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永远的张爱玲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有人曾说过,不俗的女子犹如临水照花,古今入眼者惟三人耳——一为清照,二是黛玉,三就是张爱玲。前两者自不必说,今天我只想谈谈我眼中的张爱玲。 早就听说过张爱玲的冷,也总想着见识见识,直到今天,读了她的两篇小说——《倾城之恋》及《金锁记》,才体会到了她的冷。一如她传世的那张仰着脸的泛黄的旧照中孤标傲世的眼神,让人不敢正视,又忍不住去偷瞟。因为这让我觉得很刺激,回味时又不禁大呼:“好冷!” 我从未到过夜夜笙歌,处处繁华的上海,更不了解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风貌。可是今天我了解了,为此我要感谢张爱玲!虽然有人说她是个彻底的悲观者,但无可否认的是她的作品很真实,也很现实。上海是新事物最早萌芽的都市,但同时一些旧的制度也是根深蒂固的。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在那种新旧冲击的背景下,张爱玲用她灵动的笔触,嘲弄的口吻,描摹出一幅又一幅人间悲喜图。 不知道应该为白流苏庆幸,还是为曹七巧惋惜,反正喜也无从可喜,悲亦无处可悲。因为张爱玲总是淡淡的写,我也只能淡淡的读。可是着淡淡中又有股锥心刺骨的力量,让你着魔,让你胆颤。 记得黛玉曾写过一句:孤标傲世携谁隐?这句我倒想拿来问问张爱玲。透过她的文字,我总觉得她在追寻一种与众不同,遗世独立的情怀,每一部作品又仿佛是她寻觅的成果展示。而我们就是在她的寻寻觅觅中,体味着冷冷清清。 ![]()
评论人金相玉质 发布于 2009/6/8 11:46:19
“而我们就是在她的寻寻觅觅中,体味着冷冷清清。”同感!
评论人影若曦梦 发布于 2009/7/29 13:46:56
张爱玲代表了那个浮华的上海,正因为她,那,成了一个历史中难以忘怀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