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诗,瞎折腾个啥呢
![]()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一首有名的四喜诗,五言绝句,胖瘦适度。 可有好事者竟折腾起它起来了,说它瘦骨嶙峋,典型的像一个营养不良、弱不禁风的女子,得了瘦弱症需要增加养分增肥呢。 “久旱逢甘霖”,十天一小旱,半月一大旱,一年是久旱,两年也是久旱,“久旱”没有个定数怎么能行呢?倘若说是十年不是更令人欣喜的么?于是给它喝了点“XX健体冲剂”(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高科技增肥产品)。“他乡遇故知”,走出家门一里是他乡,十里也是他乡,如果说千里之外遇到故人,那种喜悦亲切之情不是溢于言表的么?于是又给它吃了点“XX胎盘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药准字号增肥药品)。“洞房花烛夜”,洞房花烛乃人之常情,几乎每人都会有,并不是什么特别可喜之事,如果说是和尚洞房花烛夜岂不是更令人惊喜的么?于是乎又吃起了“胖妮乐胶囊”(纯天然增肥产品,依据古代御用健体名方为基础,应用现代生物萃取技术提纯处理精制而成,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国药准字号增肥产品)。“金榜题名时”,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也是常有之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说八十岁才金榜题名,那效果不是“八十年寒窗无人知,一鸣惊人天下知”的么?于是乎又买门票参加“增肥健康指导中心专家组大型演讲会”聆听高见。 本来一首不错的诗,经由好事者的“增肥”后确实变得“丰满”起来了:“十年久旱逢甘霖,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八十金榜题名时。”只是没见这诗广泛流传民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本来就是一首不错的、流传甚广的好诗,七言绝句,不胖不瘦,就像一个美人呢,可是,有好事者竟也折腾起它起来了。 说这诗营养过剩,得了肥胖症,要给它减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本来就是个时节,许多人都知道清明好下雨,干嘛还要加上时节呢?于是乎去买“塑身内衣”了(广告说一穿就瘦)。“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在天上叫飞,在水里叫游,只有在路上才称之为行人(注:原诗中行人是指朝廷的“采诗官”一类的民风访问者),众所周知的常识嘛,于是乎去买“XX堂排油素”了(广告说一排就瘦),又减掉了“路上”这块“肥肉”。“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本来就是一个问句,在加上“借问”二字岂不是多此一举?看来得喝“减肥烧脂饮料”了(广告说一喝就瘦),“借问”这块“肥肉”理应减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若打问,问谁不行啊,何必问牧童不可呢?看来得办理“减肥俱乐部”会员卡入会了(宣传说不瘦不要钱),于是乎“牧童”这块“肥肉”真应非砍去不可。 好端端的一首诗,经由好事者的“减肥”后确实变得“苗条”起来了:“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只是,再也没有杜牧《清明》那清新流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含蓄的意境了。 唉!好好的诗,瞎折腾个啥呢?!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8/10/7 22:46:12
那只能说,有些人根本不懂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