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 都说父爱如山般深沉,这句话用来形容我的父亲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不善言辞,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让我们时刻都能体会到那份无声的爱。 父亲生于46年,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是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在那相对有点混乱的年代也算半个知识分子吧。也正是因为这,他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但终因腼腆、不善言辞,只带了一届学生就辞职不干了。现在看看他当年的同事,都已光荣退休,每个月拿着退休金,生活滋润,而自己却还要为生活奔波,他却说从未后悔过。还没有上幼儿园,他就开始教我简单的拼音和算数,这点基础虽然薄弱,但却使我入学的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小朋友少了很多困难。他很有小才,从修理农具,修自行车,到修小家电,修葺房屋,从给我做小玩具,扎风筝,到炒菜做饭,做小家具样样精通。可他又仿佛一事无成,因为没有在任何一方面做出点可供指摘的成绩,总给人一种“样样通,门门松”的感觉。母亲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儿里有货,吐不出。 父亲是个老好人,做事情从来不会偷奸耍滑。领导让他去做活儿,只要安排好了,哪怕明白告诉他没有人去检查,他也不会偷半点懒。有人说他迂腐,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而说自己这是凭良心做事。几年前,他跟别人一起做建筑的工作,整整干了一年,到最后却只拿到半年的工资。包工头儿的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有点精神失常了,于是他就不再去要那半年的工资。有人说他太愚蠢,有人说他太善良,他却说“人生在世,做事情要将心比心”,到目前为止家人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结论。 母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壮,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后来给一位远房亲戚输血时失血过多,又没有好好保养,人就病倒了,牙齿也掉光了。但这是发生在我出生之前的事了,所以从我第一眼看到父亲时,他就是一口假牙。而那位亲戚从此就销声匿迹了,甚至连父亲生病他都没来看望过。每次提到这事,父亲只是微笑,说那时是人命关天,一心只想救人,也没考虑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至于被问到为什么没受到一点感激时,他就闭口不言,愣装没听见。偶尔被逼急了,总是说“做事是凭天地良心的,又不是为了别人的报答”,然后就有沉默不语。 从小到大,他就打过我一次,只打了一巴掌。那次是因为我跟表哥的儿子吵架了,而表哥是过来帮我们家做农活儿的。孩子之间本来也没有确切的谁对谁错,后来母亲还为这事跟他大吵了一架。事后他也很后悔,专门给我买了不少好吃的以表歉意。其他的,无论学习不努力,考试成绩不好,弄坏了东西,丢了书包之类,甚至把邻居小伙伴的头打破了他都没在打过我,更多时候是批评教育,不停地讲道理,直到我认错为止。 读高中时寄宿在学校,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每到开学返校后第二周的周五中午,他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教学楼门前等我下课,手里提着给我买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冬天的时候,每次他过来都会从棉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一块包的严严实实的热热的烤红薯。我不知道他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红薯总是热的,而那只递红薯的大手却是凉的。每当抱着暖暖的烤红薯,总会想起寒风中父亲穿着棉大衣站在教学楼对面努力寻找我时那急切的眼神,以及看到我之后满脸幸福的表情。读高三那年,全国闹非典,很多学校都封校了,人心惶惶。随着新闻广播“某列车发现一确诊病例,同车六名乘客在青岛境内下车”的消息后,山东全省开始进入全面戒严状态。父亲怕我们学校会被封,就让母亲住备好了很多吃的和用的东西,紧接着两个人中午就一块到学校来看我。没成想上午我们学校就封校了,外来人员一概不准入内。后来,过了那段非常时期,我回家后才听他们说这事。当时他们给门卫说尽了好话,最后妥协到他们不见我了,只让门卫帮忙把准备的东西带给我,但门卫也没答应。父亲不停的自责,说应该提前一天过去的。 我上大学,第一次出远门,他不放心,硬要来送我。那天,他穿的很整齐,像逢年过节一样。到学校后,把我安顿下,他就买了当天的返程票直接回家了。后来才听说学校有招待所的,可惜当时也没带他在西安转转,现在想想甚是后悔。学校离家远,每年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家,更多的时候跟家里是通过电话联系,可每次打电话时他说过来说过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吃的还习惯吧,没有生病吧,家里都好,最后是预报第二天西安的天气。每次听到预报天气,我就知道父亲没话说了,下一阶段将是母亲的长篇大论和奇闻趣事。问他怎么总是说那么一点就不再说了,他就笑,说“只要能听到你一切都好,我就放心了,说多说少都无所谓。而且你娘爱说,你娘在说的时候我都能听见,这样我就很开心”。转眼就要研究生毕业,开始我说想要读博,他说好,后来又说要工作,他还是说行。问我想要去哪里工作,我说想趁年轻出去闯闯,他也没反对,只说了一句“自由就是幸福”。 父亲今年65岁了,身子还硬朗,别人都叫他“老金刚”。最讨厌他抽烟,两只手指头被烟熏的黄黄的,无论用都少香皂都洗不掉上面的烟味,每次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烟味。看到他抽烟时,我全家总是群起而攻之,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极力劝说他戒烟。可他的妥协只能生效的时间仅能维持十分钟左右,过后又是我行我素。或许正像他所说的“自由就是幸福”,虽然戒烟是为了他的身体好,但却限制了他的自由,这样对他来说不见得开心,所以现在大家很少要求他戒烟,而是让他尽量少抽。表面上他还是不同意,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在尽量自制,抽烟的数量明显减少。 我的父亲,一个不善言辞却很善良、很可爱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