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语言
![]() (一) 丝绸是无声的,但并不等于丝绸没有语言。丝绸的语言是细腻的,含蓄的,需要用心去聆听,用人格修养去领会。当不同的人触摸丝绸时,那光滑柔软的质感,色彩绚丽的图案,通过不同人的指尖传递到大脑的信息是不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感受到温馨,感受到浪漫的爱情,感受到生活的激情。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感受到冷漠,感受到拒人千里之外的严厉,甚至会感受到生活在华丽躯壳底下的灵魂悲哀和无奈。 我要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做丝绸服装生意的。他的英俊是显而易见的,高高的个子,轮廓俊俏的五官,很容易吸引女性爱慕的目光。虽然我认识他多年了,但我不能说我了解他。写他的愿望曾对他提起过,但是否算征得他同意了呢,我不能肯定。然而我还是克制不住写他的愿望,因为我觉得,写他,就好象在转述丝绸的语言,是我自已触摸丝绸时所感受到的丝绸语言。而且,我是以自已的观点去描述他的故事,就如同我们画人物素描。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我们所画出的人物素描绝对是不一样的。是完全属于个人的作品,甚至与模特本身都毫无关系。以此两点,我为自已没有得到他明确的表态就写他找到了合理的根据。 第一次遇到他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在从北京飞往苏黎世的航班上。很巧,我们的座位连在一起。刚开始我很高兴,因为飞机上的中国人相当少,而我恰巧幸运地同一位中国人坐在一起,而恰巧他又相当英俊。虽然并不年青,但中年男人的成熟魅力,对我这刚出中学校门的年轻姑娘更具诱惑力。我在心里暗暗幻想着,在十一个小时的飞行途中,会有些什么样的愉快经历。然而,失望很快就毁坏了我的兴奋。他根本没有同我说话的意愿。他静静地坐在我身旁,闭着眼睛,听着音乐,如果不是他偶尔动一下,我真会认为他睡着了。他对我根本就视而不见的态度,让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在中国男人的眼中,我长得并不美丽。无奈,我只能找机会首先打破沉默。午餐送来了,因为我坐在靠窗的座位,所以就有了不少麻烦他递东西的机会,从“谢谢”开始,我没话找话地问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飞行途中常常相互询问的问题。而他的回答真是枯燥乏味,只有很简洁一两个字。十一个小时,我只了解到他是北京人,姓C,住在苏黎世。最终,我放弃了同他说话的任何努力。 到达苏黎世国际机场,在出境处,我遇到了同机的另一位中国男人。在飞机上,那人虽然坐得离我很远,但并不妨碍他从走道的另一边饶到我的座位旁同我搭茬。尽管中间还隔着两位乘客,也并不影响他同我交谈的兴致。最后是我害怕他的执着,只能装睡。心里真是暗暗叫苦不迭,想交谈的不理我,不想交谈的总烦我。只见他背上背着一个旅行包,手中还提着两个手提包,怀里又抱着一个很大的绒毛玩具兔,样子十分狼狈。他费力地走到我的身旁,请我帮他拿着绒毛玩具兔,他说他要掏出护照。我顺从地从他怀里接过那个大绒毛玩具,抱在怀里。他一边继续喋喋叨叨,我们一边继续向海关挪动。这时,C先生突然出现在我的身旁,他用很低的声音对我说:“出海关时,不要帮任何人拿任何东西。”这是在十一个小时同机旅行之后,他对我说过的唯一一句完整的话。我看着他很严肃的样子,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礼貌地将大绒毛玩具还给了那位请我帮忙的男人,并且无视那人失望的目光,迅速地离开他,走向另一个海关出口。 站在传送带旁等行李时,我又见到了C先生。我走到他身旁,真诚地向他表达我的谢意。他对我和蔼地笑笑,还是没有多话。行李箱出来了,我见C先生竟然有两个很大的手提箱,而且看样子每一个都很重。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是不是将北京好吃的东西都搬来了?” “丝绸服装。”他答。 “哦,你是做丝绸服装生意的吧。”我问。 “是。” “啊,那太好了,我有朋友托我从北京买中国的旗袍,我没有买,因为实在是不知道要买多大号的才会合身。如果你有旗袍,我可以让我的朋友到你那里去买啊。” “好的,我有旗袍。”他答。并从皮夹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我。“这是我的商店地址。欢迎光临。 (二) 再次见到他是在两个月之后。那天约了女友,按照他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他的丝绸服装店。那时,他还只开有那一间小店,而且是在一条非商业繁华区。如果不是专门去找,我们大慨一辈子都不会转到那条街上。严格地说,他的店只有半间房,是一座办公楼房的最底层,大慨是从车库里隔出来的半间店面。在商店里面,陈列着旗袍。沿着人行道,挂着一长排各式各样的丝绸围巾和丝绸长裙。 有一位华人中年妇女在他的店里。我问她:“C先生在吗?” 她说:“在,在楼上库房里。” 我想应当先同C先生问好,然后再选旗袍。就再问:“可以见见他吗?” “请等等。”那位华人妇女拿起电话,拨通之后,递给我。 “喂?”话简里传来他的声音。 “你好,还记得我吗?” “你是?” “两个月之前,我们同机。”我笑嘻嘻地回答。 “啊,是你。我马上下来。” 在等他出现的这段时间里,我问那位中年妇女:“你是C先生的太太吧?” “不是,我给他打工的。”那位中年妇女说完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一句:“他刚离婚。” “是吗?” “是啊,他不容易啊,有三个孩子需要他付赡养费呢。” “三个?”我真的没有想到,太吃惊了。因为他看起来还很年青呢。 在瑞士,如果夫妻离婚,孩子一般是判决给母亲,而父亲每月要按法律付给未成年孩子赡养费,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三个孩子,那会是一笔很沉重的负担呢。 “他前妻是瑞士人?”我的朋友问道。 “是啊。七十年代未,他前妻去中国旅游,在故宫博物院附近的小巷里迷了路。问了很多人,没有一个会说英语的。最后总算遇上了他。那时,他还是北京外语学院的学生呢。然后他陪她玩遍了北京,然后他们相爱了。他大学一毕业就到瑞士结婚了。他的故事曾经是我们华人社区的一段佳话呢。没想到还没过满十年就离了,可惜啊。” 叹息声还没落,C先生从侧门进来了。 “来选旗袍?”他面上带着从容不迫的微笑。 望着眼前这位举止潇洒的男人,我在心里想象着:那曾是一段什么样的浪漫爱情故事啊? “你们为什么要离婚呢?”我女友唐突的提问不但吓了我一跳,而且还让那位中年妇女窘困地无地自容。幸好C先生并没有收敛他脸上从容不迫的微笑,他坦然地面对着我们三个心理状态不同的女人,答道:“为了中国男人的尊严。” “什么?中国男人的尊严?”这样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可以说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可以说爱情消失,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要比“中国男人的尊严”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 “中国男人的尊严是什么呢?”我云里雾里的表情大慨是很幼稚的,因为他轻声叹息道:“唉,你们这些在国外长大的华人后代是很难理解的。”他若有所思地拿起一条丝绸围巾,珍惜地轻轻放到桌面上。“过来,用手摸摸,仔细看看。”他对我们说。 我走过去,用手指去触摸那条绘着花鸟图案的丝巾。丝绸很薄,质感细腻光滑。桌面上铺着玻璃,隔着丝绸,玻璃那冰澈坚硬的质感,通过手指尖传递给我的信息是纯净的,坚实的,令人愉快的。我凝视着丝巾的绚丽色彩和华美的构图,想从中找到“中国男人的尊严是什么的答案。”突然,一种三维空间图案的视觉效果从平面图案上跳跃而出,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一只五彩凤凰,在万花丛中,骄傲的展开美丽丰满的翅膀。然而,转瞬之间,那美丽的风凰还没等我看清楚就不见了,图案又恢复了原状。我揉了揉眼睛,打算重新找回那只美丽的风凰。这时C先生的话音在耳边响起:“你们知道丝绸的历史有多长吗?” 