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完美无瑕。不过渴望毕竟只是渴望,我们终究难以企及。那我们能做到什么呢?虽然我们不会拥有完美的人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令它完整。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满石块,以此来问其他人瓶中是否装满。就在大家都认为瓶中装满后,他又往玻璃瓶中倒入沙子,继而又倒入水。现在可没有人感断言瓶子被装满了。众所周知,瓶中只能装有限的石头,当我们想让瓶子装满时,便可以用沙子和水来填充。其实人生亦如是。当我们生命中的某项事业走到尽头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让生命留白。 有这样一位君主,他曾拥有“三千里地山河”。那时的他——举目,“凤阁龙楼连霄汉”;侧耳,“凤箫吹断水云闲”。当金陵城门轰然倒地的一刹那,“教坊犹奏离别歌”。只见他“垂泪对宫娥”,因为他知道——夕阳下偏安一隅的残梦,碎了。明德楼下,宋太祖封他——这个姓李名煜字重光的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为违命侯,这意味着他的囹圄生活的开始。他深知“往事已成空”,亦晓得这“无限江山”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他只能把对故国的眷恋,对昔时的追忆蕴于毫端,洒于翰墨。在他四十一岁生日时,他吟唱着“一江春水向东流”便随水而逝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李煜虽然是位亡国之君,但他恰恰凭借着这一腔亡国之恨开创了词坛深邃、开阔的境界。他不是一位明君,却无愧为一代词帝。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林妹妹”——陈晓旭。她知道《红楼梦》是自己演艺生涯的巅峰,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便毅然弃影从商,开了一家年收入四亿的广告公司。当她的理想无法在荧屏上实现时,她就用经商来填补自己的生活,在充满商机的大舞台上继续演绎生命的辉煌。 李煜也好,陈晓旭也罢,都没有让生命留白,他们以不同的渠道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书写了完整的生命乐章。所以,朋友,为何要留白呢?当你的人生之杯中,放不下更多石块时,何不用沙子和水将其填充呢?我们要像他们。当生命已不能再担石块之重,请用流沙与水将其填充。当然你还可以补上一些阳光与空气。 ![]()
评论人随风赏雨 发布于 2009/6/8 6:37:32
亡国之君成为一代词帝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影星到商人的转型是识时务而为之,两者的留白,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影响对文题的烘托。个人拙见,盼沟通,并问好!
评论人梧桐 发布于 2009/6/8 11:09:19
欣赏作者的思考。的确,文字需要的就是解惑功能,虽然文笔还需锻炼,但能有这样的思考却是难得的。欣赏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09/6/8 22:42:05
给生命适当的留白,是为了让价值有更充裕的空间去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