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生活的另一种味道

生活的另一种味道
  作者:酒缸里的虫子 发表:2008/5/31 16:09:22 等级:5 状态: 阅读:2009
  编辑按:对于生命,有时疼痛、痛苦都是美丽的。对于生活,苦涩有时与甜蜜具有相同的意义。
  星期天,没事的时候我一定会出去走走。顺便买点菜回家,更主要是想到书刊摊去看看报纸。
  星期天是《团结晚报》和《边城报》发行的日子。走到书摊看看报纸上面有没有我的文章,如果有,就买一份,留做一个纪念。回到家里,老婆看见了,笑着说:“又给儿子挣到奶粉钱了。”我笑。
  其实稿费,对于我这种有本职工作,并不是很在乎,有稿费当然欣喜,没有也无所谓。对于文字,只是我的一种爱好,我不把它当为职业,更不奢望带来名与利。
  十年前,我二十刚出头,经常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意气风发,憧憬未来,可激情过后,才知道现实是另一番模样。于是沉溺于酒场和牌场、穿梭于灯红酒绿中。后来逐渐厌倦,不再多言,宁愿过着平淡的日子,从这时起我开始喜欢书籍和纸笔,喜欢静静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
  对文字的爱好,渐渐的成为了一种痴恋,就似每天自然而然的一日三餐。没有理由也没有目的。在文字中可以随意的书写,那怕仅是三言两语。文字书写记录时,变为一种多彩的心情,点缀了我的心空,多了几份色彩也平添了几份微笑。
  有时候也想满足一下自己小小虚荣心,把文字寄给报刊杂志。看着自己的小文散发着墨香,心里激动不已。记得我第一次把我的文章在报纸发表的时候,高兴地一遍遍看,觉得像是在做梦。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好笑。
  其实更多时候,我的文章多是石沉大海。我问朋友怎么会这样?朋友笑,说:“石沉大海是正常,有编辑的回复说明你的稿子差不多可以发了。”我将信将疑。
  记得我开始向《团结晚报》投稿时,由于我是新手,有的文章内容不适合,有的文章本身质量比较差,一直没有采用过,我都想放弃了。可突然有一天我接到报社编辑的电话,他告诉我,文章发表了,并说文笔不错,希望我以后多投稿。那一刻我特别感动。或许编辑的鼓励更坚定我往这条走下去。
  后来陆陆续续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最多的一个月发表5篇(报纸4篇,杂志1篇)。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在湘西,爱好文字的人,可能没有不知道田耳的,这是个在夏天光肚皮卖空调的男人。他在1999年开始写作,2000年开始发表,迄今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和《钟山》等国家杂志发表小说三十余篇,多次被各种选刊、年选选载。曾获第十八届、二十届台湾联合文学新人奖。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看他的小说,虽然最终都在不同程度地指向对人性和存在的追问,但角度不一,手法各异,总能给人新鲜的阅读欲望。
  他是76年出生人,而我还比他大两岁,然而水平却已像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是勤奋的,对于文字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对这样的人,我是极其钦佩,并值得爱文字的人学习的。
  当然,读书、写字是只是一种的生活方式,在很多人眼里一文不值。
  但这无关紧要。
  几年来,喜欢独自于灯下静静地欣赏文字,文字点缀着我的平凡普通的生活。让我真实的品尝到生活的另一种味道。
  很多人对我天天呆在家里很不能理解,一次在和朋友谈到聊天时,问我:“总是见你在上网或看点闲书,为什么呢!”我沉默片刻,告诉他:或许是一种爱好吧!这种爱好慢慢地变成一种习惯。我习惯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习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享受着文字给予我的充实,也收获文字下的那份惬意。
分享:
责任编辑:褦襶子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鹤舞白沙 发布于 2008/6/10 23:50:10  
曾几何时,我也有这样的心情,也宁愿独守内心的那份宁静,我们是同龄人,可算知音,望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