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书边小语>放下世间事,与君同看花

放下世间事,与君同看花
  作者:轻轻走来 发表:2010/10/19 11:20:50 等级:3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991
  编辑按:总能在书画花香间找到抒发情感的蓓蕾,用思维的雨露浇灌沐浴花开花落, 几多唏嘘,几多感叹,几多惆怅。俊秀的情感文字,赏析,问好。
  
  在中国画里,总是能得到意外的安慰和温暖。这幅《与友赏花》图,偶从一个博友那里淘来的,首先感动我的倒不是这图本身,而是图标的的画意——放下世间事,与君同看花。想必这画的作者有着一颗渴望淡定的心,起码在作此画的当时是有着如斯崇高的理想和含闲暇淡然的心情的。
  我愿意把画中的花理解成桃花,而非梅花。梅开冷傲,有惹人敬而远之之嫌。
  桃花开在春天。春天在了,希望就有了,即使春色尚浅,只要雨水来得不是那么猛烈,细雨丝丝,夜风习习,花期总是可以稍微延续一些时日的。然,整个春天,雨水好似才是舞台的主角,它默然世界,既不关心花朵的凋零,也不担心春水的泛滥,它想来就来,想歇就歇。偏偏花儿还要讨好于它,没了雨水的洗礼或者侵蚀,它没有足够的信心开的响亮,开的尽致。原来,花的本质也是在这人世间磨砺而成的呀。
  画家需一颗玲珑心,赏花人尤是。玲珑是天使赋予的诗意翅膀,它小鼻子小眼睛的温柔,总是把花的香艳和美丽送给人间,既不张扬,也绝对不淹没自己的美。如此这般的美是值得观赏的,与友赏花,赏其心,观其貌,阅其香,只盼光阴就此停滞,哪怕只是一个黄昏,也可以侃完一座大山。
  这里的“友”,画家取的是同性。想在画里对号入座,是做那个穿长袍的披头士好呢,还是做那个穿着对襟短袍的中年汉子的好?犹豫几番,还是决定取其后者。
  假装咱家是个果农或者花农,反正不会是那文质书生或者落地秀才。原来,花下也是可以如此安置的。有一茶几,无须椅子也可,席地盘腿而坐,貌似随性随意,其实不然,“我们”绝对不是恰逢花开偶然相遇,而是相约恒久,选了这样一个日子,这样一个时辰。粗茶各自一盏,无须香茗,更不说煮茶、斟茶、品茶等一系列的小资情调了。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们”在一树花下亦可参禅悟道。许多的困惑,或许就是花间一缕风拂过之后,思想便豁然开朗起来。所谓明镜,并非一定要架在高台之上啊。
  这个世间尘事太繁,所谓“红尘三千丈,都在山水间”,那是对山水之自由和闲暇的向往,远离世俗的一种理想。然,活在人世中央,要生,要为身边人而生,要为“大”而生,也要为“小”而生,唯有“我”仿佛是可以被省略的。如此,怎不劳心?所谓“闲心闲情”又有几何?
  心中事,犹半眠。错与故人不相问,错为一生情,落花待何时?我们的一生,劳其胫骨算不得什么,而为情殇一世,就真是难以赎犊了,纵然落花甘愿化作春泥,那春泥肯领情来年再护花么?是啊,情人怨遥夜,归期未有期,天与地的相隔,银河茫茫的相望,纵然七七常青藤架起彩桥,又怎能敌得过人间****的充斥?真是:
  天梯不是时时在,
  落花岂问何时发?
  长夜漫漫渡尘心,
  原来人间好风情。
  心中事,世间事,事事揪心。心中事,尘世事,事事缠心。所谓超凡脱俗,不问风雨,不惹尘埃,不近****,俱往矣,又有几人?原来人间烦愁真的嵬嵬可戚,已经布满红尘,染及每一颗凡心了。所以痛苦。“花开惜取眼前人”,既然多数人无法成佛,这就需要自我解脱,不妨暂且放下心中事,静听花开的声音,即使花落,也要微笑在摊开衣襟,让它们飘落时不至于那么受伤。
  不妨取悦“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一知己花下促膝交谈,倾听与倾诉,在这一刻都是好的啊。
  花前不要煮酒,酒色,那是对花间的一种亵渎。自古以来,花与茶才是最好的陪衬,相得益彰,既然诗意尚未兴起,心中的淡然早就悠远开来。那个吟“花间一壶酒,对饮成三人”的古人是谁?幸好他已作古,否则,就是他在天涯海角,我也要追之,命他为遭遇良辰美景而认罪,罚他担水365日,直到下一次花开。
  当然,什么都不明说,就那么偶尔翘首张望,偶尔呷茶唏嘘几声,互视一笑,又当是另一番心境。
  只是那“友”自当非子期和伯仲不可。也道:
  高山流水琴瑟鸣,
  与君看花弃红尘。
  莫望世间春常在,
  哪有花开百日红。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