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它作品
最近浏览的读者
|
奥运会,铭记的不仅仅是金牌
![]() 奥运会进入尾声了,很多奥运项目结束了,很多运动员凯旋归国。有人欢喜有人愁是他们此时此刻心境的最好写照。在近日的新闻中频频出现这样一些金牌狂热现象:易思玲在夺得奥运首金后,县政府为她在桂阳最大的欧阳海广场燃放烟花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羽毛球、乒乓球、射击队等获奖运动员回家都受到国人的鲜花的热捧;相比之下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铜牌得主喻丹在伦敦是默然离开赛场,回国也是只有家人接机。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夺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铜牌的李玄旭。李玄旭的父亲向本报记者透露,“玄旭的比赛是凌晨2点多,当时家中也有几个亲戚朋友和记者跟我们一起看,总共七八个人吧。看完比赛和颁奖仪式,大家聊了几句,就散了。李玄旭夺得铜牌之后,没有放鞭炮,也没有拉横幅。” 为什么同样是为国家效力,获得金牌的待遇就享受明星的待遇,然而获得银牌和铜牌的就没有得到大家的鲜花和掌声呢? 无可否认,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争取金牌是运动员的职责。金牌为国家争光,也为我们挣回面子。但是金牌只有一个,要获得金牌是经过层层的角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容易的。相信没有一个来到奥运会赛场的运动员不想获得一枚金牌,奖牌也好,但金牌只有一枚,奖牌也不出3个。因此能获得奥运奖牌无论是金牌,还是银牌铜牌,这些运动员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值得我们我们尊敬。 或许正是面子,我们大多数人患上了金牌狂热症。人们错误地认为金牌是奥运会或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大多数人以为奥运事关中国尊严,金牌少了,中国人就会被看不起,金牌多了,中国人就扬眉吐气。甚至有些还认为金牌数目多我国就成为体育强国。 奥运会是一个展示我们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机会,而综合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对金牌的重视程度和夺取金牌数量来衡量,像我们国家的人文素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发展才识最重要的。对于金牌总数多并不代表我们就是体育强国,我们必须正面现实,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是看体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我们的体育人口只能说是一个中等水平。 在奥运赛场上,对英雄的定义不应局限在有幸夺取奖牌的运动员身上,我们要认清奥林匹克的精神实质。顾拜旦对奥林匹克精神作了最好的阐释: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实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斗拼搏。那些能够在奥运赛场上展示自身风采,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勇士们纵使没有获得奖牌,也是真英雄。 奥运英雄不仅仅是获得金牌。虽然喻丹、李玄旭获得的是铜牌,但是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与泪水与金牌运动员是同等的,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也是是同等的。她们那种场上临危不惧的追赶精神,获得铜牌没有鲜花与掌声的结果她们保持从容淡定的微笑。他们的这些大度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写下了精彩的一页。我们怎么可以吝啬掌声呢? 在奥运会上,我们除了关注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把超越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比如,她把奥林匹克精神与生命、亲情紧紧的联结在一起,她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丘索维金娜作为一个37岁体操运动员简直是一个奇迹。她已经连续5次参加了奥运会,并已经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不断激励自己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赢得奖金。他无悔地把青春献给奥运会,65岁的加拿大著名马术运动员伊恩·米拉尔,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到本届伦敦奥运会,已经参加10次奥运会,成为目前为止现代奥运会史上参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他收获了一枚马术比赛银牌;在本届奥运会上,他仅获得马术个人障碍赛并列第九名。即便如此,伊恩·米拉尔仍不无遗憾表示还要代表自己的祖国参加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整整40年、10届奥运会,伊恩·米拉尔虽然只拿到一枚银牌,但他半生岁月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懈追求,足以让我们敬佩。 奥运会的真正魅力,不仅仅是站在高高领奖台上的强者,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挥,更是体育健儿迸发出的人文精神。是的,无论有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们你们让我们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比赛,你们是奥运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你们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