我和我的女友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光,那意思太明白了:中国历史?惨,了解太少了。 “上下五千年吧。”这是我惯用的小聪明,凡问到中国的历史,只要用这句话回答就好。我有这本书,可惜至今还没有读完,也只记得书名。 “对了。”C先生很赞赏地肯定我的回答。而我同女友又迅速交换了一次目光。那意思太明显了:蒙混过关。C先生没有识破我们的小聪明,继续说道:“回答正确。中国丝绸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丝绸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丝绸出口,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历史了。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和喜爱中国丝绸的人都懂得丝绸的语言。” “丝绸的语言?”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是的,丝绸代表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活着的语言。要听懂,读懂这种语言,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热爱中国的文化传统,要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要理解丝绸语言中更深层的含义,就需要了解中国道家和儒家学说,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要用有血有肉的身躯去体会丝绸的语言,用心去释义。” “你说的这些同中国男人的尊严有什么关系呢?”女友打断C先生的话。 “哈哈,我就象这出口的丝绸一样,我知道自已是精致的,是珍品,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因此,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改变我的本质,实际上也不可能改变。同时,我也需要接受我的人尊重我的本质。正如我们对每一位购买丝绸服装的客人,都要详细说明如何保护丝绸一样。明白了吗?小姑娘?” 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选购完旗袍正准备告别时,C先生问我们:“喜欢读中文书吗?” “当然喜欢,可惜不好找呢。苏黎世大学中文图书馆不借书给我们这些外校生。” “我有很多中文书,要不要看看?” “真的吗?那太好了。” 我们同C先生一起上楼去他的库房。那间库房大约有十二平方米,靠窗的地方有一张很宽大的办公桌,围着办公桌是两圈货架,上面堆满了丝绸服装,丝巾,丝绸领带。他带我们通过狭窄的甬道,走进最深部,啊,那里是一个约二米宽,从地板一直竖到天花板的大货架,上面排满了让我们眼花缭乱的中文书。我们惊喜地大声欢呼起来。 “哇,阿里巴巴发现宝藏了!” “哇,没想到你会有这么多中文书啊。” 我们大慨阅览了一遍书名,真是包罗万象,历史,哲学,商业,音乐,文学,诗歌,小说,什么都有。我们如同两个贪财的强盗,尽可能地往背包里塞书,直到实在是装不进去了。 “不用一次拿这么多,看完下次再来拿啊。这里的书向所有爱好中国文化的人敞开。而且,我每次进货时,都会同时进几百本新书,你们就放心慢慢看吧。如果有什么想读的书,告诉我书名,我会帮你们找的。”C先生乐呵呵地说着,看得出他是真的很高兴有人读他的藏书。 从那以后,我们常常去C先生的丝绸服装店,借书,还书,谈书。后来又发现他还是位音乐爱好者,收藏了很多中外有名的交响乐,钢琴,小提琴名曲。他的收藏为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 大约是一年半以后吧,记得是在初春时节,我又去C先生的丝绸店还书和借书。那位华人中年妇女兴奋地告诉我,C先生不在,他去中国结婚去了,女方是一个时装模特,长得非常漂亮。我猜想C先生终于找到能读懂丝绸语言,能理解中国男人尊严的生活伴侣,因为这回他结婚的对象是中国人,我为他的幸福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初夏,我在C先生的店里第一次见到那位美丽的新娘,她真的是美得会让所有女孩子羡慕。