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茶

  作者:管金定 发表:2014/3/8 18:11:42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623
  编辑按:茶香情更浓。自然而温馨。
  
  好友年前又给我寄来了茶叶,这让我非常感动。虽然此前他也经常捎带茶叶给我,一度时期我曾成了他茶叶的特供者,饮用的茶叶几乎都是由他供给。但那时我还在重庆工作,他只是上重庆开会、学习时捎带,或者是我去他家玩时赠送给我。想不到我回到台州后,他居然还是惦记着我,竟千里迢迢地给我寄来茶叶,岂不让人感动!
  好友是基层的公务员,在镇里担任综治办主任职务。其实,他并没有收受茶叶“贿赂”的机会,除非偶尔外出参观学习时接受兄弟单位的馈赠(记得我们交往几年唯一有一次),当然他那微薄的收入,也舍不得购买茶叶来送我,而我一度时期曾成了他茶叶的特供者,也只是他从内弟那“搜刮”来转赠于我而已。
  他的内弟是一名体育体系统的总教练,因性格乐观,喜交朋友,又乐于慷慨助人,故他的朋友遍天下。因他经常带学生去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于是也会常常收到当地政府或朋友茶叶、酒类等特产的馈赠。可是,他这些战利品虽不上缴,但也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他大包小包的一背回到家,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就将他瓜分得一干二净。而他总是咧着嘴巴,呵呵地笑,仿佛在朋友们瓜分战利品的过程中享受了独有的乐趣。
  有一次,好友去他内弟家玩,当时他内弟刚从外省比赛回来,桌上摆放着几盒包装精美的茶叶和几瓶酒。看到哥哥的眼睛盯着桌上的战利品,好友的内弟就说:“喜欢什么酒就拿走,明天可就不再是我的了!”好友的内弟知道他哥哥不喜欢喝茶,就以为他喜欢酒,于是这样说。
  “酒倒不要,我想拿盒茶叶。”好友说。
  “拿吧。你不是不喜欢喝茶吗?”好友内弟先肯定地说,然后又有些不解。
  “我是不喝,可我的好友喜欢喝。”好友知道我喜欢喝茶,就这样说。
  “那快拿走,反正我也都是送朋友的。”好友的内弟还是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
  好友一拿到茶叶,立马就送给了我,让我感激不已。其实,那时好友知道我喜欢喝茶,他也只仅仅是知道我喜欢而已。而我喜欢喝茶的程度,他也是在赠送我茶叶月余后才知道的。
  那次好友造访,虽知好友不喜喝茶,但他也不抽烟,喜欢喝茶的我自然也给他泡了一杯茶。
  “这个茶叶怎么样?还可以不?”好友问我。
  “那当然好呀!这些茶叶起码也是数百上千元一斤的高档绿茶呀!”听我这么一夸,好友也是乐呵呵地咧开了嘴。我其实说的是真话,并无半点恭维之意。
  好友转赠给我的茶叶乃名茶毛尖,系明前采撷,芽短小而细嫩,为绿茶中之珍品。这种茶叶虽珍贵,但对我来说则有点可惜。
  我平时喝茶较杂,绿茶、花茶、红茶均喝,但尤喜绿茶,且冲泡方法统一同绿茶,饮茶习惯又是牛饮,用的是大茶杯。对于普通绿茶,冲泡3遍尚还有点味,而高档名茶则第3遍就已淡而无味了。因此,喝高档绿茶每天起码泡4至5次的茶叶,对于牛饮的我来说,这些高档名茶实乃可惜。
  从此,好友也就知道了我不仅喜茶,且是牛饮。于是,他就经常留意内弟的战利品,一看到有茶就予以收缴,然后转赠于我。因此,一度时期我饮用的茶叶几乎都由他特供。故而,我的茶叶也更杂,或毛峰毛尖,或普洱沱茶,或乌龙铁观音。
  但是,我还有一个怪习惯,对于好东西,无论是什么,我都是特别珍惜,轻易舍不得使用。而好友则相反,一有好的东西,总是首先使用。有时我们一起买的衣服或鞋子,几个月后我的可能只穿过一两次,还是新的,而他的就快要“退休”了。这可能跟我俩的家庭出身有关,我因出身贫寒,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而他的父亲是供销社的职工,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自然属于富裕家庭。
  就是茶叶也一样,凡是好茶,我一般都是舍不得饮用,非得放到不能再放了才用。
  好友此番寄给我的茶叶,当然也是他内弟赠送的。因当时他内弟送时,好友的母亲把它当作了酒保存了起来,到年底收拾时方知是茶叶,而此时离保质期也只6个月了。于是,好友就立即寄给了我,并再三嘱我尽快饮用,唯恐我又舍不得饮用,过了保质期。
  虽然我是不太习惯饮用铁观音,但对铁观音浓重的清香也是难以忘怀的。年后一上班,我就极不情愿地打开了茶叶。好友寄的是“庆芳名茶”礼盒铁观音茶叶,包装比较精美,包装盒外面还用塑料纸密封着。包装盒里面装着6只正方形铁盒,每盒里面装的又是12包抽真空的塑料袋小包装。
  我素知“庆芳”名气,且见内外包装精美,虽未开喝,亦先喜爱。因我办公室当时尚有一盒已拆封的绿茶,我就嘱贱内分别转赠2盒给妹妹和侄儿。贱内支吾几声,脸露不悦,但也不敢反对。我自己也便带了一小包到办公室,欲先饮(本应作“品”,但我牛饮,实不配那“品”字)为快。
  尚未烧好开水,我即迫不及待地拆开茶叶,先观其色,略黯,似不同于平时饮用过的铁观音颜色,介乎于青与黑之间。我皱了一下眉,急切地送到鼻子底下闻,结果没有半点清香味。纳闷间水已开了,温一下杯子,倒入约三分之一的茶叶,冲上一杯的沸水,再闻,不仅没有清香溢出,而是一股糊焦味。此时,我仍不死心,急呷一口品之,除了糊焦味仍是糊焦味。于是,我马上打电话给贱内,嘱她不再将茶叶转赠。
  第二天,我仍想不通,名品铁观音怎么会没有清香,相反是糊焦味呢?!我虽知道已无济于事,但仍不甘心地从另外一盒拿出一包,重新验证,希望出现奇迹,自然令人失望。上网一查,知有好多人也喝过这糊焦味的铁观音,有人解释这是焙火过度所致,应为劣茶。我突然想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成语,用来形容这个茶叶颇为贴切。
  然而,就是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茶叶,我却仍舍不得丢弃,把她珍藏进了书橱里面。因为,这精美的包装盒里,蕴藏着我和好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分享:
责任编辑:天堂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