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模仿生活

模仿生活
  作者:王三 发表:2008/5/5 10:16:20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082
  编辑按: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生活,有了模仿,才会有创新。
  外甥女一周岁了,现在刚学会走路,很爱动,而且模仿能力相当的强。比如我经常坐在电脑前打字聊天,她也就学会了敲键盘,而且有模有样,时不时的还要腾出右手来挪动一下鼠标。有时候我在纸上记点东西,她马上就会拿起笔,也在纸上划拉几下。
  
  小孩这个时候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所以我们一家人都极其小心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生怕她学会一些大人们不好的习惯。因为大人们不好的习惯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可是小孩就不然,她们会时刻记着这些,而且会高兴的一遍遍的演示。
  
  这让我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都是在模仿中过日子,而且都是在刻意的模仿,如果说不同的话,那就是成人在主动的模仿,小孩在被动的模仿。
  
  人都有主动模仿的喜好,比如流行的什么东西,例如风俗、时尚,本来可能是小规模的,可是随着更多人陆续的模仿,就成了一个时间段的社会主流。改革开放初期,遍布城乡的喇叭裤就是一例,其实拿我们现在的眼光来说,喇叭裤肯定不是很好看的,甚至有点土。但是就是在那个时期,第一个敢于穿喇叭裤的人是在挑战那个保守压抑的生活,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这个很时髦,就都模仿起来,才形成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如果现在说起,中国还要感谢喇叭裤,正是这个最先流行起来的时装,让人们眼前豁然开朗,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理念。这是人们普遍的模仿生活中一个新的尝试,这样的模仿应该是积极的,产生的生活状态也是朝着良性发展的。
  
  我相信所有事情都是两面的,人们主动的模仿固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去做的,但是产生的效果应该具有两面性。我在前面说的喇叭裤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牧羊者模仿山羊发现了咖啡豆,猎人模仿受伤的野兽发现了云南白药也是好的模仿,但是一定会有其他的模仿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对社会、或者对于个人。比如鸦片最开始是作为养胃、止痢、镇静的药物来种植的,可是后来却变成了吸食的毒品,现在还有人在模仿吸食,这就是不好的影响了。毒品产生的影响是可以预计和控制的,可是如果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模仿朝这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产生的危害就是不可预计了。
  
  几年前的非典,让人们心惊胆颤,专家分析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这可能与人们烹食野生动物有关。所以一时间都对野生动物敬而远之,但是人就是这样没记性,没了伤疤忘了痛,现在在大小餐馆最流行的又是野味。野味就真的那么好吃吗,难道老鼠、山禽、爬蛇就真的那么有营养吗?我没有吃过,不敢妄加评论,可是我觉得吃野味的人并不都是为了营养,就是为了跟风攀比,他们觉得吃野味是时尚,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所以才会去刻意的模仿,餐馆是为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也就敢于冒险经营野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链,也导致了屡禁不止。我想这就是人们的模仿在走着及其危险的方向,是在做山吃空的发展。
  
  还有前段时间的华南虎事件,我不关注结果,我也不指望着能有正式的结果出来。在这个新闻主来之后,一下子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相继国内媒体就出现了类似的新闻,说是哪里有发现了什么国宝级的野生动物等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需要大家努力的,如果有人真的发现了野生动物也是好事情,这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成绩。但是如果这个事件得不到解决的话,绝对还有可能出现什么***熊猫、***毒蛇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出来了自然是高兴了媒体,高兴了“发现者”,也“肯定”了某些官员的工作,可是这样的链条真的就能让人信服吗?写到这里我想起主席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虽然现在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人都不是“反动派”,可是“纸老虎”恐怕有点可信度!也希望别出现“纸恐龙”一类的。
  
  模仿的事情很多,例子数之不尽,可是终归还是两类。小孩的模仿是要大人负责的,但是成人的模仿可是要自己负责的,而且有些事情是自己也负责不起的。每个人都是在模仿者生活,模仿什么、如何生活的确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情。
  
分享:
责任编辑:光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白云深处 发布于 2008/5/7 20:29:48  
模仿着生活,但要有的放矢,作好自己。
评论人北国红豆 发布于 2008/5/7 20:33:09  
很不错的关于“模仿”的解读,很不错的关于生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