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姓名变昵称

姓名变昵称
  作者:一缕清风 发表:2010/2/8 21:16:02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08
  编辑按:姓名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相关部门也真的是太守旧了,想取个什么名字完全是公民的权利,姓什么叫什么是自由的,这户籍部门的逻辑再如何推理也没有结论!
  
  《齐鲁晚报》里有这样一则新闻:济南一市民给爱女起了“北雁云依”的名字而遭落户困境。因为这个名字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户籍部门认为按照现有法律规定,不改名字没法报户口。家属称爱好传统文化。相关部门说道:“这种情况确实太特殊了,我们也想积极解决问题,哪怕他在4个字前面加个姓都可以,但是对方不答应。”
  俺记得之前也有一个报道,说的是一市民给孩子起名叫什么“张C”。户籍部门不同意,他就一张上告到法院。可以说与济南的这位市民同出一辙。
  其实名字里带有字母,这种事情在文艺作品中最容易出现。我们常常看到作者给里面的人物起名(或者说是代号吧)为小A、小B、小C之类,或者直接用英文字母代替。后来在相关的文学评论里,俺还看到有作家批评这样的做法,说在文艺作品中不应该用外文字母来代替中国的人名。想来也有道理,那样做多少都有些不伦不类,而且也有数典忘祖之嫌。
  我想那位作家如果知道有人用英文字母开始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时,估计要气得高血压了。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如果把艺术当作生活是断然不能的,肯定处处碰壁。不过有人就是有这种勇气。也许是咱中国之大,重名者太多,人家看完广告后,花了两块钱发了条短信,一看回复,乖乖,原来在中国有那么多人叫这个名啊!所以冥思苦想,在头发脱落一半的时候,终于想出点新鲜的玩意,遂叫——C。这样也好啊。如果不是生不逢时,赶上了计划生育,可以一口气生下几十个孩儿,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用完,都不重复,叫来也省力嘛。多好!
  咱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个“北雁云依”。这个名字的确古典,说实在的,俺听着也好听。不过第一反应就是她老爸姓北涅?还是姓北雁涅?或者是她老妈?胆敢起四个字的,在中国一般都是复姓。譬如慕容、南宫、上官、西门等等。俺才疏学浅,查遍中国近百个复姓,和北挂上钩的只有:北宫、北郭、北门、北山、北唐等,愣是没有北雁。看来这不是一个复姓。那俺的第二反应就是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姑娘了。大家耳濡目染的都接触过武侠,金庸古龙,都多少知道一些,什么西门吹雪、独孤求败等等,仔细看来,很多还是没有出那近百个复姓之外。看来老爷子写武侠小说,也算是有根有据,不是生编硬造的。即使哪天吃饭撑了,随便造出个“北雁云依”吧。那也是小说里的人物,也没啥。但拿到现实中来,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的名字都是先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姓氏放在后面,为了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与重要性。譬如上面那位就应该叫:“C张”了。中国人把姓氏放在名字前面,表现了国人更重视群体,更有家族意识。看家谱时,姓氏都一样,不同的只是后面的名字,有一种归属感。像北雁云依者,连老祖宗的姓氏都不要了,如果搞个家谱,放眼望去,乱七八糟,眼花缭乱,还以为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图呢。咦!想起来就血压高哩!
  最近俺买了一本书,是一代书画大师范曾在央视谈中国古典文化之美的书本版。大师在谈及中国传统文花艺术之美时,对社会上诸多现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可惜近代以来,国力衰微,山河破碎,国人都沉浸在昔盛今衰的悲愤之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多人将传统的一切视作国破家亡的直接原因,肆意鞭挞、割裂传统。这样的破坏和割裂一直延续到不该继续的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也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优雅古朴的传统荡然无存,而‘审丑’的风气甚嚣尘上。人们对于古典的神圣和崇高失去了本应有的敬意,而将毫无艺术美感的所谓现代艺术捧为新时代的偶像,对其顶礼膜拜。在新奇刺激的元素都玩到厌倦的时候,僭越道德底线、残骸肉体的某些所谓行为艺术也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广大受众就在这样的审丑心理之下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这个社会也迷失在追逐物语的激情之下,方寸大乱。”
  此言真是振聋发聩,似醍醐灌顶。盖一种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倒退,发生了野蛮。罗马的灿烂文化可以说是西方的经典,但是那几株直指云霄的大柱子,最后变成了角斗场。中国是美食大国,这个含蓄善良的国度,现在开始吃活鱼,一道菜,鱼儿的口还是一张一合徒劳的呼吸,大家都开始用筷子夹它那被油炸熟的肉吃。所谓猴脑,最好是直接把猴子的头颅打开,直接浇上开水,然后开吃。真不知诸位看到与人近乎同类的猴子大人留着热泪,发出凄厉的惨叫时,怎么能下得了口呢!更有甚者,为了壮阳,吃婴儿。或许如范增老爷子所言:“这个社会也迷失在追逐物语的激情之下,方寸大乱。”
  我想,就起名一事而言。这里或许也有一个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教授曾仕强在《人性管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常常有人讲要‘创新’,我认为那都是‘鬼话连篇’。我们一定要读读老子的书,老子的道理是:不可不变,不可乱变。所以,我们要研究发展变化,要变在20%里面,千万不能变化在80%里面。”
  刚才举到了武侠小说里的几个人物名,即使创新,也没有超越老祖宗那近百个复姓的范畴。现在大<
分享:
责任编辑:老撷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