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的思考(二)
![]()
关于道德与物质的关系,属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范畴,大多数人是认同的。只是由于没有亲身感受物质文明的匮乏对精神文明的制约,还不愿意认同不道德的行为是受物质条件限制的。
上个世纪末,有一则报道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一个母亲因为贫穷,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放在笼子里养,让孩子长成畸形后卖给马戏团;这是不是也与不孝一样违背人类的道德呢?可是现实中确出现这种事;历史上困难时,易子而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远的不说,就拿解放战争困长春时,市民就有易子而食的。虎毒尚不食子,难道人还不如动物吗?没有谁会承认人不如动物。可是动物不易做到的事,人做了。所以个别现象不能代表人类共同的属性。因此二十四孝也只是人们劝导向善的一种手段,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难道做不到二十四孝般的孝举,就是不孝?那天下该有多少忤逆之子?人类岂不等同于普通动物了。 所以上一篇我阐述了孝道是受物质条件制约的观点。当然在上文中,我也表明了人在受到文明教育后,具有超物质制约的道德效果。可是那正象上面那“易子而食”,“虐子换钱”一样,是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不具有普遍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这种受客观条件制约道德。这个古今中外套满光环的职业,其职业道德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以至于人们不敢去探讨甚至不愿去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深怕现实与期望相去甚远,失去了精神寄托。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受物质条件制约的,这大概是人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了。连地痞流氓在与老师打仗时都会只行他们叫骂,不许老师还嘴。老师要是一对骂,地痞流氓也会说还老师呢!这不是简单的霸道问题,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地痞流氓做的事,教师不应该做。这种背离现实的观念的产生,是出于人们对善的终极向往。想要人们都学会善,老师就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不用说是道德败坏的人,就是道德平庸的人也是不应该做教师的。可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教师其道德水平与常人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不可否认,教师是一个对道德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但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这个社会终极道德标准的象征。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教师,的确比其他行业要多得多,可是也没有达到全行业普遍的程度。时下教育行业的乱收费等现象,有教育腐败的问题,可是根源之一就是教师行业的整体道德素质并非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超凡脱俗。 多年来,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是模糊的,没有个具体标准。这就导致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值过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满也就接踵而至。 其实教师在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职业。只是社会赋予了这个职业以较高甚至较苛刻的条件。有点类似某些西方国家的军队职业化。现实中教师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与传话筒。政府要求教师所做的事,无论怎样的违背传统道德违背现实都必须去做。否则你就要下岗,就要失去生活来源。我在上学时,老师们教育我们珍惜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就对我们说:“不要忘了世界还有三分二的受苦人,台湾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门打开之后才知道当时世界上的受苦人大多在我们中国;我们所可怜的台湾人民当时已经比我们大陆的百姓富裕得多了。 国门未开,教师们不知真情,还有心可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政治老师在课堂被学生质问得哑口无言。学生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社会进步与否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老师你们口口声声说社会制度优越,那为什么资本主义的西德的生产力水平与民众的生活水平要比社会主义的东德高?资本主义的南朝鲜的生产力水平与民众生活水平要比社会主义的北朝鲜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台湾的生产力水平与民众生活水平要比社会主义的大陆高?为什么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与民众生活水平要比社会主义国家高?”老师们知道学生说得不无道理,却也不敢肯定学生的观点。严格地说,这也是违背职业道德的。 具体一点说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程度上受职业限制。都知道乱收费不该,除了经济利益的驱使外,就是职业的制约。你不配合收费,你就要下岗。你可怜贫困学生,就没有人可怜你与你的家人。就拿招生来说,无论你知道学校多么差,都不能说。只能闭着眼睛说好。说出半点不足来,就要受到领导指责与同仁们谴责。你要是坚持,你就得下岗。而且让你走群众路线下岗。你要砸大家的饭碗,大家是不能容你的。 我们的教育至今也没有一个中国自己的发展体系。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说搞人性化教育。传统的教育手段就全部地抛弃。一边喊着减轻学生负担,一边大考特考,大上特上。原本一学期两次考试,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减负后变成每个月都得考一次。这样一来,出题的市教研员可以挣出题钱,组织考试的教育学院可以吃考卷回扣。几毛钱的卷子要收几快钱,翻几倍地收;未减负时,只上一个晚自习。减负后变成上两个甚至三个晚自习了。目的就是为了从学生身上收取补课费。 ![]()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30 14:48:40
因为整理这个帖子,重温了一些美妙的文章,重温了看似简朴却无比浓重的母爱,重温了无数的感动。享受!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30 14:52:50
还有,借一那精彩的点评,学到了许多行文和读文的妙处,高!
(没说完就发上去了,想改还改不了。唉!)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8/8/1 14:58:04
辛苦楼主了。
能够学到行文和读文的妙处,看来整理这个贴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