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嫌工资少你为什么不跳槽?

嫌工资少你为什么不跳槽?
  作者:褦襶子 发表:2008/12/31 22:20:46 等级:4 状态: 阅读:2224
  编辑按: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于没经历过,也没进行考证过的事情就任意发表言论,一副愤青的模样,这应该正是浮躁所在了。
  
  近些年,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内容,一有教师提到收入低生活拮据的,就有年轻的网友指责说:“嫌工资少你为什么不跳槽?”一句话令那些在网上发帖发文的老师哑口无言。是理屈词穷了吗?非也,是被这种幼稚挑起来的辛酸魇住了。
  因为我本身也是教师,所以遇到这样的文章,都特别关注。并且经常查阅作者的自然情况。在我所遇到的这类作者中,最年轻的也已经有十八年教龄了。从教十八年,八岁上学,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有这种感慨的教师至少42岁以上了。试问在当今社会,这个年龄哪个行业需要?哪个行业需要教师出身的书呆子。当老师的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出来进校门。不谙世事,不通世故。而且那些有辛酸感慨的教师,大多都是勤勉一线的忘我者。中国知识分子很会算账,虽然欲望是无止境的,可是没有付出的就不会感觉到亏得荒。我所遇到的那些从事闲职的老师,在遇到晋级与加薪时也拼命争,争到了他们并没有愧领的感觉,争不到他们也没有失落的感觉。因为大家有目共睹,这种人的抱怨没有市场,无人回应。而那些勤勉于一线的教师,适应能力与这些人比起来,还差一大节。即使在学校内部也属于不通世故那伙的。
  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个老同学,因为文笔好,又自学法律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当时全国只有五万名注册律师,中国政治大学毕业生应考多年都难以获得律师资格,不似现在这么宽泛)获取了律师资格。在参加本地政法系统公招,考取第一名。但那个年月,如果原单位不放你,你就别想跳槽。结果我这位同学连考了三次,最后招考方都表示挺相中我这个同学的。建议他做作工作(也就是给原单位领导上点礼),只要原单位放,招考方就要他。这三年,我的同学一提出调转,他们领导就说:“不行呀,你是咱们单位的人才,单位有重要工作需要你做,哪能随便放走呢。”等到招干考试过去后,领导又马上让他从事闲职,理由是他要调动工作。等到再次考上时,领导又说:“你看,给你那么长时间了,你也不办,现在单位有项工作非你莫属……”如此往复,终于有人点化我的同学。后来招干方也建议我的同学做作工作。于是我的这位同学东挪西凑借了点钱,给他们领导买了个双眼排烟罩,可是不知道怎么送给领导。于是找上我,扛着排烟罩,来到他们领导楼下,我们商量来商量去,弄出多少套方案来,最后都否定了。后来,是他们领导回来在楼下遇我们,人家一看就明白了,很温和地说:“到家门口了,怎么不进去呢。有事吧,有事进去说。”进去后,并没有出现领导拒收的尴尬难堪局面,反到开导我的同学:“到了新的单位,可得开通点。不能象现在这样死板”。结果第二天,领导就签字放行了。这件事在我心里记了二十多年了,以至于都得了送礼恐惧症了。除了给我老父亲送点礼外,到谁家送礼,我都落后。而我送的礼,绝大多数都是别人先送我的,我觉得欠人家人情回送的。结果经常被同事朋友教导:要我不要将这随手礼当回事,真要办事,这份感情是没有用的,都得按“市”论价。这样一送一还,反到让人家笑话。送礼得找机会等等。这与我所受的礼尚往来的教育差距甚远。
  如今年逾不惑的教师,都是那个时代教育出来的。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年轻时给学生业余时间补课,都是义务的。尽管时常遭遇同事领导误会,也很少觉得有什么不应该。还认为时间长了,大家总会知道真相的。如今的孩子,从上学时起,就学跳槽。就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哪象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是受得从一而终的教育。二十多年的寒来暑往,工作对于生命的严重透支,四十多岁的身体,已经相当于五十多岁了。哪里还跳得动呀?有那份雄心,也没有那份能力了。我们的青春都奉献给那个岁月的社会了,改革开放成就固然显赫,可是没有那个时代人们的舍身奠基,改革的大厦能这么高高耸立吗?
  人的世界观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变化的,可这种变化难以改变已形成的世界观的影响。尤其长年囿于校园这个狭小的空间,其对于社会的生存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让这些人跳槽,无异于自杀。二十多年三十来年了,如今心力憔悴,生活拮据得难以维持,听说网络世界是最先进的,诉诉苦,不但没有得到共鸣,到受到这样的斥责:“嫌工资少,你去死吧!”这不但让这样的教师看不到希望,也让我们这个民族希望从此渺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无论我们的教育怎么不理想,半个多世纪来,也是这些“该死”的老师支撑着这古老的文明的延续。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看到老师苦穷我就恶心,我就想骂!”的帖子,后面竟然那么些随声附和者。我不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教师队伍出现坠落的迹象,可正象中国富人与穷人的对比一样,大概只有那些即得利益群体在那瞪着眼睛昧着良心说:“中国的穷人是少数……”中国富裕地区在中国占多大的比例?“暖风熏得国人醉,直把贫国当富国”。绝大多数在艰难困苦中煎熬的教师,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怎么就令某些人又恶心又咒骂?这样欺师灭祖的舆论竟然还能那么多人附和!
  教师队伍的素<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幽蓝之水 发布于 2009/1/1 0:23:00  
干哪行都不容易。
作者回复:感谢光临。祝新年愉快。
评论人风小小 发布于 2009/1/8 0:05:16  
同意白云,现在虽没致富,跳了就要苦恼着温饱了。
作者回复:如果不是繁忙中没有时间看完此篇,就只能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感谢阁下驻足拙作,留下文字。
评论人凤栖桐 发布于 2009/1/3 8:28:05  
如此,趁着年轻早改行
作者回复:不反对,不过总得有殉道者。自己的路自己走吧。
评论人白云深处 发布于 2009/1/5 19:33:46  
呵呵,哪个行业没有苦衷?嫌工资少你为什么不跳槽?找那么多理由只是为自己的懦弱和偏执找借口罢了!不靠谱!
作者回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评论人小苹果 发布于 2009/1/12 12:13:44  
当老师,是我儿时的一个美好的梦,那知识财富不可小觑。失之交臂后,儿时所学却全都奉还不再了。
作者回复:那是老师的过失。美国有位学者说,教育的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忘掉部分所学后剩下的东西。感谢留言,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