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独立与自由之花
![]()
在对李安的电影《色戒》的褒贬舆论中,我知道了抗日战争中的巾帼英雄郑萍如和关露。在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作为女性,她们为着理想和信念,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她们的故事每每令我们动容。那些并不遥远的历史,我们当永志不忘。
在此我不想评论这部电影是不是歪曲了历史,只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国人知道那曾经的一份伟大与壮烈。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郑萍如一家满门忠烈。她的未婚夫和哥哥都是中国空军飞行员,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她的父亲,有一种说法是日伪当局开出条件,只要他能够出任汪伪政权的司法部长,就可以饶他女儿不死,但他拒绝了,在女儿就义两年后,郁郁而终;她的母亲,日本名门武士之后,在这样的时刻,站在了她的丈夫和女儿一边,拒绝了日本人要她劝降。 历史的真实情节是这样的:“丁默村去沪西一个朋友处赴宴,打电话约了郑苹如。中统特务立即作好了中途截杀丁默村的计划。郑苹如这天特意打扮得花枝招展、浓香袭人,更引得丁默村神魂颠倒。当郑苹如在宴后提出去买大衣的要求后,丁默村立即用自己的小轿车带上郑苹如直奔西伯利亚皮货店。丁默村这天连一个警卫都没带,只有一个司机还侯在车内。丁默村让司机把车停在对面的马路旁,自己与郑萍如手牵手进入了店堂。丁默村讨好地对郑萍如说:“您自己挑选吧,要选择最好的。”这时丁默村悠然地点上了一支香烟,慢慢地吐出了烟雾,习惯地站在窗边观望,突然透过玻璃窗,看见三个形迹可疑的人,这个经验丰富而又狡猾的老牌特务,预感到自己处在危险境地之中,于是快步走到郑萍如的身边,非常敏捷地拿出一大叠钞票往柜台上一放,对郑萍如说:‘您自己慢慢地挑选吧,我先走一步。’说完,飞快地往门外的停车方向跑去。中统的特务未料到丁默村会一个人冲出来,还没有及时反应,待辨认确实后立即开枪射击,丁默村已经钻进自己的那辆防弹汽车里去了,司机一见丁默村冲来,知道事情有变,立即发动了马达,待丁默村一进来汽车就加大油门如箭出弦般地飞奔而去。 丁默村从这次险遭刺杀中,真正了解了郑萍如的身份,他立即下令捉拿郑萍如,将其父郑钺家严密地监视起来,并扬言,如果郑萍如不到‘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去自首,就要杀她全家。郑萍如深知丁默村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但又不忍心让父亲和高堂受牵连,可绝不可能向丁默村“自首”。经过多次反复考虑,决定策划第二次刺杀丁默村的行动计划。郑萍如知道,第二次刺杀丁默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能与丁默村同归于尽。 于是郑萍如拨通丁默村的电话:表示愿意‘自首’,约丁默村于次日晚上七时三十分,在美琪大戏院门口见面,并在电话里告诉丁默村,只能丁默村一人前往,否则就不见面。丁默村“欣然”同意了郑萍如提出的要求。按约定的时间,郑萍如身藏两支手枪,来到美琪大戏院,她全神贯注作好准备,只要见到丁默村立即开枪,然后自己殉国,当郑萍如快要到美琪大戏院的时候,突然从背后开来一辆汽车,只见几个彪形大汉跳下车来,立即把郑萍如拖进车内,郑萍如刚要拔枪,几个大汉已紧紧压住郑萍如的手枪。郑萍如被捕后,坚强不屈,视死如归。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周佛海的老婆杨淑慧等人来到监狱劝降,都遭到严辞拒绝。最后她冷静地对刽子手说:‘打得准点,别打坏我的脸’。从容就义。”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 相信很多人听过这首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歌《春天里百花香》,可有多少人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 她是又一个伟大的女性。关露,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前年是她的百年诞辰,没有纪念大会,没有追悼文章,一如当年她的去世,悄无声息。 1939年的上海滩,在日寇铁蹄下沦为“孤岛”,这个外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到处都充斥着背叛、绑架和暗杀。 此时的关露,身份是上海滩最有名的三个女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丁玲与张爱玲。 关露除了创作之外,还翻译了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后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而那首流露着健康豁达情怀的《春天里》,更为她赢得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喜爱。那时的关露激情澎湃,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样的爱国诗词曾经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 然而,此后她受党的指示,打入当时在上海的汪伪特工总部,并成功策反汪伪特工头子李士群。为解放区送去了大量情报。不知挽救了多少生灵。然而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她例为锄奸对象,组织上安排她到解放区。可是此时国内舆论都把她传为汉奸,当她在解放区孤立无援心灵须要抚慰时,她的恋人,当时中共一位高官,在明确知道她的组织身份的情况下,却因为她的汉奸“罪名”与她分手。关也从此没有再接受过任何异性。直至她逝世, ![]()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08/2/27 18:42:50
昨天做梦,梦里想到这篇文章,想到关露悲惨的命运,居然被惊醒,一身冷汗,满怀辛酸!
![]()
评论人1351 发布于 2008/2/24 12:39:16
我在想,如果郑萍如没有牺牲,她的命运又将怎样?在文革中是否也会遭遇关露一样的命运呢?
![]()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7 22:21:39
跟着老师,读了两个不屈的巾帼英雄的事迹,感奋中透着心酸,可传统的教育里却没有如此残酷的事实,可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