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帖缘是非
![]() 最初发现有网友在自己的网文后跟帖,很是兴奋。可是不懂应该如何与大家交流。后来在老网友的指点下,开始礼节性的回帖。可是仍不敢对网友们在跟帖中的观点,阐述真实的想法。隨着网上发文的增多,有了一些常在自己文后跟帖的网友。大家的见解中不乏真知灼见,我怀着试探的心情开始在跟帖中与朋友们交流起感想来。 由于本人秉性耿直,不谙世事。认为对这些关注自己文章的网友最大的尊重就是以诚相待,真诚交流。碍于情面,委婉搪塞是对这些关注自己文字的朋友的最大不敬。可事情做起来并非如此简单。这让我想起来一句名言,一个没有人反对的人,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当时对这句还只是理解于字面。而今却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交流起来,网友们的反应,并非象我预见那样,大家愉悦探讨,互相砥砺,共同进步。对我的“真诚”网友们的回应,有些让我深深受益,也有些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那些有着较深文学修养文德修养的网友,大家在交流中的确互相启发,相互砥砺,成了亦师亦友的挚交,人生可贵的精神源泉。可也有些网友,却接受不了我的这种“真诚”。在大家见解出现分歧时,他(她)们将我这种“真诚”理解为不友好的反应。我不敢妄议这些网友们的是非,可是我弄不明白,他(她)们要什么。难道不是真诚? 跟帖这种互动,旨在增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期促进共同进步。在这个宗旨下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实话实说”,交流真实见解。对事物见解的分歧,并不应该影响网络在大家之间建立的友谊。可现实中并不是这么简单,一些网友发表见解后,只愿听到肯定的回复。哪怕有半点异议,都会视为作者不友好的反应。轻则不再理会。甚至要留言教训一通。重则以退进,给你一顶大帽子——没有修养,接受不了意见。那么读者朋友可能要说,你回复人家什么了,把人家气成那样? 这类跟帖的网友大多还是比较有修养的。口出不逊的跟帖者还是极少数。对于那些野蛮的网友,我的做法就是退避三舍。可是对于刚才那种爱扣帽子的“泛酸”网友,我还是要与之沟通,力求达成共识的。因为这部分网友中有些的确是认识上的差异与表达能力所致。下面是我与这类网友交流的一个实例,希望读者朋友们用你们的智慧来帮我判断一下,我的哪些地方交流方式欠妥,如何与这样的网友交流,才能增进互相理解。 〖【×××】:选题很新,社会上也有这样的现象,但说的有点夸大了。好孩子还是大多数。 【褦襶子】:三年困难时期中国饿死四千多万人,这对于当时中国的数亿人口来讲少得多,还是没有饿死的多。你的意思饿死四千万人太少不值一提?不值得重视。朋友,死一个人也是一条命,何况现在这种现象并非个案。那么朋友认为得死多少孩子再重视才不算夸大呢? 【褦襶子】:如今各种年轻人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包括还在小学的青少年都有视生命为儿戏的,这难道不值得社会为他们找找原因?挽救这些脆弱的生命么?感谢朋友光临赐字。 【×××】:你很有社会责任感,也很有正义感。我不想和谁吵架斗嘴,只是个人意见,不认同我可以保留。我家有三个当老师的,有教高中的,也有教初中的,初高中的孩子大部分都不错的,一个学校也不见得有你所说的那种女孩子,什么初三全班已经没有处女了,我没有看到哎。还有什么80后90后的孩子怎么怎么的。80后90后的孩子怎么了?我看还是好的多。他们看了你一杆子[已过滤**]一代人什么感觉?如果我的造访让你义愤填膺,你消消气。以后少打扰就是了。 【褦襶子】:阁下挺有修养,但是阁下的理解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举个例子,就让阁下得出全国的学校都得如此的结论?你没看见的就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种现象,至少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至于80后与90后,此文也只是阐述两代人中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没有半句说80后与90后就都不行,“还是好的多”从何谈起?此文中有说这两代人都不可救药了吗?你们家多少教师我不想知道,但至少你不懂教育,年轻人不受批评能健康成长吗?小树成长还得剪枝呢。如果现在的80后与90后对这些现实的物议都接受不了,恰恰说明他们须要多听些这方面的观点。至于你提到的“义愤填膺”,还要我消消气,我看你都要气冲斗牛了。还“以后少打扰”,看来是我应该少打扰你了。就应该对你留言大加赞赏?不应该与你交流交流真实的感想?要是早知道阁下接受不了真实,肯定不会冒犯的。应该道歉的是我,今后赏不赏光,那是你的权力,假使光临,保证不敢再冒犯。就“如今各种年轻人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包括还在小学的青少年都视生命为儿戏,这难道不值得社会为他们找找原因?挽救这些脆弱的生命么?感谢朋友光临赐字。”的回复,能让阁下如此激动,真是没有意料到!晚安。 【×××】:我还真的没有激动,激动的人看谁都激动?好!这修剪枝杈的任务就交给理解力好的人去< ![]()
评论人褦襶子 发布于 2009/7/24 14:19:59
如果接受不了观点上不同,就不要行文。对于事物的认识存在差别是正常现象。将不同观点定性为对方缺乏真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本身就是一种虚伪。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正是不接受不同观点的人
评论人风小小 发布于 2009/7/24 15:22:27
因为观点不同就说人家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才更不合适吧。“激动的人看谁都激动”——说得好,鼓掌,哈哈!
![]()
评论人雪蝉 发布于 2009/7/24 13:10:46
呵呵,发表作品还怕别人评论,那就别发了呗!这个社会本来就允许言论自由,总不能是一片赞扬声吧!
![]()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9/7/24 15:08:08
客观的说,第一、这位网友的确是有修养,留言也清楚简单,只说是说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好的。老师那篇文章我也读过,确实是有偏差。(对于那篇文章我保留我的意见)但是老师的回复却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举了一个与文章关系并不大的例子。言辞之激烈,在气势上就压人一筹。第二、在第二轮的交流中,此网友也仅仅只是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佐证说明,并未涉及其他,老师还是没有正面回复这个观点,倒是对此网友的“理解能力”提出质疑。从文涉及到人,此乃大忌!都是站在文字后面的,看不见摸不着,为何人家会觉得你“义愤填膺,让你消消气”不会是没有理由的。重在交流,无关输赢。
![]()
评论人倩理 发布于 2009/7/24 19:22:22
都是真诚的。真诚并非附合作者观点。谁的观点都只在不同的点上,一块石头,你看到左面他看到石面,仅此而已!
![]()
评论人雪蝉 发布于 2009/7/24 15:15:46
什么叫“虚伪地寒喧”?礼尚往来又何尝不可!对跟帖者何必要求别人如此苛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