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评论频道>文学评论>飞鸟投林: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飞鸟投林: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作者:虔谦 发表:2011/5/2 17:19:5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3664
  编辑按:对于文字的解读,惟有真正走入才能捧得真知。这份建立在理解上的解读,让情感共鸣,也让心灵共鸣。欣赏!
  
  向大家介绍诗人飞鸟投林的好诗:
   
  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请替我轻轻掀开那一页,像一缕风那样
  轻轻揭开每一个苍茫的晨晨昏昏
  像一缕晨曦那样
  轻轻掀开那远远近近的丘丘豁豁
  如果爱是永不会结痂的伤疤
  就请再次引领我,像一缕阳光那样
  悄悄泻进流岚渐褪的竹丛和松林
  马别河啊,就算揪心的梦游
  是一种不治之症
  我也绝不畏缩并且甘之如饴
  
  如果你爱我,马别河啊
  如果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
  就请将我这风一般轻飘飘的游魂
  再度凝结成一粒映日清泪
  让它沉重地汇入那昼夜不息的流水的喧响
  让它扎向“掉水崖”银练之下的深深绿潭
  就像从远古时代泅来的一缕春风
  天籁般穿越你日渐单薄的地壳时
  世界会顿时抹去了所有的轻寒
  就像我独坐在雨幕缥缈的冬天的高楼上
  依旧毁灭般地细细想起
  那曾经涉河、又频频走动的
  刻骨铭心的村庄
  
  作者注:掉水崖,马别河上游一支流流经群山岩口形成的大瀑布名,人们又叫它“掉水岩”、“滮水岩”,只因交通殊为不便,尚未开发,外人知之甚少。
   
  虔谦:二十年前一曲《二泉映月》,随我万里迢迢跨越太平洋。那以后,它在我车里唱,在书桌边响,在我梦里萦绕回旋。有一次在飞机上我告诉朋友:那位二胡音乐家,用他的胡弦和双手,把《二泉映月》的灵魂,连同他自己的灵魂合盘托出:像针,会刺痛,像水,会抚摸……假如他现在就在机窗外的云海那端,我会跳过去与他会面。
  
  读这首《马别河》,读出了声,心像被什么刺穿了一般,我有恨不得“跳过去”与诗人会面的感觉。
    
  第一段,以异常深沉的感情,极其优美、抒情和略带忧伤的诗句和温柔的想象、比喻,描写了马别河被阵阵轻风揭开的晨昏,被缕缕晨曦撩开的丘壑,以及,那被一抹阳光悄悄泻进的流岚(岚是山中雾气)渐褪的竹丛和松林。这一切的描写,是被轻柔地拟人化了的,一句“马别河,如果你爱我……”开始了这一段在故乡马别河与诗人梦萦神牵般的爱之间的互动。这互动,非常流畅自然地以“马别河啊,就算揪心的梦游是一种不治之症我也绝不畏缩并且甘之如饴”结束。
  
  第二段,诗人的爱如瀑布飞泻般深切和激越。“如果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是的,真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那是爱的宿命。诗人请马别河把他的灵魂凝聚成一滴清泪,让它沉重地汇进不息的喧响,坠入瀑布底下的深潭。诗人想象自己的灵魂有如远古飘流过来的春风,穿越马别河的地壳,世界因此而抹去所有的轻寒——由此可见诗人的灵魂,是温的。
  
  真爱的命运,一定是自我的消失;这个自我消失的同时,也是自我的升华,它给外界带来积极的冲击。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诗人的笔名叫飞鸟投林。诗人就像一只痴情的鸟儿,刻骨铭心地爱着它的树林,并最终把自己化为一滴带着阳光温暖的清泪,和自己所从来的地方融为一体。
  
  诗人对故乡的刻骨铭心的爱,如梦游之不治,虽碎骨而无悔。《如果你爱我,马别河》,一首感情深挚,语言优美,想象细腻,极富感染力的难得好诗!
     
  ◎ 那年的油菜花(外一首)
  
  油菜花仍开在那年的蓝天下
  我想起柔丝般的春雨后
  小石板上干干净净
  两个小小泥巴人儿
  还有那饼干盒盛起的
  阳光焙成的绿茶
  匀匀的小米饭
  拌水的黄泥沙
  
  那年的油菜花下,你12我为8
  懵懂的我们真切地过着家家
  你挽起小小袖口,怂恿我
  杀死了一只鼓着嫩芽的大土豆
  又从芭蕉树里挖来几盅甜米酒
  
  无边的油菜花,那在香风中摇动的金色大地毯啊
  有谁知是多少急促的夏雨把它打湿
  有谁知是多少萧瑟的秋风把它撕破
  如今的泥人儿早已灰飞烟灭
  小米饭和黄花菜在记忆中仍旧火热
  是什么是什么把我们远方的客人通通吹散
  
  从这首诗的落款看,诗人应该是贵州顶效人。纯朴、细致的童年描绘,带出了诗人的失落和忧伤。油菜花,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故乡清晰的而又渺茫的图景。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