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憾心灵的情感
————《当爱已成往事》观感
![]() 在忙里偷闲中断断续续看完了长达32集的电视连续剧《当爱已成往事》。对于长剧,我一向不太热衷,一是时间有限,二来总觉得现在连续剧千篇一律,特别是那宫庭剧和韩剧,一点亲切感和真实感都没有,像一团远在天边的云彩,绚丽得让人心醉,可转眼成空。唯有《当爱已成往事》,把故事扎根于平民百姓家,用感天动地的情感震憾着观众的心灵,把观众置身于荡气回肠的情感中,让你不能自拔,使你跟着电视一块儿哭,一块儿笑,一块儿流泪,一块儿心花怒放。电视剧《当爱已成往事》用缠绵悱恻的爱情,感天动地的兄弟情和无法割舍的亲情,交织着,重叠着,穿梭着,使观众整个人都沉浸人间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中不能自拔。 《当爱已成往事》首先把人带入上个世纪70年代阶级仇恨特别分明的岁月,特定的历史背景注塑特定的人物,孙卫国,王海训和高明三人从小一起长大,结成金兰之好,在与以鹞子为首的一帮乌合之众的打杀中结识红颜之已杜丽和马飞,故事在他们两个帮派之中为了爱情和利益而明争暗斗中展开。孙卫国与马飞,王海训与杜丽的爱情多磨多难,在梦想与现实,世俗与偏见,错过与误会中挣扎徘徊,真让人垂头丧气,悲叹伤怀:“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为什么?”观众跟着剧中的爱情的起伏波折心情从而久久不能平静。 《当爱已成往事》中的兄弟情,跟《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一样,那种生死与共的大男子汉气魄真是夺魂摄魄,荡人心旌。高明在一次与鹞子队的较量中差点闹出人命,为了躲避风声海训与卫国极力相助;卫国的命运波折起伏,困难重重,每在这个时候海训和高明会随时出现在他面前;海训变故落难,孙卫国放下宝贵的尊严向父母抻手,自己流浪街头卖唱捐款;在最后一次正义与邪恶的武斗中高明挺身而出为兄弟用身体挡刀子,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可歌可泣啊。人生在世,有这样一帮兄弟真是死而无憾了。 亲情,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当爱已成往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孙卫国是一对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离散的恋人的遗腹子,生父在他糖尿病晚期生死弥漫之际想听儿子叫一声爸而未能如愿以偿,孙卫国也是在失去生父悲痛欲绝中与完全不能伤害有养育之恩的养父的重重矛盾中挣扎,那种悲伤令人心揪落泪。高明生在一个醉酒的父亲和得痴呆症的母亲的不幸家庭中,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而放弃了上重点大学的大好机会,在逆境中拚搏,终于能出人头地时可一次又一次失去亲人中,他绝望,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此时此刻,谁的心又不会沉浸在悲伤之中呢? 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真实反映生活,重现时代背景,也要成功人物形象,但更重要的是贯穿剧中的情感要来得真实,来得汹涌,来得震憾,让人在欣赏剧情时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高兴与忧伤,观后余味无穷,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高境界的艺术效果。我想,《当爱已成往事》也不愧是此类电视剧的代表作了。 当然,如果《当爱已成往事》中的前部分的各位人物的年轻时代让年龄相符的演员来扮演,我想会让剧情更加完美无缺。尽管演员的演技再怎么炉火纯青,但终究不能完全掩饰住演员脸上岁月留下的风霜。艺术来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
评论人守望散文小组 发布于 2011/11/7 13:57:01
该作品已经收录到守望文学网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1年10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1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