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村风
![]() 福临村五保户张大爷就要病死了。 村子里有两种声音。 一种说:“也怪可怜的,一辈子无儿无女,最后竟落到这步田地。”一种说:“死了好,一了百了,省得活受罪。” 村支书为此召开全村大会。他说:“张大爷孤苦一生,平时咱们谁也顾不上他老人家,如今他就要永远的离开咱们了,做为一个村儿的人,怎么也不能眼瞅着不管吧?” 老支书这样一说,那些爱动感情的妇女先心软了。 老支书又说:“我有一个计划,不知大家伙赞成不?就是自愿报名,按报名顺序轮流伺候张大爷,一家轮一天,我先报名啦,我们家先干第一天。” 老支书说完这番话,老少爷们儿全被打动了。 从此,全村人真的一家一天的去悉心照料重病的张大爷。每当轮到谁家,这家就会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都端给张大爷。奇迹就在家家户户的爱心中发生了,大医院都对张大爷判了死刑的,没想到张大爷又活过来了,而且还活了好几年。 村中还有个叫小满,他出门打工,在工地上摔伤了,光手术费就得二十多万,面对大夫的狮子大口,面对包工头的逃之夭夭,小满只是气若游丝地重复着两字:“不做,我不做手术。” 村子里也有两种声音。一种说:“正年富力强呢,落个瘫子就太可惜了。还是动手术为上策呀!”一种说:“家里穷得叮当响,拿什么做呀?当初还不如一下摔死好呢。” 老支书为此召开了全村大会,他说: “小满子还那么年轻,上有老下有小,这回他小子要是倒下了,他这个家也就完了,他可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呀!” 老支书这样一说,全村那些亲朋好友先后热乎起来了。老支书又说: “我有一个计划,不知大家伙赞成不?就是自愿捐款,来个一人有难众人帮,让会计登记造册,这样大家也心明眼亮。我先捐啦,我捐两万。” 老支书这样一说,乡亲们的心里像燃起了一把火。 可支书媳妇不愿意了说:“我反对!那是给咱儿子攒着盖房用的,你这回做了好人,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 老支书眼一瞪:“妇人之见!盖房着什么急?村中兄弟可等着救命呢。 老支书这样一说,全村那些不对心意的人都沸腾了。 庄户人手里都没有多少钱,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会计夜里一统计,捐款数额竟高达十三万七,会计抹了一把湿润的眼睛,将压在箱底的钱也拿了出来,同媳妇一合计,就把金额凑到了整整十五万元。 小满得救了,全村也火了,连省电视台的记者都赶来了。 可采访效果却不是很好,因为当人家记者正无限感慨福临村村风的时候,快嘴张嫂大笑着说:“什么村风不村风的,还不是老支书吹什么风,我们就跟着刮什么风。 记者很敏感地问道:“这么说你们村的光辉事迹都是村支书逼的了?” 张嫂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就结结巴巴红了脸。 记者更怀疑这里面的水分了,难道一切都是假的不成?一定得弄个水落石出。面对记者的咄咄逼人,围观的乡亲们都不敢多说话了,有人说:“你去采访老支书吧,他口才好,知道事迹多。” 记者可不傻,他可不去采访什么村支书,他要采访最具有发言权的大满。 大满是小满亲哥,小满得救,全靠福临村的众乡亲,他眼含热泪答着记者的提问,他说:“其实张嫂说得没错,我们村就是老支书吹什么风,大家就跟着刮什么风的,可正是这样的风救了我弟呀,也救了很多人。” “当初,最反对伺候张大爷的就是我,当时我是不会举双手赞成孝敬他老人家的。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在这样的村风中,每个人都得到过帮助,每个人都想着回报大伙。” 记者小声说:“你是不是不敢说实话呀?不用怕,记者就是专门为你们这种吃了哑巴亏也不敢声张的人出气的,我就想听你一句真话。” 大满一瞪眼珠子:“记者同志,我们乡下人粗,可能不会讲漂亮话,不过,我们心里都明镜似的,福临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我们有一位好支书呀。你还怀疑什么?按说每个村都一样的,跟随什么样的村领导,就形成什么样的村风,这个理儿你不会不明白吧?” 记者终于感动的连夜赶出一大篇报道,迅速见并在全省电台播放,引起极大的轰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