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小说频道>小说故事>诺言

诺言
  作者:凌寒竹 发表:2012/8/29 11:41:33 等级:3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516
  编辑按:官样的文字,难显患难真情。
  
  我听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当年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顷刻把某县城夷为平地。一时间该县城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城”。
  在第一批解放军空降部队援救人员中,人们始终看到一位浑身上下衣服全成了碎片,脸上还留有斑斑血迹,双手皮开肉绽的高个中年男子,穿行在抢救被埋人员的最前面。但见他,一会儿蹲着,一会儿爬进那堆积如山的残墙断壁中,和解放军官兵一道,用双手扒开混有钢筋水泥的废墟,争分夺秒的忙着救人。
  开初,人们只知道他也是被解放军官兵救出来的灾民中的其中一员。送他到后方去包扎伤口,他就是不去:“一点小伤,救人要紧。”
  于是,他就留了下来,成为了该县被救灾民中第一位参加的援救人员。
  “张书记,你还活着?”这是又一位伤势较轻的青年男子,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后,他看到的第一眼说的第一句话。
  “是的,我们大家都要活着!”
  这位张书记,边抬举着那位青年送往后方包扎伤口,边鼓励青年男子。
  原来,他就是县城所在地某镇的党委书记张辉伟。震前的下午2点30分,他正在镇会议室主持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瞬间,大搂倒塌。他们镇180多名干部,全被压在了大楼下面。
  第二天上午,当他幸运的被救出后,知道全镇机关干部全被埋在这堆废墟中时,他欲哭无泪,“都怪我,是我害了你们呀!”
  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不选择这个时间段开会,就不会有这么多干部遭此不幸呀。”
  可这天灾人祸的,能怪他吗?是呀,谁又能有先见之明呢?
  为了抢救干部,他不顾自己的伤痛,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方。
  得知全城已经化为一片废墟。他想到了老爸、老母乃至妻子、儿子生死不明,但他还是没有离开抢救现场半步。
  不久,传来消息,“儿子中学初中18个班级学生,包括儿子在内,全被埋在废墟中了。”
  至此,他——这位张书记,还是奔波在抢救机关干部阵地第一线。
  “我就是拼了我这条老命,也要将被埋在地下的每一位同志,一个不少地从这堆废墟中找了出来!”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再往里扒,难度越来越大。好在后援部队送来了铲子等清理工具。在张书记和解放军官兵几个小时努力下,他们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位老者。
  正当他送这位老者到后方抢救中心时,意外听到,从另一个方向单架上传来了一个断断续续的小孩子的声音:“解放军叔叔……我要喝可口可乐……要冰了的……”
  这不是强强的声音吗?是的,很像儿子的声音。于是,他一放好这位老者,就三步并作两步地飞奔过去。
  “你是强强吗?我是爸爸,孩子,我来看你了。”
  听到爸爸的呼唤,这位下身已经不能动弹,左手还在向解放军行着少先队员队礼的少年,用力喊着:“爸爸,是我,你在哪儿呀?你快来呀,我好想你!”
  父子相见,泪如泉涌。儿子说:“我要妈妈,公公婆婆呢?”
  爸爸安慰儿子说:“他们都很好,你马上就可以见到他们了。”
  儿子又说:“我要你陪我去。”
  爸爸告诉儿子:“还有很多像你这样的大人和小孩需要抢救。我不能陪你去,你要听叔叔阿姨的话,好好疗伤。强强再见。”
  “爸爸,爸爸,我好怕。”
  在儿子的一阵阵喊叫声中,虽然张书记心在滴血,但他却仍然是义无反顾地又向救人第一线走去。
  此时此刻,他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可他们的一切,他一无所知。
  “你们现在都在哪儿呢?你们全都平安吗?”
  “在你们最需要儿子和丈夫的时刻,我却不能在你们身边守卫着你们,只有请求你们原谅了!”
  正当张书记他们在废墟中再次挖到又一个生命时,强烈的余震不断袭来。
  看到张书记他们可能有生命危险,可还没有走的意思,解放军战士赶紧冲了过来,将他们一一拉开。张书记跪着双腿求着解放军战士,“让我再去抢救一个生还者吧!”
  余震稍一平息,张书记马上又赶了过去。挖出的洞口又一次被堵塞了。于是,他们又开始了重新铲除废墟的工作。
  不知铲了多久,那个生命又重现了。他急切地钻了进去,伸手过去一摸,原来是位跪着姿势蹲在那儿的年轻妇女,可是已经没有呼吸了。可她为什么要跪着呢?像是要保护什么。当他的手顺着妇女身下一摸,触到了一个包袱。张书记慢慢拉到洞边一看,原来是位不到一岁的小男孩。
  这时强烈的余震再一次出现。他被一从顶部滚落下来的水泥块砸在头部,顿时血流如注,倒下了,死死保护着这小男孩。
  人们发现,就在那个洞边,张书记身体一侧靠在废墟上,也是用跪着姿势蹲在那儿,像小男孩妈妈保护住自己儿子一样的姿势,他用生命又一次保护住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生命。
  在他的日记本中,人们看到了这样几行地震前一天写下的字:
  “明天,将是我主持的最后一次机关干部大会。县委书记已找我谈话,由于年龄原因,后天,我将退居二线。”
  “工作退居二线,让出位置,让年青人上。”
  “但我的生命,将永远在为人民服务的一线中闪光……”
  是的,他用生命的代价,实现了他生前的诺言。
  
分享:
责任编辑:光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panwang 发布于 2012/9/7 11:00:33  
如不实在大灾面前,歌颂国家干部,那已是笑话。并不是人不好,制度使然。大灾面前,抛却了私欲,人显得是那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