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成功的“三要素”

成功的“三要素”
  作者:淡墨听香 发表:2009/5/14 23:28:48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024
  编辑按:这应该也算是天、地、人三要素。天,天资;地,师资;人,苦练。
  
  记得在郑州参加陈式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的结业考试上,理论试卷里有这样一道题:练好太极拳的三要素是什么?答案是:师资、天资、苦练。
  
  现在想来,不只是太极拳,学习其他技法艺术亦是如此,甚至做任何事想要成功,有所成绩,都离不开这三要素。且待鄙人一一道来。
  
  首先是“师资”。
  
  有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这点我有深深的体会。有一个学习舞蹈的女生,在陈正雷大师的指导下,苦练三个月,就拿到了全国的太极拳冠军;家父一直喜欢书法,直到这两年换了新单位,结识了著名书法家唐瑞臣老师,在他的指导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在今年举行的《全国首届五体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寄出的几副作品,也陆续收到了获奖通知,作品被国内多家馆室收藏。当然,他们都有一定的基础,否则也不可能如此“速成”。但是如果没有好老师的帮助引导,恐怕再增加一倍的时间也是枉然。
  
  《太极宗师》这部电视连续剧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的杨璐婵为了提高武术技艺,踏破铁鞋拜师觅友,为了学到陈式太极拳,在陈家沟(堡)装聋作哑打杂做苦力,完全是为了偷得一招半式,直到后来才被正式收到陈家门下,之后的几年里,杨璐婵又多次回到陈家沟(堡)继续学艺。后来杨璐婵被招进皇宫教给那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学习太极拳,因为他们不能吃苦底子也差,所以杨璐婵在原来陈氏拳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也发展成了现在流传最为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不过现在公园里老先生和老太太们打的那些也只能算是太极健身运动,和武术的本质相去甚远了。扯远了。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说明了“师资”的重要性。
  
  再说“天资”。
  
  天资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刚上大学时,就有一个大我两届的学长和我学习太极拳。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开始学的跆拳道,也是为了省钱吧,只学到白带就不再去了。后来他去书店买了很多关于跆拳道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通过电脑进行学习,自己苦练。等他毕业不久,我们再联系的时候,他已经是黑带了。
  
  我在教这样一个聪明人时,却让我费了不少的力气。之前也教过一些比较不上路的,但是他好像更甚之,哪怕我拿着他的手去比划,一些很简单的动作他就是做不来。很遗憾,最后我没有放弃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不过我们还是好朋友,他每天还是和他的同学来和我一起练习,只是他练得多是跆拳道。
  
  跆拳道和太极拳有很大区别,太极拳讲究运动非弧及圆,没有直线,没有平面,没有凸凹处,没有断接处,一动都动浑然一体,这些和练习跆拳道的方法都有质的区别。也许这也是一个方面吧。关于他的这件事,我宁愿说他与太极拳没有缘分,而不是没有“资质”。但是也不可否认,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有很大的区别,“天资”的因素在其中使然,亦是无可否认的。
  
  最后再说“苦练”。在学校里,通过与学长学姐们的交流,知道进入武术协会的这些学生,身体素质是一届不如一届,其中和懒散不运动等诸多不良习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学武术的,练习的数量远远不够。前两天听说参加大学武术特招的预科班的一位学生在考试横劈时,裆部与地面的距离竟然有十四厘米之高,值得汗颜。因为受伤,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压过腿了,但是我这个学习环境专业的也不至于只到这个水平。
  
  陈正雷老师练武是很苦的,他常练到把全身湿透再把衣服练到干,有时回家的路上,都用“玉女穿梭”(太极拳中一个跳跃动作),而不是走路。秦永远老师,在武术方面也堪称一代大师,太极拳他一天苦练三十多遍,近七个小时,晚上如果去厕所,蹲下就很难起来(大腿消耗的能量太多)。还有上面提到的唐瑞臣老师,酷暑严寒,都坚持练习书法,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火影忍者》这部动画片在国内很是热播,听说日本本土并不播放,说在中国传播是为了从思想上毒害我们的孩子。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无从考证,我走马观花的看过那么两三集,其中一个片段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与震撼(从这点看,我也觉得事无好坏,只看我们怎样对待了)。
  
  其中一个叫“浓眉小子”的家伙很是刻苦,在和一个被称为天才级别的人比武时败了,惨败。他很是愤怒沮丧,一拳又一拳的打在树上,鲜血从他的拳头上不断流出。他一边打一边向自己的师傅抱怨说:“再努力也不可能打败‘天才’。”他的师傅冷冷的看着他,说:“你也是‘天才’。”“浓眉小子”停止了发泄,吃惊的望着师傅:“您说,我也是‘天才’?”“恩,你也是天才。不过你是一个努力型的天才。”他师傅肯定的说。
  
  我觉得“浓眉小子”的师傅说得很好,他也是天才,一个努力型的天才。我相信通过努力,也最终可以晋级天才的行列,甚至完全可以有打倒天才的可能。
  
  如果把天才比作“天资”,比“努力型天才”比作苦练,我觉得也是<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