她那时刚到瑞士,正一边学德语,一边帮着照料丝绸店的生意。我同她有过很简短的交谈,知道她来自中国四川省一个小县城,中学毕业后,就进了服装模特表演队。她同C先生是在一个服装交易会上认识的。从她看C先生的眼神和亲昵的动作,不难看出她真的很爱C先生,一付小鸟依人的娇媚样子。C先生的幸福样子就不用描述了,是显而易见的。看到他带着满脸的笑容忙着扩展生意,忙着呵护比他年轻许多的新婚妻子,我只能用一句中国成语来形容:踌躇满志。 后来,我离开苏黎世,去另一个国家求学。在这期间,我没有见过C先生,只是断断续续听女友提起过他们的一些情况。知道C先生又另外扩展了两间比较大的丝绸服装店,生意做得很不错。而他的新婚妻子,又为他添了一位千金,长得非常可爱。 大约是六年之后,我又回到苏黎世。回来没几天,我就去了C先生的丝绸店。一方面想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我从异国为他们选购的礼物,另一方面,当然是想念C先生的中文书籍了。还是那位华人妇女在那间店里接待顾客。然而我没有想到当我问到C先生时,那位华人妇女回答说:“别提了,我现在都很难见到他的面呢。” “为什么?他生意太忙吗?”我不解地问。 “唉,他要是还有心思忙生意就好了。” “发生什么事了呢?”我再问。 “他现在正忙着应付离婚诉讼呢。” “什么?离婚?谁和谁离婚啊?”我越来越糊涂。 “还能有谁啊,那位美丽的模特,现在起诉要同C先生离婚呢。” “啊!”我惊呆了。 “那美丽的模特,拿到瑞士永久居留证之后,还不到半年,就要同C先生离婚。原来,她同C先生结婚,就为了拿张永久居留证啊。” “怎么可能这样呢,不会吧。”我真的不愿意相信所听到的。 “那还能让人怎么想呢?”中年妇女接着补充到:“可她离婚就离婚吧,可以分C先生一半家产,很不错了。可是她还不满足,还要分从今往后C先生的生意流水,这也太贪心了吧。” 离开C先生的店,心情很不好。我信步走到湖边,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我从手包里拿出给C先生和她的妻子(也许现在应当称为前妻)准备的礼物,撕破漂亮的包装纸,心想这个礼品是送不出去了。那是一对精致的水晶天鹅,它们相依相偎地卧在一个粉色丝绒盒子里。阳光透过树叶照到它们的身上,晶莹剔透。纯洁,水晶的透明是否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容不得一点瑕疵,容不下任何谎言?我将它们捧在手心,看着它们那安祥亲密的神态,仿佛觉得它们正彼此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对方,娓娓地诉说着柔情衷肠。婚姻必须以爱情做为基础,这个道理是世人皆知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因为纯洁爱情而缔结的婚姻究竟有多少呢?而以纯洁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又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存活多久呢?C先生的两次婚姻结局,令我对爱情和婚姻深感悲观。 (四) 时间过得很快,瑞士短促的夏季也很快被寒冷的冬天驱逐出境了。一个飘着雪花的周未下午,我开车到一个中国超市买中国食品,意外地遇到C先生。有那么一瞬间,我竟然没有认出来。他老了很多,原来浓密的头发也稀疏了。原来高大挺拔的身躯在厚重的大衣和围巾的包裹下,也显得萎缩了。没想到,婚姻的不幸给人的打击竟会这样地沉重。面对我诧异的目光,C先生无可奈何地苦笑着。走出超市,我发现C先生没有开车来,就提议送他回家,开始他不愿意,但是在我一再坚持下,他终于钻进了我的汽车。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过去的那个风趣的C先生不见了,现在他沉默着,眼睛直直地盯着车窗外迎面扑来大片雪花。为了缓解气氛,我找出一张中国民族交响乐团演奏的民族音乐,推入CD播放器中。“还是中国民族音乐好听啊。”C先生终于开口说话了。 “是的。我记得还是你首次向我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呢。”我带着感激之情说。 