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书边小语>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殷商闲人 发表:2012/12/1 17:56:03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811
  编辑按:读书就是吸吮、寻求自己的知也不知,一部喜欢的书读来更是爱不释手。对书籍的选择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世事的理解也各有千秋,但读书是个好习惯。赏读,问好。
  
  又拿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实在是太喜欢塞林格的语言了。读着读着总会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早已故去的那位天才--王小波。他们都是那种能给人极大阅读乐趣的作者,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醉于他们的叙述之中。我要说的就是他们都是那种百年不遇的天才,太聪明也太可爱了,比起中国当代文坛上的那些故作姿态的高高在上的混帐的作家们可爱多了。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不止一次的提起菲次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次比》,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不论你什么时候拿起来或者随便翻到哪一页你都可以很愉快的阅读下去。而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这样的一本书,我曾经无数次的随便拿起而又很快的沉浸其中。塞林格的笔触轻松幽默,讽刺且入木三分,既不流于深奥也不流于肤浅。
  当然,仅仅就语言,一个作家,一本书是无法成为经典的,重要的是“微笑背后掩藏的悲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用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叙述的确实一个巨大的社会或者人生悲剧:在工业时代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迷茫和道德情感的缺失,及其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然冷漠。
  作者在书中说到:“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就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而英勇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就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而卑贱的活着。”这些话让人触目惊心而又默然。如果你愿意为某种事业而死去,那么你当然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在工业时代或者后工业时代的现实里,你明显是幼稚的,谁都懂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你要想成熟的活在这个时代,你就只能卑贱,你就只能丧失自己的理想和尊严。
  霍尔顿想要去西部,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为的仅仅是要不做那些虚伪的事,不说那些虚伪的话。找一个同样又聋又哑的妻子,在森林旁边盖一间小木屋,里面撒满阳光,真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要一点的伪饰和做作,要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作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们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往哪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正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的,只作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的是几千几万的孩子,守望的是纯真的不欺瞒的心灵,守望的是一种美好和崇高,一种原始性的社会人生的理想。
  最终霍尔顿没有作到,当然也不可能作到。
  而作者塞林格对社会的选择也是逃避。他后来真的隐居于山,过着真正的不与世俗交往的生活,沉醉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写作来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却从来不愿发表自己的作品。他没有为自己的理想殉道,当然也没有为世俗而卑贱的活着,他是成熟者还是不成熟者呢?
  睿智如塞林格者尚且心存悖论和矛盾,况吾等凡夫俗子?
  TOBEORNOTTOBE,THITISAPROBLEM。
  
分享:
责任编辑:然野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十三 发布于 2013/2/18 3:55:47  
《挪威的森林》和《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同一时期的看的,都很喜欢。畅快的读下来就觉得是一直在与霍尔顿交朋友,他被误解自己会伤心会难过会坐立难安会牵肠挂肚。也喜欢阿绿,爱情的世界里特别执着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