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和眼睛的欺骗
![]() 总得为了些什么放弃些什么,承受些什么,这是必须的。一个人难以分饰两个角色,我只是个庸才。有时候,人更像是命运随意摆布的棋子,下一日的走向也多半不能自主。愿望与现实南辕北辙,付出与获取失之偏颇,更甚者差若天渊。该低头还是低头吧,两袖清风的人功业近成,不知变通的人枯竭了信仰;高高扬起的头颅总是掉落的无比惨淡。低头吧,低头,偿试着忍痛割爱,走走不是那么斗折的所谓坦途平川。凡人凡心凡尘事,人成不了仙,是仙亦即非凡。既然如此,凡心了然了吧。 付出和取得因人而异,这就像常数不同的方程式,别人很小的付出发挥的功效却使你感到望尘莫及。这样,通过眼睛看到的世界,其实也并不很真切。时常在各个场合,比如马路、市场里看见向途径的路人不断讨要钱财的人,貌似潦倒落魄。他们有的使年迈的老妪鳏寡者,有的背裹着婴孩,穿梭在人群闹事里面。好心的人虽然值得肯定他的善良之处,你施舍了钱物,转身他又以同样的诸如“需要几块钱吃顿饭,三天没吃了!”类似的借口,继续讨要,即使到囊中饱满仍不止息。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人们对乞讨者的鄙视和质疑,真正的潦倒落魄者从此没人肯相信。社会上还不乏专业制造事故,博得别人同情心后反咬一口,要别人赔偿所谓“损失”。这让人不敢再有同情心,不敢随意发作慈善的道德。 我不止一次看到,倒在路旁的老年人抑或人带车辆,和周围冷漠的人群一样,我不敢发作同情之心,只能选择远离是非之地。凡人凡心凡尘事,人成不了仙,是仙亦即非凡。是凡人就难免无常的世事,逃不过宿命的安排;人就难免道貌岸然,外貌和内在的联系自古以来皆奉着“不可貌相”的道理。美貌的妇人蛇蝎心肠的遍地有之,大人物如吕后、唐武皇、慈禧、四人帮的江青。仪表堂堂但败絮其中的左右能见,如素有卖国巨奸之骂名的汪精卫。那么,我们更不敢再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和眼睛会欺骗了内在的知觉,感官的间接接受抵不过亲身躬行体察的了解。眼睛是人被欺骗的有效媒介。同样,“公平”是灭亡攀爬者单纯人生世界观念的引子。 突然发现,原来生活无处不充满着欺骗,读书读史被欺骗、生活买卖被欺骗、坚信春种秋收被欺骗,连最显得真实的海市蜃楼也是大自然色彩的欺骗。 ![]()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10/11/15 13:35:47
不经历被眼睛欺骗,你又怎么变聪明呢!只是人有时却对此乐此不彼!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