事的真面目,因此孤独的人敢于讲真话。巴金是孤独者,因为他洞悉虚伪的真面目,所以他讲真话。
  在这个流金溢彩的时髦社会里,孤独日见其少。我努力自修,以求有孤独的品位和闲适,力求有孤独的洞悉,达到孤独的高度。
  于是,我读书。书中有孤独。
  书中有孤独的品位。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读到了孤独中的品位,这种品位是一种傲然独立。大雪漫天,严寒刺骨、老者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地垂钓,默默地与大雪对语,与寒江对语,与冰层下面水中的鱼儿对语。从那一片空灵中独钓的身影,我感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与孤独中的傲然独立,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稳钓江中。
  书中有孤独的闲适。读“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我读到了孤独中的闲适,这种闲适在于“在我”。行于当行,止于所止,不可强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壮志,然而没有尧舜,又何妨袖手闲看云卷云舒。屈原虽有孤独的品位和高度,却没有孤独的闲适,自投汨罗,实不可取。李白虽有孤独的闲适,却闲适过了度。他孤独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这种闲适超过了限度,虽然行于当行,当却没有止于所应止,蜕化成了一种放纵,亦不足取。
  书中有孤独的洞悉。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我读到了孤独中的洞悉,因为洞悉而“苍然涕下”。“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这种洞悉中感悟人生的悲剧,可以品尝,却不可以借鉴。
  书中有孤独的高度。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读到了孤独中的高度,这是一种凌云壮志的高度。“老当益壮,宁移白<
分享:
责任编辑:风飘何处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08/8/12 10:18:22  
记得有人说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可以品味孤独,但不要做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