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我看恩施两三年

我看恩施两三年
  作者:乔紫页 发表:2011/11/9 12:02:55 等级:4 状态: 阅读:1855
  编辑按:可能是专心学业的缘故,竟然把求学之地的风土人情迟了三年才写出来。在作者笔下,恩施是大山深处的小城,恩施宛如深闺秀女,情不自禁的笔触渲染了恩施的诸多,看来,你有些爱上它了。赏读,问好。
  
  今年读大三,也就意味着我在恩施已经度过了两个年头,虽然还是对恩施知之甚少,但以两年的亲身经历,我对恩施的发展还是有着深刻的体会。就从我刚到恩施的经历开始吧。
  
  两年前的秋天,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由表哥“护送”着坐火车到了武汉,然后再坐上了开往恩施的长途汽车。我之所以知道那是长途汽车,因为车票要一百五,在此之前我还没坐过这么高价的汽车。汽车从武汉出发,一直到宜昌,我眼前掠过的景象始终是平原,甚至连一座小土丘都没发现,许多墓碑就立在公路两旁的树下。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中微笑着。我不由感叹,湖北真是个好地方啊。正当我以为汽车会一直沿着这样平坦的大路走下去的时候,汽车突然停了,司机叫我们都下车吃饭,还警告说过了这就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了。果然,汽车再次上路后却拐进了一条蜿蜒小道,我一看吓坏了,这不是通上山的路么?可看着车上别的乘客依然淡定,我只能心里忐忑着。
  
  汽车从下午两点钟开始就进入了那条崎岖小道,刚开始还能见到路边的几户人家,走着走着就觉得深无人烟,除了路上偶尔遇见一两辆车之外,见到的不是悬崖就是峭壁,不小心往外看,下面就是深渊,心都快跳出来了,若司机不小心出了点差错,那可怎么办啊?直到现在我还在想,如果当初不是表哥送我来恩施,我可能半路就哭着要下车回家了。走了十多个小时的山路,在我怀疑这山中到底有没有一所大学的时候,汽车终于进入了市区,窗外的路灯给了我希望,至少我认为,有路灯的城市不会太差。可来到的第一天就发现,恩施的公交仿佛比广州的落后了十年,城市的建筑都破旧矮小不堪,还比不上我们那边的县城。当初我是带着多少希望来到这里,可最后只剩下一颗想永远逃离的心。
  
  时隔两年,我才对恩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我来到恩施的第一年,也就是09年,恩施的高速开通了,人们不再需要从武汉坐十多个小时的汽车蜿蜒前行,还要提心吊胆的。都说“要致富先开路”恩施通了高速,外面的很多商品都可以很容易地运送过来了,这不仅带动了恩施的经济,而且为恩施带来了很多商机,之前在恩施没有的如肯德基,武商量贩都相继引了进来,在恩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许多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也都相继被开发成为商品地或商业住房。民院旁边,即金桂大道那几百亩地便是最好的证明。原先只是农田,一眨眼,农田被填埋了,紧靠金桂大道的那一边被围了起来,并且竖起了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有家具公司,商业大楼和各种制造厂等。现在,已经很多高矮不一的楼房已经建起,每天也还能听见机器隆隆的声音。相信不久以后,各种大厦就会林立在民院周边。于是有人便预言,用不了几年,恩施的商业中心就要转移到金桂大道,民院也就被各种商业包围了。
  
  今年元旦,恩施的火车也通了,这更意味着会为恩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恩施周边的几个县,如利川、建始、巴东都相继设了火车站,这不仅为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方便,也为恩施洲的旅游业开创了条件。恩施本也是个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曾不久于丹就说过,“仙居恩施”,这不就证明恩施的“美”吗?以前交通不便,即便是“仙居”也无人问津。余秋雨就曾因交通不便错过了这个“仙居”。如今交通发展了,旅游业也受到了重视,政府的一声令下,打造“恩施仙居,创建文明城市”。于是大峡谷门票涨了,腾龙洞门票也涨了,就连龙洞河也开始修路成为旅游胜地。只可惜恩施虽是土苗族自治洲,但土苗文化被汉化得十分严重,不然,这给恩施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不仅仅是女儿盛会这么点了。
  
  在恩施生活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吃的是恩施特产,如土豆、豆皮、魔芋,穿的用的基本上是“舶来品”。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东西都是广东生产的,被千里迢迢运到这边来,而且价格贵了很多,特别是衣服。不过也难怪,因为这么远运来,运费也去了不少,价格自然要比原产地高了。在这边生活,我们高价购买,其实也是为恩施经济做贡献啊。
  
  恩施的一大经济来源是茶叶。说起茶叶,我只听说过龙井,铁观音,普洱等,根本没听说过恩施玉露。不过在网上一查着实吓了一跳,原来玉露在中国名茶中排行第六,而我来到这边两年了竟毫不知情,估计那是太出名了,本地方的人反而不怎么提到,毕竟普通人只能喝普通茶。在空闲的时候,我也曾去过恩施周边的一些地方,发现漫山遍野种的都是茶叶,这就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不过听一位家里种茶的朋友说,他们的茶叶一般都是在本地销售,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更有些农民为了增加茶叶重量竟参杂了干红薯叶一起卖。朋友还说,他们都是靠茶叶发展起来的,两千年之前他们只种些水稻,土豆,包谷,因为是山地,粮食产量根本不高,人们很多时候都吃不饱,更不必说致富了。自从某个敢于创新的领导下令种了茶叶,每家每户都有了固定且颇高的收入,很有些人已经通过种茶致富了。但是恩施经济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把茶叶的品牌树立起来,首先要抓好质量关,把更好的茶叶生产出来。如果产家生产的都是玉露,那恩施也就可以成为下一个“龙井”了。
  
  恩施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因为这里山多空气好。不过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恩施有很多县城乡村都相对闭塞,有些人还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交通不便跟外界交流甚少。人们一旦致富了必定会选择在市区买房,现在中国的住房都很紧缺,房价也是高居不下,不知道恩施经济发展以后会不会也出现那样的情况。
  
  只有人人都安居乐业了,这个城市才算真正发展起来。不过我想,现在中国有几个城市做到了?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夜夜 发布于 2011/11/9 12:20:54  
听说恩施是个美丽的地方,民风淳朴,一直没机会去,有机会去看下!
作者回复:欢迎到来,虽然我也是个外来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