也许是车箱内缓缓回旋的音乐声感染了C先生的情绪,他感慨地说道:“你刚才那样吃惊地盯着我看,其实真正吃惊的应当是我。我们大慨有六年没见面吧,所以,你看我的表情是我现在状态的最真实镜子。”C先生停顿了一会,又继续说道:“其实,对我打击最大的不是离婚官司,而是欺骗和谎言。” “可以说说吗?也许说出来会缓解你的心理压力。”我试探地问道。 “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当初我遇到她时,她已经有男朋友了。她周围的人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我太愚蠢,太盲目相信她的爱情誓言了。那时他的男友刚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她也因此来到北京。用她自已的话来说,她非常爱她的男友,不惜为他做任何事。当我遇到她时,他们正为钱发愁。因为我有钱,她就嫁给了我。六年婚姻,她不仅供她的男友读完大学,而且为他的男友办好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当她拿到瑞士永久居留证之后,她才对我道出真实,说她一直爱着她的男友。可是,为什么她要欺骗我呢?为了钱,这可以成为是理由吗?她怎么可以用这样荒唐的解释作为她骗我整整六年的借口。然后,她可以在同我离婚之后还不到一周,就丢下年幼的女儿,轻松地飞往加拿大同她的男友团聚去了。”C先生述说这段话时,语调相当平缓,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甚至可以用麻木来形容。 “孩子不是一般会判给母亲吗?”我问。 “母亲?她那里还顾及我们的女儿。如果不是因为她坚持不要孩子,恐怕我也不会胜诉离婚官司,而会一辈子成为她的长工,成为她赚钱的工具呢。” “啊,上帝。”我除了向上帝祈祷,真的不知道还能再对他说些什么。 余下的车程里,C先生没有再说任何话。我们静静地听着音乐,他注视着车窗外的飞雪,我也紧紧地盯着前方。只是觉得咽喉处有什么东西噎着,窒息,一种窒息感掐着我的心。我觉得受不了车里的暖气,按了一下开车窗的按钮,大片的雪花扑向我裸露脖子。我并不觉得雪冷,因为我的心里有比雪更冷的悲哀。 到达C先生的家后,我帮他将他买的东西拿到家门口,正想同他道别,他说:“请等等,我送你一件东西。”不一会他手里拿着一条围巾回来。他说:“围上吧,别冻着了。” 那是一条纯丝的中国红长围巾,质地很厚,手感很好,围在脖子上也很温暖。我说:“奇怪,从前我以为丝绸是又薄又冷的,只能在夏季使用。没想到丝绸还有这样厚实,这样温暖的质感。” “是啊,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了解丝绸,都懂得丝绸的语言。”C先生又说起了丝绸的语言。 我用手抚摸着垂在胸前的丝绸围巾,重复着C先生的话:“啊,丝绸的语言。” “是的,丝绸是有灵魂的。丝绸是无声的,但是丝绸会用灵魂说出的丝绸的心声。” 当我再次驰入风雪之中时,我一直在回味C先生的这番话。突然,我想起了他以前说过另一句话:“中国男人的尊严。”我在心里问道:“那么,那位美丽时装模特的男友懂得尊重中国男人的尊严吗?” 也许,正如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了解丝绸,都懂得丝绸的语言一样,并不是每位中国人都懂得什么是中国男人的尊严。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12/5 20:22:12
语言质朴,思维冷静,虽然故事想阐述的本意剖析的还不够深,但并不影响回味的绵长。有思索的文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努力!问好!
评论人幽蓝之水 发布于 2008/12/3 19:25:34
好人一生平安。
评论人南平 发布于 2008/12/1 22:58:46
呵呵,送上祝福一份,敬请查收。
评论人作者 发布于 2008/12/2 16:02:54
有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只有那些敢于做的人取得最后的胜利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