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小人论

小人论
  作者:胡石遗 发表:2009/4/6 11:23:4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84
  编辑按: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
  
  晚唐李德裕“小人论”谓:“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之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背本忘义,抑又次之。便辟者,疏远之,则无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则无忧矣;惟以怨报德者,不可预防,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背本者,虽不害人,亦不知感。昔伤蛇傅药而能报,飞鸮食葚而怀音,以怨报德者,不及伤蛇远矣;背本忘义者,不及飞鸮远矣。”夫以怨报德之小人,虽巧言令色,然虺蜴为心,虎狼其性,辨之宜早,绝之宜严。且此类小人见利忘义,御之宜使罹于法,不可待之以厚。然倘能转小人为君子,此天地父母之心也,君子道长时或可为之。否则,鲜有不受其害者。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09/4/6 17:59:23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怅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