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故乡印象之二——看戏

故乡印象之二——看戏
  作者:鹤舞白沙 发表:2008/7/14 16:13:39 等级:4 状态: 阅读:1862
  编辑按:看戏,乡土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这里被作者描绘得淋漓精致,且通过对戏里戏外、戏前戏后出现的场景的捕捉,展现了家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看戏,平时是没有太多机会的,除了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我们村才会请来戏班,唱上三四天戏。倘若你真想过一把看戏的瘾,就非得过完春节,等远近各处的村子,开始陆陆续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会的时候。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某个固定时间,就被定为某个村子的会期,和北京人逛庙会是一样的,并且大都集中在春节后的一两个月内。当然,也不是每个村子都能举办这样的盛会,听老人们讲,那必须要经过若干年的准备才行。先是要定日子,并且要风雨无阻,到这个时间定期举行各种项目的娱乐活动,例如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社火表演,而且请戏班唱上几天是在所难免的,就这样,慢慢地扩大了影响,时间长了,自然就被人们认可了。
  
  对于大多数的庄稼人而言,赶会就是为了能看上一两场戏。毕竟一年就这么几天,地里没有要紧的活要干,等过了四月,想要看戏,也没有地方演啊!所以,他们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时机,就像迎接什么喜庆的日子一样,也盼着会期的来临,到时好喜气洋洋地去过一把看戏的瘾。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远近各处的人们,便纷纷赶往某个有盛会的村子去,真称得上人如潮涌,那是非常热闹的。如果这个村子有什么亲戚,那也正好借此机会去走动走动,置办一份礼物,大人孩子几乎倾巢出动,到那里一玩就是一天,甚至等戏班走了才回来。
  
  中州大地,当然最盛行的是豫剧,当然还有曲剧和越调。不过像豫剧团或者是戏班可能每个县,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大的村子,都有可能成立起来。我们那里就有几个大的村子,成立了戏班,并且独立置办了一些必要的乐器,还有一些行头和道具。每到农闲的时候,他们还会放下锄头,粉墨登场临时去客串一些角色,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关键能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在河南,差不多每个小孩都能唱上几句花木兰的唱词,还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人物脸谱,如包公的黑脸,关公的红脸,还有花脸的是一些象张飞一样的好汉,更有一些白眼窝的是一些小丑,真可谓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还有一些农村的俗语也离不开唱戏的,如果你听到说某某是个大白脸,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夸他,那是根据戏剧脸谱在骂他呢!一般的,白脸的都是一些阴险狡诈的奸臣。
  
  常常记起小时侯,我也喜欢跟着大人们去赶会,因为那里有很多好玩的,还能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当然也有许多好吃的,每年这个时候,自己的压岁钱也正好派上了用场。我那时也喜欢看戏,不过不是在台前,而是喜欢跑到幕后。由于农村的戏台是露天搭建的,后台也往往暴露在外边,只简单地用一些幕布挡一下,所以这并不能挡住我们小孩子家的视线。从演员刚开始化妆,一直到戏散人去,演员陆续回到幕后开始卸妆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别人在台前看的是剧情,直看得热泪涟涟或热血沸腾,而我往往爬在后台,乐此不疲地从头看到尾,并且也自得其乐,回味无穷。
  
  老实说,我那时看演员化妆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和平常毫无二致的人,用各种颜色的油墨往脸上就那么一画,再穿上各种服装,往台前就那么一站,他就不是他了,而成了另一个人物,开始演绎另一个人物的人生,并且还能引起台前那么多大人的痛恨或同情,这就象一个谜团一样,始终萦绕在我小小的心中。记得后来有一次,我用黑墨水,往自己的脸上乱涂一番,然后往母亲跟前一站,问母亲:“我是谁?”在一边忙活的母亲,看了我一眼,忍不住笑着说:“你是我儿子啊!”“不,我是包公呀!”母亲登时笑得直不起腰,拉着我到水盆前,说:“我的小包公,赶紧洗洗脸。”母亲怎么不把我当成包公呢,我实在想不通,可能是我没有穿包公的行头吧!
  
  当然,我在幕后也看到了一些台前看不到的事情。那些粉墨登场的演员,在台前一本正经,咿咿呀呀、抑扬顿挫地唱了老半天,有的甚至泪落如雨,感动得台下人一阵唏嘘之声,可他刚回到幕后,就立马堆上了一脸的笑容。我简直看呆了,他们的表情也太丰富了吧,他们的感情怎么转换得这么快,难怪大人说小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跟唱戏似的,原来如此啊!看着那些在台后谈笑风声的演员,或抽烟、或喝茶,一到他们上场,马上就敛起笑容,很快就投入了剧情,我对他们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也有得意忘形的,有时他们在台后相互嬉戏,或是聊天聊得忘了情,突然唤他们上场了,仓促之间总会有出错的:忘戴胡子的,带了刀鞘忘了刀的,背了箭囊忘了弓的,甚至一时之间忘了台词的。他们出去了,往往虚晃一圈,马上返回后台补上,也有人为了救场从台角幕后悄悄递上刀弓的,当然,看戏也象老百姓常说的“懂行的看门道,不懂行的看热闹”,何况台下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如果被懂行的看到了,他们就会大嚷一声:“老罗艺咋越活越年轻了,敢情和罗成是兄弟吧!”演罗艺的演员听到了,顿时满面通红,幸亏有油彩挡着,要么演关公肯定不用费事了。
  
  欢乐的时候,总是感觉过得飞快,凭你一个会一个会<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英子 发布于 2008/7/16 21:37:49  
学习了!尤其是6、7段,写得很有韵味!