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禅

  作者:一缕清风 发表:2010/1/10 20:49:33 等级:4 状态: 阅读:1944
  编辑按:坐禅,修心养性也。
  
  前一段时间,给朋友介绍一部很感人的电影:《爱有来生》。朋友问讲的什么?我说: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昨天晚上,我看了日本的一个新片:《禅》。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讲述了日本版的“唐僧”的一生。
  唐三藏当初是为了寻得一种解救众生于苦难中的方法而去印度求取真经的。相似的是,道远亦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才去中国的。只是当时在日本已经有了佛教,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佛法,或者说并没有“取得真经”。这也是道远不远万里去中国的原因,亦为影片后来其他教派的捣乱埋下了伏笔。
  具有积极意义的是,道远的母亲和道远在怀疑将来死后能否进入极乐世界的同时,一致认为只有在当下活得快乐,把现实社会变成“极乐世界”才是有意义的。我们都知道,今生受苦,来世享乐。这种愚民的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作威作福拿来欺骗老百姓的幌子而已。
  道远的母亲在临终时说:“我发现真正的极乐世界……就是我在你身边度过的快乐时光……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当道远表示赞同,并说要在人间建立乐土时。他母亲质疑道:“但如果说人间就是乐土……那人们为什么要相互残杀,承受各种疾苦,无法摆脱死亡的痛苦?文殊(道远自幼智慧可比文殊菩萨,故又名‘文殊丸’),我希望你能找一种方法,解脱所有这些痛苦,妈妈将永远等着这一天,等你找到这个方法。”
  后来道远拜见了中国的很多高僧,但是最终他却准备回国,因为他看到信佛之人仍无法摆脱名利时很失望:“从天童山开始,我拜见了七位高僧。但是我觉得哪一位都不是佛法的真正传人。我现在开始怀疑,我这样搞下去,就会丧失修行,和他们一样陷入贪名爱利之中。”最后他下了结论:“寻访这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另一个中国朋友的指引下,他得知天童山的主持换了一个真正得道的高僧(无净禅师)时,他又回到了天童山去寻找真正的佛法。
  老子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无道道也。”这个世界的万物是有它自己的运转规律的,这是它们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得出来的,但是这个道理又是“非常”的,是不那么容易被察觉被寻到的,甚至是无法寻到的,所以“无道道也”。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无净禅师在给道远他们传授佛法真意的训练方式只有一种——坐禅。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打坐。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会很失望。本以为有什么至理名言,有什么特殊的训练方式可以让我们“偶开天眼觑红尘”,没有到只是打坐。
  这里先插入一段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亦是我对如净禅师要求道远他们通过坐禅来领悟佛之真性的理解。
  自幼身体欠佳的我,有幸生在北少林和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所以我自幼习武,开始是习练各种外家拳,什么大小洪拳,少林的连环短打,以及刀棍等一些套路和器械。我的刻苦虽得到了教练的赏识,但是后来还是伤到了身体,就放弃了武术。到了高中之后,开始习练融合了易经、吐纳术、经络学说、导引术等古典精华文化的(陈式)太极拳。
  习练太极拳的朋友都知道,传统太极拳套路中有很多重复的动作,所以这样,是为了让练习者能够做到“抛却一切思想杂念”。因为你一旦注意力不集中,不断重复的动作就会让你不知道下面要做什么。太极拳就是用这种“动中求静”的方法,让你达到一种“忘我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与此相反的,就是道家和佛家的“打坐”了。他们要求你用这种打坐的方式来忘却一切,在反复重复一种冥想,甚至什么都不想的精神状态下,最终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当然,与太极拳的方式相比,这种方法有点“消极”了,所以如果你只是坐在那里十来分钟,是绝对不会有效果的。我看过一个统计,说这种方式达到理想状态的时间比例只是14%左右。
  你如果问我,不管用太极拳还是坐禅的方式去追求那种效果,就真能悟到人生的真谛,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吗?答案是肯定能的,因为很多人已经做到了。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体悟和感受,我是无法说清楚的,因为自己也不过是众多“修行者”之一。但是,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些实际的东西,从中可以窥见一二吧。
  所谓的“任督二脉”想必大家都不生疏,因为武侠小说里常常提到,只要打通它们,武功就会上升到一个高深的层次。太极拳吸收了中医经络学说的精华,所以也是讲究这个的,很多气功的练习者也是讲究这个的。现实中,打通此二脉的人我只见过两个。一个是自己的恩师,当代太极拳泰斗陈正雷老师;二是一个练了几十年气功的老按摩师。
  想必很多人都有腰酸背痛的感觉,中医上讲“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不管你是腰痛还是颈椎痛,按摩师总能找到你病灶的所在位置,那里就是被“堵塞”的地方,“气血”不通的地方。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人,他身上是没有痛点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老爸能用太极拳治好自己的颈椎病的原因吧。还有一个科学一点的解释就是:人在入静的状态下,身体细胞的排列会比平时更有序。
  坐禅,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clayonly1 发布于 2010/1/18 5:20:34  
刚好看过这部片子,所看到的正是古大德的那种洒脱,皇帝邀请入宫不肯去,要砍头由他砍,因为他的修行已经超越生死,无畏生死来去自如。

当然我们作为众多修行者之一,所体证的未必有那么深。有位西藏高僧曾经讲过:“禅定什么都不是,禅定只是熟习而已。”多么简单,放下妄想,用一种简单的方式,长期熟习,自然体会禅定。而佛陀说的还要更进一步,船至彼岸船亦当舍。所有这一切修行的方式也只是船而已,到达自如洒脱的彼岸(当下行住坐卧了了分明)亦当舍船,得大自在。
评论人半雪芽 发布于 2010/1/18 23:19:11  
问好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10/1/11 1:02:17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