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泗阳
![]() 如果说一颗雨滴是一颗相思的泪,那我哀婉忧伤的痛已经不计其数;如果说雨滴是希望的音符,那我内心装载的梦想与歌谣根本无法唱完;如果说雨滴是一句赞颂的诗句;那我将用激情的词汇来赞美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泗阳,苏北平原上一个蓝天与绿色相拥的地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她独特的历史文化。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泗阳名曰“桃园”,区域内有桃园镇、桃源滩、古迹有桃源祠、状元墩。状元墩上下都是桃树,花开时节,遍地火红。有诗赞曰“年来淮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叩柴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据说当时记载就是当今的泗阳,到底是不是,今天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桃花盛开、这里绿色成顷、这里鸟儿争鸣、这里花团锦簇、给每个到来的人都感觉到“人在堤岸走,身在画中游”的桃园意境。公元前114年,汉武帝把美丽的泗阳封赏给了常山宪王刘舜的小儿子刘商,并立为泗水王,从此泗水王国就一直与繁华和富庶相伴。如今泱泱王国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沉积到了历史的深处,但留给后人的古建筑群和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揭开了泗水古国的面纱,并向世界昭示泗阳昨天的辉煌和昔日强悍。 从汉朝的泗水古国到现在的意杨之乡,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优美而产生的作用,更多的是经久不变的繁华和泗阳的人文文化带来的结果。 泗阳人聪明好学、勇于创新,更具有超前的智慧。泗阳人在人文文化的熏陶下,造就了一辈又一辈的名世家,南宋岳飞部将刘世勋、地理学家张相文、大学术家尹耕云、思想家樊炎、革命家韩恢、数学家胡明复、历史学家张星烺、爱国清官李上达、纺织专家卢廷兰、女诗人史忆芳等。 如今的泗阳更是迷人,成片成片的意杨树汇成绿色的海、蓝蓝的天,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意杨之乡。从把第一颗意杨苗植入泗阳大地的时候,她就注定成为泗阳的骄傲,注定成为泗阳的一个旗帜、一个标志、一个形象。意杨树在泗阳生根发了芽,并从泗阳向外蔓延,走向全国,染绿了大江南北,染绿了祖国神州。意杨犹如一位绿衣天使,把她美丽善良的种子洒在泗阳人的身上,汇入泗阳人的心中。如今数不尽的绿色长廊把美丽的泗阳装扮得更加端庄,更加妩媚!真正实现了“茫茫绿海杨树林,风吹绿叶拌鸟唱!”两年一届的杨树产业博览会、(欢乐中国行)——魅力泗阳等大型文艺晚会,让泗阳走向世界,享誉全国。 当然泗阳的迷人不仅得益于其秀外慧中的绿叶天使,同时更得益于其不断的发展与壮大。您看:那气势磅礴的彩虹桥;鳞次栉比、整齐别致的小区;相映成辉、气势非凡的机关办公大楼;干净整洁、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芳草如茵、鲜花争妍的绿化带;规模宏大的市民广场,都展现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气魄。同时浩瀚宏大的绿色生态公园、端庄华丽的森林公园、蜿蜒秀丽的大运河风光带、清净淡雅的蓝色梦想公园都展现了泗阳的勃勃生机。发展较好的东工业园区、西工业园区和新建的木材工业园区与农业开发区的创收,特别是洋河酒厂的引进,使泗阳走在了苏北的前列。如今已形成了酿酒、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器照明,化工制造,农副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政府的不断努力,外商的不断引进,泗阳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散发她那耀眼的光芒。 泗阳是富裕了,富裕之后的政府并没有忘记地方特产。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洪泽湖水产,三庄金针大菜、云渡桃雕,八集小花生等绿色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给农业生态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泗阳是美丽的,泗阳人最是务实,最是勤劳,泗阳人带着一股泗水人特有的勇敢气概去开疆扩土,并带着迷人的微笑、善良的心灵去迎接明天更美的朝阳!泗阳的天,泗阳的土、泗阳的水,处处彰显泗阳的尊贵与婀娜。 我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欣赏过波澜壮阔的黄河。但是家乡的绿色长廊,却让我难以忘怀。她虽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庐山瀑布的磅礴,可她在我的心中占据着神圣的位置,让我神往,让我陶醉……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泗水古国,酒都之乡、意杨之乡,新兴纺都,生态家园,看她正张开怀抱对您说:来吧泗阳欢迎您!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2/11/19 21:50:11
欢迎回来。祝快乐,问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